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对实体经济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脱离实体经济基础的过度发展,致使虚拟经济对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的破坏作用日益明显,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应合理发展虚拟经济,防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2.
金融体系越脆弱,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越大。 从金融体系风险暴露、敏感性和风险应对能力 3 个维度,构建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评价体系,建立金融体系脆弱性测度模型,并选取 1998—2013 年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1998—2013 年,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具有明显的阶段化特征,呈现“增—减—增—减”的变化趋势,且两次出现较高脆弱值的时间点均在金融危机之后,表明金融危机对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持续性。 此外,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暴露主要源于流动性风险,且对企业经营负债、信贷膨胀的压力以及汇率变动产生的风险较为敏感,如何降低这些风险也是金融政策和调控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1997年7月开始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国际金融投机商来人之危兴风作浪、推波助澜,但更主要的是东南亚国家经济结构失衡、金融政策失当等原因造成的。这次危机对东南亚乃至世界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虽然没有直接冲击中国,但对中国经济带来的间接的负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注意适时地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动态地优化产业结构,谨防“泡沫经济”;建丘高效率、稳健运行的金融体系和金融风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对于包括喀什特区在内的新疆等穆斯林民众聚居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来说,在进行金融体系建设和引入外商投资时,应当从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汲取教训.从伊斯兰金融法的视角来看,普通金融体系中充满不确定性以及过度追逐投机利润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借鉴伊斯兰金融法中的一些理念,例如金融体系需透明和公正,禁止投机并且在投资中金融机构与客户风险共担,那么金融危机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Minsky理论,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和信用体系的脆弱性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都是Minsky理论的典型例证。在Minsky理论的视角下,对这两次危机的发生过程及其中的数据图表进行实证分析,足见Minsky“关于金融体系脆弱性”假说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一样具有周期性,金融危机可以推迟,但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6.
全球正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引起了世界  相似文献   

7.
大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与大国经济结构相匹配的大国金融模式。美国经济长达一个世纪的持续稳定增长与美国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密切相关。日本经济近20年增长乏力,重要原因是日本金融体系功能的缺失。对中国来说,美、日两国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重视。构建一个具有强大资源配置功能且能有效分散风险的现代金融体系,以实现大国经济与大国金融的战略匹配,是金融危机后中国面临的战略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基于银行业特殊性的视角,对银行业股票期权激励的运用进行理论分析,认为由于银行在合约、产品和资本结构等方面存在特殊性,简单套用股票期权激励理论对银行公司治理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危机前美国银行业不合理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其引发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我国银行业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体系本身极为复杂的非线性机制,这就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微观基础。遏制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可选思路是:削弱非线性机制的作用力,斩断金融风险的非线性蔓延。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监管的历史上,每当发生严重的银行或金融危机,政府就从金融监管的“宽柔之手”转向“大手覆盖”。目前,在爆发金融危机之时,各国政府从倡导金融自由化,向谨慎监管的理性回归。事实证明,在一个现代金融服务的复杂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金融风险无处不在的金融世界里,更多地使用“大手覆盖”而较少地使用“宽柔之手”,更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IMF的药方开错了──析关于亚洲金融危机的一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亚洲金融危机对策中, IMF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份。大多数专家认为这一方案 短期内代价高昂、长期影响积极。笔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虎”落平阳,雄风能否依旧?经过了半年多的沉重打击,亚洲金融市场终于出现了见底的迹象。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正逐步转移到危机后的经济恢复问题上:如何彻底摆脱危机,恢复人们对于本国经济金融体系的信心,乃至预防金融危机在未来的再次发生?目前各国专家和许多国际组织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或方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称IMF)的方案就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IMF对亚洲各国都分别提…  相似文献   

12.
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即金融体系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相互动态正向反馈机制,这种相互增强的效应可以放大经济周期的波动,引起或加剧经济金融的不稳定性,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影子银行体系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研究表明,高杠杆、高度错配的资产负债结构、信息的不透明、高关联性及过度依赖信用评级等因素是影子银行体系强化金融顺周期性的催化剂.治理的关键在于构建逆周期性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东亚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脆弱的金融体系孕育了东亚金融危机。东亚经济过度银行化是造成金融不稳定的潜在因素;政府高度介入金融业严重扭曲了资金配置;中央银行监管不力导致银行信贷过度扩张、经济泡沫急剧膨胀;会计制度落后、披露制度不透明及法制不健全是银行有效运营的桎梏;金融机构缺乏内部约束机制增加了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4.
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罗斯金融体系暴露出自身的诸多缺陷。本文通过分析产权结构和货币政策对俄罗斯金融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来探寻促使金融体系适应并促进俄罗斯经济增长的路径。俄罗斯应该在继续调整产权结构、实施金融深化、提高经济的货币化程度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私人金融,增强金融体系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和梳理二战之后日本金融结构变迁的全部过程,旨在考察日本金融结构变迁的整体情况,分析并指出日本金融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对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以间接金融为主,直接金融为辅"的金融发展战略对促进日本经济金融体系的完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其转换的滞后性又为之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此外,通过分析日本金融结构变迁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指出在加快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完善中国的金融监管,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可持续发展体制,从而推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打断了人民币的单边升值步伐,中国政府为应对危机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合作,这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继续显现,对中国金融体系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文章认为应在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的基础上,稳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和进一步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次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处置进行了梳理分析。研究认为,90年代以来各次系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理论根源在于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及其政策推行,以及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失与国际协调机制的缺乏。严重依赖外部因素的宏观经济失衡、经济非理性繁荣、地产泡沫膨胀以及金融过度且监管缺失是屡次危机爆发的关键共性因素。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处置要考虑危机的成因、宏观经济条件、金融体系的稳健情况、金融体系的风险传导等,以此为依据来选择适当措施,其中危机爆发后的流动性管理最为紧迫。这对我国今后管理危机下的经济问题能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频发带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世界上发生金融危机较为频繁 ,危害极大。这里探讨了一些国家发生危机的共性原因 ;论证了金融体系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汇率机制呆滞不变 ,政府领导核心的内讧 ,是产生、加剧、蔓延危机的重要因素 ;并提出了近期频发的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肇始于2007年8月的全球金融危机证明了有效的银行跨境危机管理框架的重要性。危机前大型国际活跃银行所从事金融交易的范围、规模和复杂程度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增长,但处置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跨境银行的工具和技术却并未得到同步的发展与完善。金融危机中一系列跨境银行失败事件证明了既有处置技术的不充分性,进而导致各国处置跨境银行的行动反应缓慢,最后不得不利用公共资金救助金融体系。为实现保护公众利益和有效处置问题银行的政策目标,国内层面需要引入问题银行特殊处置机制,在国际层面需要建立跨境银行处置协调制度安排。具体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事前专门制定的处置协调协议是一种确保未来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和弹性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以来,银行贷款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明显弱化。究其原因,一方面,银行贷款对经济增长的系统重要性减弱;另一方面,相当比例贷款没有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并且贷款使用效率也有所下降。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继续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转型期,金融体系将进一步深度调整,银行贷款与国民经济的联系仍可能弱于危机前。鉴于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联系趋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下降,建议进一步加快金融体系改革创新步伐,切实增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