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工科”背景下,理工院校不仅承载着推介国内领先科技的重担,也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责。大学英语人文通识课程的开发也是“新工科”人文主义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分析了理工院校人文通识课建设的必要性,并指出理工院校大学英语通识课程改革需具备的三大转变,最后结合南昌工程学院大学英语通识课程群建设实践,探讨“新工科”背景下理工院校大学英语人文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选课门类齐全,课程数量繁多。通识教育要急需改变概论、原理加通史、专史的模式,代之研读古今中外原著经典,要以经典阅读为中心,建设大学通识教育主干课程。经典名著历万古而常新,只有加强名著式的通识教育,才能培养“通才”。  相似文献   

3.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高度文化自信中医药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需要。构建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体系,要发挥思政课程的核心价值引领作用,突出传统文化课程的素质浸润作用,彰显中医药文化课程的特色桥梁作用,发挥中医药专业课程的深化拓展作用,提升中医药课程的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历史广度与人文温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构建协同机制是保障,需要学校、学院与教师各层面同向同行,构建育人共同体,形成协同合力。  相似文献   

4.
外语不仅是外国文化、文明、思想和文学的载体,也是中外交流的桥梁和窗口。通识教育视野下的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绝不仅仅是一个使用工具,而应该发挥出帮助学生获取语言文化和通识性知识以及培养中外交流综合性能力的教育作用。本文试以渥太华大学为借鉴,探讨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的角色、地位以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高师先行。环境教育课程建设是高师院校进行环境教育的首要和关键环节。为客观掌握当前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通识课建设的状况,有必要针对高师院校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高师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在课程设置、目标定位、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师资队伍、教材选用等诸多方面均存在问题,急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础,是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核心课程是其主要的组织形式。各个大学的历史不同、条件各异,决定了不同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从而使得各具特色的核心课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考察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及核心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可以看出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强调了要立足基础知识的信念,贯彻了服务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新余高等专科学校通识教育实践探索为例,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国内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今美国和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识教育是西方教育的一项重要传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面对新的形势,美国和日本(二战后引进通识教育课程)的教育界对以往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做了相应的改革,许多大学相继实施了各具特色的核心课程、综合课程、共同课程等新的通识教育课程,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衔接,使大学课程形成一个整体.革新后的通识教育的价值得到人们重新肯定,通识教育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我国高等教育由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之际,借鉴发达国家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经验,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大学课程建设水平,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课程综合化理念的发展以“通识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并且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文章围绕大学综合课程的特性与实施价值,综合课程的组织及其开发问题,寻求如何通过“分化的学科知识”与“综合的学科知识”、“内容性知识”与“方法性知识”的统整,使学生在接触高深专门知识的同时拓展视野,融通知识联系,促进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台湾云嘉南地区大学院校服务学习实施现况与参与态度,以立意抽样,选取该地区推动服务学习转型之六所公私立大学院校。研究发现:云嘉南地区大学院校学生八成以上认同大学中推动服务学习有其重要性;服务学习课程多开设在大一阶段,以"融入式课程"为多,由劳作教育已渐渐转型为通识课程;大学院校学生对于服务学习持较中庸之态度;推动服务学习实施意见与高中低组参与态度比较,在"对课程主题有兴趣"、"想要服务"、"知觉到社区需求"、"可增加履历中的资历"、"符合学校要求"、"想多认识朋友"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课程设置是工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核心问题。从课程设置目标、设置原则与课程领域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力图使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通识课程与大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识课程与文化有着自然而然的联系。目前中国的大学通识课程薄弱是大学文化缺失的原因之一。对文化建构层面的重视以及“通识课程文化”建设的建议,也许能带来通识课程建设视野的拓展。  相似文献   

13.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设置是工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核心问题.从课程设置目标、设置原则与课程领域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力图使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理工科院校在不断加强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常常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理性精神的培养,究其原因是我国缺乏对学生通识教育的培养。而纽约理工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实施方面非常成功且具有特色,对我国理工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开展通识教育时,我国理工科院校应当尽快建立国家层面或地方层面的通识教育统筹机构,坚守高等教育理念,尽快建立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与课程组设置,消除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误解,并加强通识教育的推广与宣传。  相似文献   

15.
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开展和实施通识教育进行探讨,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要明确通识教育目标,加强通识教育宣传,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在开展通识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并处理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选课门类齐全,课程数量繁多。通识教育要急需改变概论、原理加通史、专史的模式,代之研读古今中外原著经典,要以经典阅读为中心,建设大学通识教育主干课程。经典名著历万古而常新,只有加强名著式的通识教育,才能培养通才。  相似文献   

17.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方本科院校为视角对通识教育进行探讨,期望引起人们对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予以更多的关注与研究。文章在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明晰通识教育地位、强化通识教育意识,设立通识教育专职管理机构、落实通识教育理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升通识教育内涵,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水平,打造通识教育课程品牌四个方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财经类院校中受到高度重视,各高校纷纷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针对通识教育存在的不足,在重点梳理和分析现阶段财经类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课程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缺乏、教学方式不灵活、教学管理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通识教育的对策,认为:财经类院校需要从全面理解通识教育的含义、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育资源、理顺管理关系等,以保证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总结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科为核心进行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体现文化性特征,并在确定基本框架的前提下保持各校特色,其中的基础课程应定位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推进通识教育,催生一种新的教师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有不同使命,但都要着眼于学生正确待人处世的高尚人格的养成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因此,通识课程不能满足于传授知识,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识教育课程要由对学理有真知、真信和真行的人来担当。能否造就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将成为大学(尤其是单一科类大学)能否普遍开展通识教育、并取得成效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有诸种途径,但实施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一种值得提倡的办法是:精选课程,精减课时,广纳学有专长、研有心得的社会人士来学校教学,形成一支“自由职业”教师队伍,为各校共用。这对解决通识课程教师难题,至少是一种补充办法。它不仅能改变现有学校教师的“单位所有制”,也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术竞争、自由与繁荣。催生这样一种新的教师模式,将使通识课程成为高校实际可行的一种教学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