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庆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权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80-86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重庆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重庆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著遗存较少,移民地名反而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著遗存较多,移民地名较少;移民首选移居地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故重庆移民地名沿江的地区高于边远山区,老重庆高于涪、万地区.重庆移民省籍主要来源湖广,与重庆四川地区流传的"湖广填四川"相一致.重庆地名还反映了移民后的社会变迁、经济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2.
3.
四川移民地名与"湖广填四川"--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和移民的省籍比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民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四川地名对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这一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四川移民地名空间分布规律是:战乱影响剧烈地区,前代土著遗存较少,移民地名较多,反之战乱影响较少,土著遗存较多,移民地名较少;移民首选移居地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故四川移民地名沿江及平原地区高于边远山区;四川移民省籍来源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与空间距离的因素湖广籍占了约60%,与重庆、四川地区流传的"湖广填四川"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黄权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130-138
清代为竹枝词发展的高峰期,而四川和湖北是清代咏唱竹枝词最多的区域,以<竹枝词>为史料和研究手段"以诗解‘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以诗补史",对"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形式、社会整合及影响给予发掘和梳理.希望对清代四川"湖广填四川"移民社会达到管中窥豹之效. 相似文献
5.
凌礼潮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1):48-54
在中国移民史研究中,将各次移民潮作比较研究者甚为少见。而此种研究方法,无疑有助于深化对历史阶段移民运动特点、规律之认识。文章仅就“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相同性和相异性比较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路和想法,以引起学术界深入探讨之兴趣。 相似文献
6.
任桂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4):50-53
盛产井盐的长江三峡地区,在东汉及至南北朝时期,已逐渐成为廪君、盘瓠后裔与汉人交相杂居的地带。本文拟从廪君、盘瓠后裔不断奋起反抗的斗争史实,和当时各封建王朝所行盐政之弊端两个方面入手,以探寻廪君、盘瓠后裔的反抗斗争与三峡盐业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田方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社会公众及学术界自讨论"次道德"以来,大致形成了肯认与否认两种不同的观点,并对"次道德"的概念、行为现象、其产生与被关注背景、肯认意义和倡导上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作出了思考,但仍有不少问题亟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珺平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59-64
"镜子说"从古希腊"摹仿说"衍生出来,经马克思恩格斯赞赏,被列宁所接受.列宁借用"镜子"概念,从辩证唯物主义维度,改造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理论,创造性地构建了"反映论"文论. 相似文献
9.
孟庆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6):35-38
"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是一个多层次、立体的概念,儒家的尚"中"思想及由此而发展起来的"中和"观念与道家的崇"大"思想及由此而来的"大和"观念是构成这一理论的两大基石,前者为"和谐"观念的形成提供了秩序平衡与个体节中,后者则带来了本体追求与辩证观念.在《易传》与《中庸》中二者达到融合. 相似文献
10.
1951年,"八级工资制"出台后,先后遭到托派人士的反对和党内"左"派的批评,二者的出发点都是对绝对平等的追求.两次争论实际上蕴藏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容许无产阶级革命后仍然存在不平等,那么为什么要进行以消灭一切不平等为宗旨的无产阶级革命?这一点,也是建国后"左"倾思想产生的背景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瑞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4)
历史上四川井盐业的生产力空间布局经历了四种历史形态 :一是秦代井盐业发生期 ,主要特征是生产分布范围小 ,产量有限 ;二是汉至唐生产力空间扩散阶段 ,产地范围扩大 ,数量增加 ,但技术落后 ,产量低 ,属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三是宋至明代的过渡阶段 ,生产的空间扩展结束 ,产量有所增加 ,但技术进步趋势受到封建盐业制度的扼杀 ,使井盐业停滞不前 ;四是清代生产的大规模集中 ,形成大的生产中心 ,从而带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形成盐业专业化城市。造成井盐业生产力空间布局演变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的进步 ,区域市场开拓 ,人口的增加以及封建政府盐业政策的变更等 相似文献
12.
唐苏南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4):65-68
三峡经济区具有明显的经济二元结构,地区内部产业结构雷同,生产力布局不平衡,产业结构演变中存在着"逆序现象"。入世之后,面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三峡地区必须克服行政区划分割、基础设施落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等缺陷。未来的发展战略应以制造业为中心,以消费品工业为重点,实现三峡地区"哑铃型"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分工,成为中国制造业的西部中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三峡库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意义及基础,从组织保障、利益协调、政府引导等方面对三峡库区生物质能产业的运营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在基地林建设、加工流通、储备、市场服务体系建立方面所需要的政策措施,并讨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中资源筹措、生产加工、销售3个环节的应急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对农村"三权"抵押融资中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进行建模,探索了政府的激励政策与约束政策对金融机构积极支农的影响效应,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政府的激励与约束政策是影响金融机构支农和政府公共目标实现的决定因素。在实现政府公共目标的初期,约束政策较激励政策更有效;随着政府公共目标的逐步实现,激励政策将发挥更大效用。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人口素质低下,是库区移民致富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实现三峡库区移民致富必须提高三峡库区人口素质,开发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解决移民致富存在的难题,使移民真正走上致富的道路。通过阐述三峡库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移民后期扶持的关系,提出了基于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移民后期扶持对策。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游船业的经营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三峡旅游船营运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经营反思,对旅游船业经营现状和三峡工程蓄水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提出了旅游船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城市农民"现象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云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42-45
三峡库区移民加速了库区城镇化速度,但由于移民的特殊性使其在市民化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之库区产业化发展不足,非农就业岗位缺少,社会重视不够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在库区城镇产生了新的社会现象“城市农民”。“城市农民”现象的出现是需要我们思索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三江并流”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缪家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1):71-75
"三江并流"民族区域是多元文化融合、多民族和睦相处、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人间净土,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基因库"。本文论述了"三江并流"区域民族文化亟待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重庆三峡库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呈现出了"政策高地,经济谷地"的发展现状和"市区热、库区冷"的研究特点.文章从库区实情出发,利用因子分析法,重点剖析了产业集群化的因子及重庆三峡库区产业集群化过程中生产要素、政府干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生产价值链四大关联要素.针对"产业空心化、移民难就业"的社会现实,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实现库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