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韦是在我国北方历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民族,族名始见于北魏,历经隋唐五代,直到辽金两代后才不见于史籍。室韦在历史上已形成地域连片、同一族名、具有多数部落使用的共同语言和共同习俗的部落群,属多民族共同体类型。各部落的经济类型有差异,它们之间的交往联系很少,这表现出了部落群的松散性。部落之间也未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由于各部落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不同,其经济类型也不同。从北魏至唐代,室韦的经济类型可分为三种:一、半牧半农经济类型;二、半猎半牧经济类型;三、森林狩猎经济类型。 确定一个民族的社会性质,主要是依据这个民…  相似文献   

2.
现存唐代敦煌户籍残卷中大量出现“自田”字样,一般见于均田户已授田登录的地段方位四至。那么,“自田”与唐代的永业田、口分田有什么区别?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土地?多年来,中外学者曾进行过各种分析:1.认为唐代均田制度严谨,不可能大量存在籍外私田,户籍中的“自田”之所以找不到相对应的记载,不过是因为看到的是残卷而已,因此说“自田”就是指均田内的永业、口分田;2.承认唐代均田制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籍外土地,认为户籍中的“自田”有的就是反映着这种已授田外的私有地,但同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今内蒙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洞内,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的刻石后,才确凿无疑地证实了此洞就是我国鲜卑族祖先居住过的石室,系建立北魏王朝的拓跋鲜卑的、发祥地①。这一发现是我国近代北方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之一,其在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学、金石学、历史地理学上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它的发现势必引起国内外学者对鲜卑学、蒙古学研究的热潮。本文拟利用这一发现对历史上乌洛候族的位置、族属、变迁及其周围的历史地理学上的诸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以纠正、补充前人的研究成果。 近代学者…  相似文献   

4.
《龙沙纪略》一书,是清人方式济所撰,是一部详尽记载黑龙江地区历史的地方志。有关黑龙江地区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以后,历代的史书都作过记载,但尚嫌简阙。清康熙年间纂修的《盛京通志》(三十二卷)和乾隆初年重编的《盛京通志》(四十八卷)等官书,涉及黑龙江地方的,还是比较粗略的。清康熙时人吴振臣的《宁古塔纪略》则记载了宁古塔将军(后改吉林将军)所属的松花江以东地区,主要是宁古塔一带的历史。详尽地记述黑龙江地区的大山名川,历史沿革,地理疆域,民族分布,时令风俗,物产贡赋,饮食起居的地方志,首推《龙沙纪略》这本书。前人对这部私人著述,有过较高的评价。如清代著名学者何秋涛在《考订龙沙纪略叙》  相似文献   

5.
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向武帝报告他在大夏时曾见到贾人从东南身毒国贩运来的蜀布与邓竹杖,因而推测身毒距蜀不远,建议开通一条由蜀至身毒国以通大夏的捷径,此即史家所称的蜀身毒国道。原始记载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和“大宛列传”。后世学者据此以为张骞当年指求的身毒国道应该由成都西南经云南、缅甸而入印度阿萨姆邦,几成定论。对此,笔者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6.
大禹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先秦的许多历史经典和诸子论述,以及后世学者不但普遍肯定了大禹其人,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评议了大禹的为人和业迹,在此不赘述了。本文试就大禹与绍兴会稽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论述,以求教于方家。一、禹有无到绍兴会稽的客观可能笔者认为论证大禹是否到过绍兴会稽,需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夏土”是个什么概念?是指夏族部落的活动中心还是指夏王朝的势力范围?二是绍兴会稽是不是夏王朝的势力范围?三是历史记载禹的一些活动在绍兴会稽是否可能?  相似文献   

7.
2005年在大同市城东南八里许沙岭村东出土了12座北魏墓葬,其中M7即纪年为北魏太延元年(435)的壁画墓,以极具历史和考古价值,被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学术史上,以一人或一书而发展成为专门的一门学问者,并非罕见,尤其近来的学术界,似已成为一种风尚。但其中多有名不副实之嫌,并不为大多数学者认同。而以《水经注》作者、北魏郦道元名字命名的“郦学”,以其研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参与学者之众多,确乎当之无愧。晚明学界思想渐趋自由开放,学人开始将视野逐渐放宽到儒学经典之外,《水经注》一书开始受到重视。并由此书发展成为一门内容宏富的专门学问———郦学。及至晚清至民国间,郦学进入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阶段,众多一流学者都曾对《水经注》一书做过深入研究,取…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上。秦的法律和制度,影响是深远的。清代学者孙楷曾经指出:秦虽然立法过于严峻,但“自汉以来递相沿袭,群以为治天下之具,无外于此”。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秦的法律制度的内容究竟如何?有那些特点?许多著作讲得都比较抽象。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的十一号秦墓中发现了大批记载秦的法律材料的竹简。从简文分析,这些法律,虽远非秦律的全部,但仍然是我们研究秦的法律制度的极其珍贵的实证材料。本文试图就这些材料并结合历史文献,对秦的法律制度的特点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学问》2010,(1)
《三国史记》中高句丽献鱼却汉将的事历来被学者们视为史实,但笔者经过考察,发现此记载根本不可能发生。在此传说之前,内地早已有相同传说,这种传说实际上也是受内地传说影响而产生的,在后世被人们有意历史化了。  相似文献   

11.
从1964年到1971年,苏联举行了多次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题的讨论会,引起西方学者的重视.早在1925到1931年,苏联也曾进行过类似的辩论.在某些方面,早期的讨论比近年的更有意义.当时的苏联学者同今天其他国家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一样,利用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同历史直线发展图式决裂,向历史多元论靠拢.  相似文献   

12.
《求是学刊》2017,(2):148-154
《魏书》编纂的成功与北魏政府长期重视本族史料的储备和魏收本人的史官生涯、修史经历、学术识见密切关联。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魏书》长期背负"秽史"的污名。实际上,魏收的著述旨趣在于编纂一部实录式的史学名著,这已为当代史家所阐明,同时亦被近年来的考古成果所印证。魏收以恢宏的视野梳理一代历史发展大势,将北魏历史的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其间体现了他对北魏历史盛衰的思考。《魏书》设置"十志",弥补了自《汉书》撰成至唐初近六百年间正史无志或有志而缺食货、刑法等重要内容的缺陷;《魏书》的编纂又突破前史体例,新设《官氏志》《释老志》,反映了北魏重门阀、崇佛教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北魏地方政治制度中,州设所谓"三刺史"制度也是非常奇特的.此制不仅历朝没有,而且有关北朝史书上亦语焉不详.但此制又与北魏前期①整个政治体制密切相关,所以本文利用一些较为间接的材料予以诠释,特别是关于北魏军职与"三刺史"之关联,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马克思的人口理论时,经常遇到共有人口规律和特有人口规律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是否肯定过共有人口规律?在什么意义上否定一般(抽象)的人口规律?又在什么条件下阐述了特有(具体)的人口规律?本文拟就此谈点意见。一、人口一般是一个合理的抽象,但人口一般又离不开人口的特殊规定性纵观马克思人口思想的形成过程,不难看到,马克思曾不止一次地肯定过人口的普遍规律。他曾写道:“人口运动底历史是人类天性的历史,所以人口运动底规律是自然规律,然而只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人类自然规律;这种自热规律是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基础的,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则又为人类自身的历史行程所规定。”由此看来,  相似文献   

15.
《略论北魏统治中原的几个问题》一文认为,北魏统治集团出现反对孝文帝迂都的斗争,有其客观历史原因,并非单纯的顽固保守势力的反抗行为。拓跋骑兵挟其长技,成为统治中原的有力工具;而其根本缺陷未能改变,却又导致了北魏的衰亡。北魏之兴盛与式微,系于教育之兴衰,人才之隆替。水利失修,乃是北魏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西晋在匈奴氐羌之乱后设立华山郡,然未发挥其应有之作用,西晋之亡与之有关。东晋之华山郡助东晋守潼关以东地带乃至洛阳。南朝宋齐梁之华山郡显示南北朝历史之主流在北不在南。北魏华山郡反映北魏历史发展及民族融合之实际。自西魏北周之华山郡可见南北朝历史向西晋统一历史之回归。  相似文献   

17.
隐喻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卢梭、黑格尔、尼采、加塞尔等思想家都曾探讨过这个问题.在语言学领域,库恩、莱考夫、约翰逊、塞尔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与传承了隐喻概念.  相似文献   

18.
<正>《尹平墓志》出土于河南省荥阳市豫龙镇槐西村南的一座北魏墓葬中[1]。墓志对北魏、萧梁之间的两起军事斗争着墨颇多,可补史书之不足,纠史书之错讹。志文中之“徐道”为史书记载之徐道角,又名徐玄明,此人极有可能是天师道信徒,此志文对研究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在沿海区域的传播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曹颂今 《社科纵横》2008,23(5):136-138
参照北魏时期在洛阳盛极一时的佛教的发展情况和近年来对汉魏故城的考古发现,以及中国历史上佛塔建筑的有关资料.对北魏王朝建于皇城中的最大的寺庙--永宁寺中的佛塔的高度进行了简单的推算与论证,试图从历史和建筑学的角度来恢复这座有史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佛塔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0.
兰田为县,恐怕在所有县份中知名度算是最高的。检历史舆图,战国时就有“兰”这名称,即兰田县。在今县治之西,其后东移治于灞水东岸。《史记·楚世家》说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秦楚“战于兰田”,正式见于文献记载,或许这算是最早的。从两汉而后,它一直属雍州京府。现在则属西安市。西安是周秦汉唐国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兰田是它所属京畿近邑。很早以来,就以产玉石著名。荆山虽然出了和氏璧,价值连城,但并不经常;昆山(和田)之玉当然很名贵,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