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科学方法的传授引导和科学活动能力的锻炼加强,从而形成综合的科学观,最终达到科学精神的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统领,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要求,也只有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科学教育才能有实效性.但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在教育过程中缺少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形成不是抽象的,要在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知识传授过程中和科学方法训练中获得和体现.反之,科学教育中就不具备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摘 要:科学精神的缺失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突出特征,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天人合一和泛道德主义的传统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中国古代科学教育传统为近代科学教育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近代实施科学教育引发的激烈论争及影响,传统的治学方式对近代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影响等,又透视出传统文化对近代科学教育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16世纪上半叶哥白尼日心说的创立到17世纪下半叶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科学革命,它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格局,而且也改变了科学自身的地位及其格局.这一时期的科学精神不仅包括科学的理性精神即科学的存疑、探索、创新和兼收并蓄的精神,而且包括科学的伦理精神即科学活动主体的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崇德精神和坚持将科学造福人类的伟大目标--臻善精神.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都在为探索强国之路学习西方科技。面对西方科学技术,中国没能彻底转变思想,认识仅在器物层面;日本却发出向世界学习科学的时代强音,迅速发展起来。在科学本土化的进程上,日本步步领先中国,表现在普及科学教育与建设本国特色的科研体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使国门洞开后,科学教育应运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科学精神的失落始终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症结。封建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强大的儒学正宗文化,科技发展的落后等,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科学教育发展的政治、经济、教育传统、文化传统、科技发展等社会制约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文化精神与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有其自身的文化精神。科学教育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机制,必须占有科学的文化精神。唯占有科学文化精神的科学教育,才能更加有利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促进科学进步和科学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科学精神及其教育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分析当代青少年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科学精神与心理素质的关系,进而探讨青少年科学精神的教育培养对策对青少年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 ,并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领先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指引着人们从事科学研究及实践活动,对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大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科学精神.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科学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转变科学教育理念,加强科学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及重大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问题所具有的高度综合的性质,决定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趋势,形成了当代科学发展和时代精神新特点。本文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作了历时性考察,对当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如何将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当代教育服务,本文进行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代教育的危机、走向与解放——重读《学会生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重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名著《学会生存》一书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趋势,探讨了当代教育面临的“危机”、改革的“走向”以及当代教育的“解放”这样三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追溯20世纪文学教育演变过程中的相关事件和现象,运用叙事分析方法,探究它们可能给予当代文学教育的启示,旨在探索当代文学教育的出路。分析认为,当代文学教育只有回归语言本体,清除近代以来汉语变迁过程中造成的语言污染,承担起守护母语和语言本源性意义的责任,恢复现代汉语作为命名语言的尊严,才能建构起文学教育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论述及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它围绕"以德兴国"的战略目标、"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传承创新"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目标,要求坚持人本性原则、知行合一原则、渗透性原则,采取修身立德、榜样示范、践履笃行等多种方法,重点以传统文化的家国精神提神聚气,以传统文化的和合价值浸润精魂,以传统文化的道德追求明德修身。在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基础上,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德育内涵,坚定了应对道德难题的文化自信,夯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基,加快了道德建设的时代步伐。  相似文献   

16.
儒家科技伦理思想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的宏观系统之中,儒家科技伦理思想中经世致用的科技观念、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以德化知的知识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等对当代中国科技伦理体系构建、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阐述这一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它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并联系现实,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梁漱溟教育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等工程技术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要正确认识这种影响,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真理性和高度人文价值性的统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既涉及科学知识的变革,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是既要征服无知,还要创造高尚的人类道德文明。所以,在高等工程技术教育中必须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治学方面的榜样力量、人格的魅力及"关工委"等组织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在规定性决定其具有的内在特质为:鲜明的进步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开放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大众化与精英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只有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批判精神,我们才能在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克服重重困难,并最终取得辉煌的胜利。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实践批判精神带给我们党的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批判反思和创新超越的精神。更深层次,在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该批判精神已经中国化为解放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