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笃堂 《社区》2009,(25):44-46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中国走向市场化的进程,传统的单位体制开始趋于消解和变异,单位制社区面临转型,“还经济于市场,还社会于社区”,在“权力下移”的总体背景下,由于其自身特点,单位制社区建设逐渐为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2.
新冠疫情初期社区防控行动迟缓暴露出我国城市社区参与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逐渐从以往的"单位制"转向"社区制",尝试走出全能主义国家模式。但在单位制路径依赖和国家强化基层控制的双重影响下,传统单位制并未完全退场,而是通过渗透、吸纳等方式隐性延续,从而形成了中国现行城市社会治理实质上的单位制与社区制并行的模式。"单位制"的隐性延续,使居民、单位、社区三者间的协调机制紊乱、力量分化,社区治理合力难以形成。因此,国家控制力和社区自治力作为决定社会治理形态的关键因素,未来还将在中国的城市持续并行。在社区自治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适当地调整好国家的控制力度,培育社区自治力的适度成长,促进单位制与社区制的良性合作,成为后疫情时代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作为行政派出组织的街道办事处是建国初期行政集权的产物。随着我国由"单位制"向"后单位制"时代变革,街道办事处职能也开始由单一化向膨胀化发展,由此引发了围绕街道办事处的存废改革与实践,并形成了强化街道办事处的深圳模式和撤销街道办事处的铜陵模式两种典型。然而,从发展阶段、改革目标、组织角度不难发现,撤销街道办事处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借鉴国内外经验,通过权力、功能、政策变革促进社区发展;机构、人员、资金、管理变革实现组织再造是未来我国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后单位时代,传统单位制社区面临单位制解体和“社会入场”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山东省C社区基于城市新规划重建,其改造过程体现了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转型。通过对传统单位制社区转型的分析,阐述成员何以通过诉求反映、利益整合、记忆反刍、协商博弈等方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锚定身份,激发单位时代的记忆,由被动因应转向主动创造;同时揭示单位制社区共同体如何应对社区认同重构,进行资源凝聚与利益博弈,进而在社区体制转换的实践历程中实现“单位”和“市场”的动态平衡、社区价值再造与社区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单位制开始逐渐解体。在变革过程中城市居民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中国开始步入了后单位时期。在后单位时期,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社区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生活场所,在这种变化的背景下,社区民间组织开始在社区发育。以一个社区的安全自治小组的产生、发展为例,从国家、市场和社会三个层面来探讨后单位时代社区民间组织发育的外部环境,可以看出在目前国家主导的社会关系格局中,由于国家控制方式的改变,市场体制存在的缺陷,社区居民公民意识萌芽的产生,后单位时代社区民间发育的外部环境已经初步具备。  相似文献   

6.
转型社会与"单位制惯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的单位制社会里,形成了"单位制场域"和与其相适应的"单位制惯习"。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自身特点,"单位制惯习"的转型滞后于"单位制场域"的转型,并由此引发了部分个体思想与行为上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从属于石油化工、稀有矿产等大型垄断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典型单位制"社区,由于制度变迁的环境依赖和路径依赖作用,使企业在向社区释放社会保障职能的转型过程中受到体制惯性、资源约束和社区独立发展能力欠缺等因素的阻碍。因此,应科学规划"典型单位制"的转型目标,遵循渐进式的道路,通过企业所属行政系统和地方政府的共同主导,引进多元经济力量和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建立有效的利益博弈平台,逐步实现这类企业所属社区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8.
同饮一壶酒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公共精神,是和谐社区的最好写照。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理念要求社会解放,政府放权于社会,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解放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资源重新得到整合,社会结构变迁,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使单位制解体,街区制逐渐完善,中国向社区治理转变,逐步形成了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结构和351社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单位制和社区制是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的两大重要模式。在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实质上是城市治理结构从全能空间向合作空间的转换,同时也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10.
单位制和社区制是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的两大重要模式。在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实质上是城市治理结构从全能空间向合作空间的转换,同时也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11.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国家与社会治理空间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制和社区制是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的两大重要模式.在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实质上是城市治理结构从全能空间向合作空间的转换,同时也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单位制走向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运行有着特殊的规律,原有的单位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打破旧的体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单位制将逐步走向衰落。社区作为复合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单元,是单位制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3.
国企社区建设是应对“后单位制”时期国有企业、政府和社区之间管理真空的有效途径;国企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国企社区自治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管理体制,形成国企、政府和社区之间的联动机制,有效激活社区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实现国企社区的和谐发展;国企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一种独特形式,体现了一般城市社区建设的共同规律;国企社区建设同时也要力图解决一般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诸多难题;对“后单位制”时期国企社区建设的深入探索,将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提供更为充足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社区建设与社区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建设,意在整合单位制解体后的城市居民和承接由单位剥离出来的诸多社会功能,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区整合,处理好社区建设与社区整合的关系,是社区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后单位时代"到来,"单位制建党"封闭式的管理单位已经无法与开放的社会结构相契合,需要变革党建方式为基层治理赋能.基于对北京市S社区的考察发现,S社区通过独创的"育网式"工作法协调支委关系、整合社区内部各要素培育社区自主性发展根基,实现结构性嵌入.通过党组织的指引作用与党员的带头作用,辅之以多元化活动的开展让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协同各方利益点,使社区拥有自组织性集体,实现功能性协同.通过"结构性嵌入"与"功能性协同"实现各种要素的整合,构建管理与服务秩序,体现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嵌入式协同"的新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过程本质上是一次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在城市社区层面,随着单位制逐渐解体,城市社区进入了后单位制时期,并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治理形态从“管治”到“自治”、邻里关系从“解体”到“重构”、社会阶层结构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分异与隔离。  相似文献   

17.
内嵌利益关系网络是城市社区结构诸要素关系的基础。计划经济时期,以单位制为载体的管控式利益网络是“单位—街居制”一元模式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社区结构的异质性不断增强,给内嵌利益关系带来明显变化,形塑了多元治理模式。在仍存留单位制社区、老旧社区、公(廉)租房社区和“村改居”社区,政府运用有针对性的利益管控手段,依然维持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在新型商品房社区,政府缺少有效的利益管控抓手,社区治理模式的形成取决于政府、社会和市场在利益博弈中的行动策略和角色,社区治理亦走向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单位制改革和社会的发展,社区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空间,人们对社区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城市居民的社区文化生活需求,笔者在新疆某市开展了相关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9.
单位制的解体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导致现代社会公共生活衰落,邻里关系的淡薄、关系网络的疏离、居民参与的不足、制度规范的建构滞后于社区发展的需求,是我国当前社区社会资本缺失的真实图景。唯有将各种社会资源的力量聚集起来,弘扬公共精神、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促进个体与社会的融合,才可能重建社区社会资本,发现治愈现代城市"原子化"的良方。  相似文献   

20.
何康 《社区》2006,(12)
在“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化的过程中,很多原来自给自足的单位制社区,在失去了单位的强势支撑后,一时无法适应“社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对于这种社区,是实施“一刀切”,让企业彻底地与社区分离?还是由单位继续给予适当的支持和优惠,帮助社区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已成为许多单位型社区面临的问题。单位的“强势”与政府的“弱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的仙河社区是胜利油田下属的一个典型的单位型社区。社区的主体是胜利油田管理局下的桩西采油厂、孤东采油厂和海洋钻井开发公司三家二级单位。社区以这三家单位为主,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