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公务人员尤其是政要宣誓效忠宪法是西方民主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颇为推崇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他在反清革命及民国时期一直有意识地将宣誓制度移植到中国,并开中国政治宣誓之先河。由于孙中山示范作用,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初颁布了《宣誓条例》,1946年的“制宪国大”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对政治宣誓又了作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政治宣誓制度,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就任职务时,誓言遵守宪法和法律,致力于为民服务的一种承诺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宣誓仪式,更体现了人类对民主制度的确认。在当代中国,建立政治宣誓制度,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1.政治宣誓制度的起源、形成及完善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就要发生变革;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革,上层建筑的变革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故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政治宣誓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应该符合并顺应先进生产…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在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都有关于证人宣誓制度方面的规定。我国学者对我国是否应该引入证人宣誓制度见仁见智,然而无论是否定论者还是肯定论者在论证的理路上都只停留在表层。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证人宣誓是一种仪式。该文以文化人类学为视角,从证人宣誓仪式中的符号及其象征意义,证人宣誓仪式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证人宣誓仪式的“过渡”功能等方面解读证人宣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一些国家证人宣誓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宪法宣誓制度的“实”与“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宣誓制度之"实"在于"宪法",是宪法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宪法宣誓制度之"名"在于"仪式",是认真对待宪法的一种公开表达。中国宪法宣誓制度有着充分的宪法依据,域外宪法宣誓制度与已有的地方宣誓实践为中国宪法宣誓制度的规范构建提供了充足的智识资源。  相似文献   

5.
历史与现实之间:政治宣誓制度建立的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宣誓制度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民主制度的确认.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我国建立宣誓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建立宣誓制度已经成为可能,所以我们应该建立我国的宣誓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公民宣誓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一项持久的举措,国民政府曾多次颁布相关法规对公民宣誓的条件、程序、誓词和仪式等作出规定,并进行宣讲,引起社会舆论的普遍质疑。无论是政府的解说还是舆论的辩难,都忽略了公民宣誓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7.
宪法宣誓是国家治理、社会秩序整合和公众行为约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法律制度.这一法律制度的实施,不仅能有效聚合社会群体,弥合社会分化以及激活公众的共同情感、深化公众的共同认知、引领公众同向行为.同时,宪法宣誓制度对公职人员具有强制性约束功效,即合法程序强制约束、权力运行强制约束、信守社会公德强制约束等功效.更重要的是宪法宣誓制度的责任追究功效,即对公职人员从宪法宣誓场域内的承诺和宪法宣誓场域外的履职行为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控制,凡不践行宣誓承诺的行为就会依法受到责任追究和惩罚.  相似文献   

8.
陶波 《南方论刊》2008,(2):45-46,41
宪法宣誓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国宪法普遍确认的宪政制度。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培育公民的宪法信仰。文章认为,我国应尽早建立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9.
杨书 《天府新论》2004,(Z1):159-160
文章对证人宣誓制度的起源、演变及西方国家对其的立法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构筑我国证人宣誓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1991年12月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一位体态修长、神采奕奕的老人,用他那略带沙哑但充满自信的声音庄严宣誓:“我将以我的全部忠心、谨慎和良心来行使委任我为联合国秘书长的职能,我将履行这些职责,并使我的行为完全符合联合国的利益”。那一头花白的头发,宽边眼镜后面炯炯有神的双目,还有那流畅自然的谈吐,都似乎在向人们证实他愿  相似文献   

11.
在出土文献中,古代的盟誓思想基础是神灵崇拜.从盟誓文化中产生出宗教、祷告、巫蛊等民俗.随着人类进步,神灵崇拜走向了式微,但盟誓却由神灵世界走向现实世界--即宣誓.宣誓明显地体现出盟誓的一些重要的特征,在现实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24年,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北伐大业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民族的进步.北伐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早在1921年5月,他在广州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在《就任总统宣言》中,表示要"竭志尽诚以救民国,破坏障碍,促成统一,巩  相似文献   

13.
1894年11月24日,兴中会在檀香山正式成立,孙中山为主席,参加者有二十余人,包括侨胞中的知识分子、基督教徒及一般人士。采取秘密组织方式,“入会者一律宣誓,誓词由李昌宣读,先生首先行之,其法在开卷圣经上置其左手,右手向上高举,恳求上帝鉴察,然后照誓词宣誓。”“这种仪式,可以说是受了欧美政治及基督教礼俗的影响。”誓词中  相似文献   

14.
宗教化的法律仪式--证人宣誓本源意义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对上帝和诸神的信仰为理念基础的证人宣誓 ,在西方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法律仪式。它是古代欧洲宗教生活和法律生活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表现形式源自于宗教生活 ,但却一直被世俗的司法审判沿用至今。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借助法律仪式这种方式使宗教和法律所共享的正义、诚信、真实等价值具体化。同时 ,法庭审判的戏剧化因素和证人宣誓本身的戏剧功能 ,对这些共享价值在向具体化演绎的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马英九参选国民党主席之考虑 马英九去年“五二0”宣誓就任“总统”后在国民党党内退居第二线,采取党政分离制度,严守宪政分际:尊重“行政院长”刘兆玄的行政权,重用竞选功臣吴伯雄总管党务。  相似文献   

16.
学习贯彻《党章》不是一个新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就要求我们贯彻《党章》,宣誓的时候也要按照《党章》里面的规定宣誓。廉政建设也已开展了很多年,也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胡总书记把学习贯彻《党章》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联系起来,这就是一种新的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已经多年,而且每年都有新的规定、新的条例,而这次是从《党章》的角度提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把《党章》和党风廉政建设联系起来,主要是由《党章》在党的生活中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其重要性所决定的,学习《党章》对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有直接的意义。另外,《党章》是经过法定程序,经过中央全体会议通过的党的根本大法,这个根本大法是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这个文件,把我们党的所有问题、这些年的基本经验都集中在里面。具体来讲,《党章》有几个特性,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是中国新诗最重要的奠基人,他的《女神》是中国新诗最重要的奠基作.如果从他自己记忆的"最早的新诗"——写于1918年的《死的诱惑》算起,到1965年写的《红领巾的宣誓》为止,他足足写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新诗,出版了十几个诗歌结集和选集,计收新诗五百多首.他的这些新诗对中国新诗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我这里所谓的"影响",是包含着好、坏两个方面.平心而论,郭沫若的新诗创作,是有得也有失,有成也有败的.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问题在于:建国以来,我们的新文学史家、新诗批评家、郭沫若研究家们,几乎众口一辞地颂扬他的成就.能够象张光年在《论郭沫若早期的诗》、何其芳在《诗歌欣赏》中那样,尽管是委婉地、却也是尖锐地指出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缺陷的,还是不多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先后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等几个资产阶级政党,为建立和捍卫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而呕心沥血、奋斗终身。本文试就国民党的改组及其历史必然性来揭示孙中山的党务工作,并进而揭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民主共和而奋斗的历史发展轨迹。 一、“遥遥前路,罔知所届”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的。 早在1905年,孙中山即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鉴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险恶,同盟会采取秘密结党的形式,入会者均须宣誓,誓词是:“当天发誓,驱除鞑  相似文献   

19.
1994年5月10日,纳尔逊·曼德拉宣誓就任南非共和国总统。他是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也是非洲独立国家中最迟上台的黑人总统。曼德拉当选标志着“南非种族主义统治的最终结束,在非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揭开了光辉灿烂的新篇章”。①一个新南非诞生了。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如果从荷兰殖民者1652年侵入南非建立开普殖民地算起,19世纪初被英国夺取,到现在已有342年之久。在近代非洲历史上,白人殖民主义种族统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到战后尤其是6O年代以后,大多数非洲国家取得独立,白人种族统治随着殖民统治的结…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八年冬,在刚刚经历了土改斗争的中共永青县缸窑区委的一间屋子里,一位衣着简陋、穿着草鞋的朝鲜族庄稼汉,心情激动地站在鲜红的党旗面前,庄严地向党宣誓:“为了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我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