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ZnO电压繁陶瓷中钡添加剂的作用。发现钡聚集于晶界,使晶界处除已知的富铋相(Bi2O3晶相)以外,同时还出现富钡相,分析表明是固溶有微量其它成分的BaSb2O6晶相;还发现随钡含量增加,BaSb2O3相数量增多,相应地Zn2.33Sb0.67O4晶相数量减少,BaSb2O6相对非线性的贡献与Bi2O3相可拟,但由于它的晶相结构以及它的热稳定性,使它在改善ZnO陶瓷长期电负荷下的工作稳定性方面起很重要作用。通过控制各种添加剂的含量,使ZnO陶瓷中上述几种第二相之间有适当比例,便可得到优良的综合性能;与用热处理控制β/γ-Bi2O3相比例的方法相比,在实现工艺控制的重现性方面要有利得多。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交变小信号电压下电导和复阻抗测量,小电流区伏安特性测量,对照以往的微结构分析结果,研究ZnO压敏陶瓷中偏锑酸钡相的作用。结果表明,ZnO-Bi203-Sb2O3-BaO系压敏陶瓷优良的直流电参数和长期电负荷下的工作稳定性,来源于适量的锑酸相使肖特基势垒高度升高及相应地晶界电阻增大,以及对本征缺陷Zn1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偏锑酸钡相(BaSb2O6)的含量和ZnO电压敏陶瓷电性能和关系。结果表明,在偏酸钡相,锌锑尖晶石相和氧化铋相三种晶相的总和中,过少或过多的偏锑酸钡相不能使ZnO电压敏陶瓷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其较佳的范围在10%-35%。  相似文献   

4.
制备功能陶瓷薄膜的Sol—Gel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用Sol-Gel技术制备功能陶瓷薄膜的潜在优越性,对涉及化学方面的基本问题做了分析。用金属醇盐和无机盐为原材料,用适量的醋酸为催化剂,制备出性能良好的BaTiO3凝胶;用迥肇法成膜技术,控制每次成膜厚度,制得无裂纹的BaTiO3薄,为无定形相;经600℃以上热处理后,得到四方相BaTiO3铁电薄膜。采用不同性质的基片,可制备多晶、高度取向或外延薄膜。对薄膜的微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最后指出了用Sol-Gel技术制备优质功能陶瓷薄膜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报道用聚乙二醇(PEG-4000作相转移催化剂,咸采用K2CO3或KOH,研究在固-液、液-液相催化条件下进行对氯苯乙腈的异丙基化反应,合成药物中间体。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作相转移催化剂用于此反应有利于实际生产;碱K2CO3比KOH有利于提高反应收率。同时,还讨论了碱的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合成杂环化合物的研究中,采用以GY6作相转移催化剂,碳酸钾作碱,进行固-液相转移催化反应,用于合成2-噻唑啉酮,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由2-噻唑硫酮合成2-噻唑啉酮的最佳条件是原料比(摩尔比)为:2-噻唑硫酮比碳酸钾是1:1.5,反应温度80±1℃,反应时间4小时,产率84%,产物元素分析,IR数据和H′MNR数据与予期结果相符。本还对不同相转移催化剂进行探讨,同时讨论了相转移催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霍耳效应”实验教学中如何正确选取磁感应强度(或励磁电流)值和样品电流值。研究指出,磁感应强度值可选取0.1-0.3特斯拉,在使用空心螺线管时励磁电流值可选取0.8-1.2A;样品电流的最大值可选取比定电流值小5mA,而最小值可通过实验方法测出,在教学中样品电流最小值可比实测值大几毫安。  相似文献   

8.
本主要讨论木缆,红海榄,海榄雌四种红树群落的能量固定量和太阳辐射能的转化效率。通过热值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红树植物各组分热值为16.84-20.48千焦/克,平均18.40千焦/克;(2)群落能量现存量为154083-293013千焦/平方米,由于热值变辐小,能量现存量与群落生物量相关;(3)群落能量净固定量为28600-51443千焦(平方米·年),平均38925千焦/(平方米·年),明显高于热带雨林;(4)太阳能的转化效率:木榄群落(1987年)2.3%,桐花树群落(1988年)1.8%,红海榄群落(1989年)1.6%,均高于热带雨林的1.55,而海榄雌群落(1987年)为1.1%。  相似文献   

9.
本应用晶体场理论以Jaha-Teller效应,说明铜(Ⅱ)氨配离子是稳定的配离子:[Cu(NH3)4(H2O)2]^2 。由于该配离子的中心体Cu^2 为d^9构型,d电子云非对称分布而产生Jahn-Teller效应,其构型畸变为拉长的八面体,从而消除了轨道的简并性,增加了Jahn-Teller稳定化能,因此相当稳定。当Jahn-Teller效应很显时,就可以近似地把细长的四角双锥体看成平面正方形,以[Cu(NH3)4]^2 表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