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 ,1980年5月 ,以《中国青年》发表署名“潘晓”的信《人生的路呵 ,怎么越走越窄……》为标志 ,一场规模空前、历时一年多的“潘晓问题”大讨论 ,亦即“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或人生观问题的大讨论 ,拉开了帷幕。“潘晓问题”大讨论 ,是在当代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转眼间 ,20年过去了 ,我们 ,已经站到了新旧世纪的交叉点上。此时此刻 ,对这场大讨论进行一番回顾与思考 ,不论是对当代中国青年人生观的合理建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 ,还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2.
张海迪和潘晓,是我们社会新旧交替历史时期的两个“同龄人”;是当代青年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踏入社会,探索人生的两个典型。三年前,潘晓的一封信——《人生的路呵,为什么越走越窄》,牵动了一代青年的心,引出了一场人生意义的大讨论。三年后,张海迪以自己的言行,证实了:“路,是越走越宽的”,她的事迹在当代青年中也引起热烈的回响。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从潘晓到海迪,前者引起共鸣的是“共同的求索”,后者得到呼应的是“乐观的进取”,这反映出三年来当代青年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思索,正越来越积极和成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论文《青年价值取向演变的意义》,改革开放的进展证明此文的基本观点是值得重视的,因此想对该文作一些补充,并就此谈谈对青年研究的看法。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是从出现生产责任制开始的,城市是从允许个体经营开始的。从中国青年的发展模式来考察,这个开端,也就是青年的发展道路有了新选择的开端。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之前,至少同时,即十年动乱结束之时,在中国青年中曾有过一次全国规模的关于人生道路的大讨论,即《中国青年》杂志关于潘晓一封来信的  相似文献   

4.
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潘晓来信,12年之后上海《青年报》又发表了梅玲来信,先后引发了两场人生观的大讨论,在其背后清楚地显示了——  相似文献   

5.
一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很少有哪一个典型,象雷锋这样产生过如此深远、如此持久的影响。雷锋的光辉思想,好象一条源远流长的精神长河,整整培育了中国几代青年的成长。然而,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随着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变化,雷锋的典型效应在不知不觉之间开始弱化了。雷锋,这面中国青年的光辉旗帜,即使在诞生他的军营里,也没有放射出应有的光彩。其主要表现: 一是雷锋形象受到冷遇。我们曾经就“你最崇拜的人生偶像”这一问题,对某部675名青年战  相似文献   

6.
婵娟 《当代老年》2006,(4):31-31
1963年初,在编辑“学习雷锋”这一专辑时,《中国青年》杂志的一位编辑提出,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他的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成。于是编辑部向毛主席发出请求题词的信函,信封上只写着“中南海呈毛主席”,时间是1963年2月16日。  相似文献   

7.
“90年代将带来什么?”这是中国摇滚歌星谢辰强的呐喊声。自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来,每一代的中国青年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个性,从50年代的理想主义到80年代的愤懑。中国青年已成为公众注意的中心,那么,他们在90年代会是怎样的呢? 根据中国官方的界说,当代全国青年——这些从14到25岁的年轻人,总共有3亿  相似文献   

8.
起步于80年代初的中国青年研究走过了十多个年头。这期间我们曾有过创业的喜悦,也尝到了徘徊的苦恼。当历史已跨进90年代,认真总结和冷静反思十年研究得与失,是十分必要的。青年研究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生存,它必然会朝着其自身的逻辑基线延伸、发展,80年代中期“青年学科化”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学界的某种自觉意识。近年来有学者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日本偶像剧《血疑》风靡亚洲,成为中国黑白电视时代最动人的爱情故事片。无数观众通过这部当年热播的电视剧,认知了可怕的“血癌”,即白血病这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很多年来,人类对白血病一直束手无策,视之为“不治之症”。  相似文献   

10.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是一个“共和国长子”式的角色,他代表了“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雷锋在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他其实是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喜爱文艺、写诗、学开汽车、参加解放军,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2,(11):40-40
近日,莱阳市卫生局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组织卫生系统青年志愿者走进敬老院,开展了“志愿者服务”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2.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克里斯·泰勒认为:“电台统治了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是属于电视的,在未来某个时刻,历史学家们也许会认为21世纪是属于blogger(博客)的”。“博客”已经成为今天网络时代最为重要的写作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唐宫夜宴》是2021年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个“火出圈”的舞蹈节目。从春晚播出以来,微博观看次数超过1000万次,而该话题在微博讨论次数上亿次。在网络大数据时代,一系列数据成为这个取材自古代文物,融合中国舞元素,添加现代科技手段精心打造的节目“火出圈”的有力证据。一、《唐宫夜宴》节目介绍《唐宫夜宴》是陈琳编导(郑州歌舞剧院)从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参赛作品《唐俑》改编而来。  相似文献   

14.
每当我看到每年的3月5日孩子们上街做好事、青年们入户送温暖,心里总是想起30多年前为了雷锋题词奔忙的同事们。 1962年8月,沈阳部队某部运输班长雷锋同志因公殉职了。他生前牢记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做了大量的好事,人民群众非常怀念他。1963年初,一些报刊先后刊登了雷锋的先进事迹和日记摘抄。当时,我们《中国青年》杂志社认为,雷锋是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难得的先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思想界有过一次关于“现代化”的大讨论.知识分子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偏重于政治方面,并有在中国实行“独裁制”或“民主制”之争。这次讨论在当时影响很大。结合史料,从学理角度,为民主辩论,时至今日依然有其价值.尤其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物聚焦     
《职业》2010,(2):73-73
《时代》人物:中国工人 “中国工人”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以前被《时代》评为年度人物的多是各国的政治人物或各界名流,甚至“离经叛道”的个人,而这次“中国制造”背后的中国工人“高调”入选《时代》,说明“几乎每年,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1983年3月3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共青团上海市委在文艺会堂联合召开了“八十年代如何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小型理论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团的干部、学校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会议着重就近几年在学习雷锋活动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在许多问题上,与会的同志畅谈了各自的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大家都认识到:学习雷锋是全社会的需要,由于八十年代与六十年代相比,社会环境,青年的思想,特点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应该依据这种变化了的情况去引导青年学习雷锋精神,并采用有效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年龄划分,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两代城市外来工。第一代生于50、60年代,他们于80年代或90年代初进入城市;第二代生于80年代,于90年代末或新世纪初进入城市,生于70年代的农民,则属于其中的过渡一代。如今,第一代外来工大都已经返回农村,而构成今天外来工主体的是“新生代外来工”,除了户口簿上的“农业”二字,他们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职业已经基本无关。他们不再如父辈一样能吃苦节俭,不愿再回农村——然而,他们的根也不在城市里。  相似文献   

19.
关于乡村,去年曾有过一阵以“故乡沦陷”为题的讨论热潮,几位青年评论家分别撰写了文章,直指生存在城市的“飘一代”或“民二代”失去对故乡期待的心灵之痛,这几篇文章分别为潘采夫的《谁的故乡不沦陷》、熊培云的《我的故乡因何沦陷》、孟波的《不能承受的故乡底层沦陷之重》,我也撰写了《故乡沦陷,躲不掉的心灵之痛》。  相似文献   

20.
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5周年前夕,笔者访问了与雷锋有过亲身交往的“活雷锋”们。 他们中有推荐雷锋从辽阳入伍的送兵人,时任辽阳市兵役局政委的老红军余新元;第一个写雷锋的著名作家、《雷锋的故事》作者陈广生;第一个报道雷锋的原新华社、人民日报社驻军记者佟希文;接收雷锋入伍的经办人、时任工程兵某部参谋戴明章;雷锋第一任班长张兴吉;雷锋生前辅导的学生陈雅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