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朝时期,以今湖北地区为中心的南方广阔地域内,遍布着“种类繁多”“部落滋蔓”的“蛮”族。按其族类而言,这些蛮族可分为两大类。“荆、雍州蛮”。据称是“盘瓠之后”(《宋书·蛮传》与《南史·夷貊传下》),即崇奉犬图腾的民族,故别称为“盘瓠蛮”或蛮族中的“盘瓠种”。东汉时。他们主要居住于武陵地区,故又叫做“武陵蛮”。《魏书·蛮传》在谈到蛮人的迁徙活动时写道:“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图腾问题质疑陈烨一、狼-鹿说的源起及其证据之不足《蒙古秘史》开篇即云:“承受天命而生的苍狼与惨白色鹿相配了,他们一同渡过腾汲思水,来到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唤巴塔赤罕。”有学者认为这就是关于蒙古族狼-鹿图腾说的明确记载,且为不争之实...  相似文献   

3.
《诗经》与中国葫芦文化──论匏瓠应用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与中国葫芦文化──论匏瓠应用系列李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匏瓠即葫芦,古代亦称瓜瓞、瓜、瓠、瓜苦或瓜瓠等等,中华民族早在远古时代就已食用,成为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了;而作为文化之研究,则具有独特而悠久的历史内涵。一、中华葫芦先祖根据多方面研究,葫...  相似文献   

4.
图腾与图腾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腾与图腾崇拜陈桂芬图腾,是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有亲属和标记的含义。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标记和象征①。马克思在肯定美国伟大的人类学家摩尔根研究的前提下指出:“‘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例如,狼是狼氏族的图腾。”人类学家佛莱则(J·G·...  相似文献   

5.
图腾文化与民族舞蹈三题李坚原始的图腾文化,是民族图腾舞蹈赖以产生的历史源泉。现笔者试从此问题的广义角度,就:图腾舞蹈的本质特征,图腾文化的舞蹈表现,舞蹈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三个问题作些探讨。图腾舞蹈的本质特征古人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  相似文献   

6.
壮族花图腾考丘振声以花为图腾,是较晚出现的。但它的内涵变化大,涵盖面广,在近代壮人中,她完全变成了主宰人间生育的女神。关于她的起源神话,各地壮人说法不尽相同。在广西红水河流域、龙江流域、右江流域部分地区,以及云南文山地区流行的神话说:“花”,是一位女...  相似文献   

7.
蛇图腾探源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居住着古越族先民。历史文献上“南蛮、蛇种”、“东越、蛇种也”,即指该族的种属。蛇种,即信奉蛇图腾的民族,这已为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胶、文献古籍和考古资料所证实。 但蛇图腾是古越族自生图腾,还是受北方民族浸渗留下的印迹?笔者倾向于后者。 早在越族形成之前,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黄帝部落联盟之一轩辕族的图腾形象,就为“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这个图腾实物画面,可从甘肃武山西坪出土的仰韶文化小口平底瓶的图饰中窥知。以后,这个以蛇图腾为其标志的中原先民的后代,在历次征伐中覆盖了中国南部辽阔的土地,逐步繁衍成散居在广大区域的民族共同体。 我国古代优秀地理文献《山海经》有许多与北方民族创造的四神有关的蛇图腾的神话记载。如《海外北经》中说:“北方禺疆,人面鸟身,  相似文献   

8.
由丽水学院和浙江省畲族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丽水学院畲族文化研究所成立大会”,于2005年5月14日至15日在丽水学院召开。本次会议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来自浙江、北京、福建、广东、武汉、江西等地的畲族研究学者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者们就畲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语言文学音乐舞蹈及经济教育、畲族文化的开发与应用等四个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畲族族源的问题,是畲族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焦点问题。以往关于畲族族源的讨论,可以分为土著说和外来说两种。在本次会议上,对于畲族族源仍有许多不…  相似文献   

9.
1.亚里士多德说:“有一门科学专门研究‘有’本身以及‘有’借自己的本性(不假借他物)而具有的那些属性。”这就是贯彻西方哲学达两千年之久的形而上学。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唯一的。真理之路通向“存在”.而意见之路却通往“非存在”。真理之路是指: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意见之路”反是。高尔吉亚认为,呒物存瓠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能被认识;即使被认识。也不可以被说出。然而.高尔吉亚并不严肃地对待自己的这个命题。他并不将此奉为真理或圭臬。他这样说,是为了锻炼逻辑思维或者激发哲学去思考存在的问题。西方后来出现上帝不可能被设想为“不存在”的命题。本体论证明说的是上帝的概念蕴含上帝的存在。这难以为东方人理解。说“上帝不存在”,这句话不可思议。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海德格尔认为亲在具有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世界上,人人皆有其名。但人名是怎样产生的?它是不是历来就有的?弄清这些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一般情况下,素不相识的人见面,首先问对方的名字是什么。但在一些原始部落中,却不是这样,陌生人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你的图腾是什么?”如图腾为狼,则回答说“狼”;如图腾为虎,则说是“虎”。这种现象在澳大利亚土著部落中十分普遍。 为什么一些原始部落存在这种现象?难道人类最初没有个人名字吗?从许多现象来看,人类早期不仅没有个人名字,而且没有群体名称。 图腾产生之前的人类群体,无共同的意识、共同的标志和共同的名称。图腾产生之后,每一个群体都以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图腾,并作为群体的标志和名称。这样,图腾意识成为人类早期的共同意识,图腾标志成为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图腾名称成为最早的社会组织名称。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学术界都认为蛇图腾是百越民族的图腾,但根据考古资料、典籍、时代特征及对各类文化等的研究,笔者认为蛇并非是百越的图腾,蛇图腾不具有百越民族的图腾特征,百越纹身习俗是巫术力量抽象的初化的反映,蛇文化只不过是当时巫术文化在百越大地的一种习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艳 《学术探索》2013,(6):106-109
畲族民歌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畲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民歌活动、家传师授、文本媒介等方式广为传承。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民族语言、师承仪式的断裂和歌场环境的破坏,畲族民歌出现了严重的传承危机。我们应该从传承主体、传承形态、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人手,对传统畲族民歌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继承,并力图创作出新时代下的畲族新民歌作品,使畲族民歌这颗璀璨的明珠重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一、江西畲族的来源和开发山区的历史贡献“畲”字至迟已在春秋时期出现,其意是指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特征,当各民族大都滞留在原始农业阶段时,“畲”字便不可能成为某一个民族特有的名称。“畲族”名称的出现,当与隋唐以后东南地区农业上山浪潮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时,东南滨江、滨湖平原地区,已在加速摆脱火耕水耨的原始农业遗风,开始推广谷田设置,广开肥源和精耕细作。在此期间,由于土著人口的自然增殖、和北方移民大量涌入,东南滨江、滨湖平原耒耜已满。生活在这一带的被称为“蛮”、“僚”、“峒蛮”等族人民,被迫深入地旷人稀的山区,垦殖山林,维持生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由于尚未发明梯田,他们只能在山区以刀耕火种的方法,开辟山地旱田,种植粟、麦、豆,其地即被称为“畲田”。“畲田表现着农业开始上山的历史记录”。在历时三、四个世纪农业上山、开辟畲  相似文献   

14.
图腾观念的起源──论“食物致生”“食物致孕”朱炳祥"图腾"(Totem)一词,为北美印第安阿尔衮琴部落一支的鄂吉布瓦(Ojibways)的方言。印第安语Totem源于Ototeman一词,意为"我的亲属"(有译为"他的亲属")。从语源学上看,"亲属"...  相似文献   

15.
曾超 《天府新论》1998,(3):90-93
巴人极为尊信崇拜白虎,在巴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随处可见巴人“白虎”之影像,形成了特有的巴人白虎文化。深入考察巴人“白虎”的文化意蕴及其文化精神是很意义的。一、白虎:巴人的图腾人类最早的祖先是图腾,其功用价值就在于它表明了群体起源的同根同源性,是追根寻源的民族认同与归属,是维系群体统一,凝聚群体之力的情感,体现了传统继承之源。巴人以白虎为图腾,视白虎为祖先,史有明确记载,且得到当代史学家和民族学家们的普遍认同。潘光旦先生在纳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J一文中,经过细致慎密的考证,确认土家族是古代巴人…  相似文献   

16.
玄鸟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秦的图腾,其它关于秦图腾的说法,都不否认玄鸟是秦图腾,或从玄鸟说加以衍生。但图腾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首先是一种标记,用于一个氏族区别于其他氏族。在我国先秦时期,对鸟的喜爱与重视是一种普遍现象,不能认为它就是秦族独有的标记。与此相关的是,和图腾相关的思想观念在秦文化中也不见踪影。从秦族的形成时间来说,距图腾的兴盛期已很遥远了。所以,玄鸟不应该是秦图腾。本文认为玄鸟等传说的目的在于说明君主统治权力的合理性、合法性是天命神受,这是巫术思维的结果。秦在发展过程中,巫术文化因素融入了历史传说之中。  相似文献   

17.
“诸法无我”辨析艾畦至少从公元三世纪以来,人们提起释迦牟尼的理论学说(不包括后来的大乘思想)来,总是以“三法印”来概括。“印”是印章,“三法印”的意思是说;符合三点理论的说法就好比盖有佛法印章,是真佛说;否则就是“外道”,就是假佛说。这“三法印”即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清晰地勾勒出苗、瑶族从先秦至近代的发展线索。作者认为,远在春秋时期,分布在江淮荆州地带的“三苗”部落集团内部发生了分化。其中先进部分形成了楚族;以盘瓠为始祖,以犬为图腾的部分,则集中居住在今湘西、黔东连接地带的山区,成为另一个民族群体,即苗族和瑶族的祖先部落。南北朝时期,瑶族开始与苗族分开,各自成为不同的民族。  相似文献   

19.
畲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畲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范畴,包含畲族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复合体,只能择其最具有民族性的几点加以探讨。我们认为,畲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二元结构型农耕从生计模式上看,畲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二元结构型农耕既是畲族传统文化的基石,也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畲族主要散居于我国东南山区的山腰地带,从气候上看,紧靠北叫归线北面,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在这样的自然环境里,畲族早期发展起来的生产方式是游耕和狩猎。明万历进士谢肇淛游福建太姥山过湖坪时,曾目睹“畲人纵火焚山,西风急甚,竹木进爆如霹雳,……回望十里为灰矣”,并写下“畲人烧草过春分”的诗句。顾炎武亦云:畲民“随山散  相似文献   

20.
壮族图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岭南的古代文物——铜鼓,型式典雅庄重,鼓体铸有太阳、云雷、翔鹭、羽人船、园涡等纹饰,十分生动。最引人注目的,是兀立于鼓面周边的青蛙立体浮雕。立体蛙饰分为单蛙、群蛙、累蹲蛙和累蹲群蛙等数种类型,造型别致,栩栩如生。蛙饰之间偶而也出现一些武士、马、牛撬等立雕,但都小于蛙饰,显然成为陪衬,足见立体蛙饰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古人曾经试图对此作出解释,但都没有找到过正确的答案。1963年,郭沫若看了广西出土的铜鼓上的蛙饰之后,曾说:“或解为图腾,恐未必然。”(见1963年12月《光明日报》)这里虽然只是提出一个疑问,但我认为解为图腾是比较合乎实际的。首先,蛙黾曾经被古代殷人奉为图腾。在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部落彩陶上,也发现有蛙类的图象(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第263页)。古代越人也曾崇拜蛙黾。由此可见,蛙黾是曾经被尊崇为神物的。其次,各民族总是把自己的图腾描绘或雕刻在适当的地方,以便供奉。突厥人“建狼头旗,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