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一个非洲的同学,他在中国出生长大,毕业后申请工作签证,但是他要回自己的国家待一个月,满30天才能拿到……"贝壳在谈起同学的经历时有些哭笑不得,她不理解这位从小在中国出生长大的同学为什么非要回到非洲一个月才行.然而在中国办理工作签证有明确规定:"携带就业许可和工作邀请函出境,到境外中国使领馆取得1个月工作签证,回到中国."诸如此类一系列的问题,让渴望留在中国继续自己人生的留学生们有苦难言.  相似文献   

2.
王万茂,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土地规划专家,担任国内几家农业杂志、丛书的主编或编委,曾为《中国农业科学家辞典》所记载。在1973至1975年,他曾参加农业部的农业技术专家组支援非洲。来到梦想不到的地方非洲,这片古老,神秘而又遥远的黑色大陆,过去只能浮现在我的梦境里,我从来没想过能在非洲留下自己的脚印。然而,1973年4月18日,我很突然地接受了自己所在单位南京农学院下达的紧急任务:三天后登程去北京,编入农业部的农业技术专家组,争取5月初抵达几内亚,以赶在旱季之后雨季之前,及时支援当地即将展开的农业生产。当时我还是一个36岁的大学教师,曾在苏联留学5年,回国后一  相似文献   

3.
正"大飞机梦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这里,就是为了实现大飞机梦。"中国商飞的美国专家谢里(Cyrille Beard)在参加了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后说。在5月22日的座谈会上,有7位外国专家来自中国商飞,商飞的特聘专家鲍盼麒(Patrick Power)还在座谈会上发言,他结合自己在中国商飞的工作经历,就打造中国制造业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才交流》2014,(9):11-11
正美国《野兽日报》8月23日文章报道,孙巧明(音)是一名相当成功的江苏商人,最近他却将视线投向国外。他说:"我的下一桶金将是非洲金。"他所谓的"金子"指的是非洲劳动力——廉价、可训练、数量多且乐意工作。随着劳工、能源成本上升和环保措施的强化,中国实业家越来越难以在中国大量生产廉价商品。中国制造业开始迁往劳动力更廉价并为外国工厂提供优惠待遇的国度。发展工业需要  相似文献   

5.
高胡 《人才开发》2012,(1):31-34
笔者有幸结识福建闽清人吴孟超、中国大写人吴孟超,这位获得"全军模范医学专家"、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和获得"国际肝脏外科大师"美名的吴孟超院士,心里要说的干言万语,归结为一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香白苦寒来",来自吴孟超院士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来自他技术上精益求精。"专门利人"是他技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动力,技术上的精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29日,中国国家"友谊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当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为来自俄罗斯的专家谢尔盖·伊万诺夫戴上"友谊奖"金质奖章,并将沉甸甸的获奖证书交到他手里时,伊万诺夫全身一直在颤抖,他为这巨大的荣誉激动着.  相似文献   

7.
以往我国在非洲搞的农业示范中心,个别项目往往重建设轻管理,交付给当地国家后很难持续发展,以公司的形式办农场组织种粮能手来非洲,并雇佣当地农民做帮手,可能效果会好得多。前几年,国内一些媒体陆续报道说,有中国农民在非洲经营农场迅速致富,还办起了很多个流光溢彩的"保定村",不过根据我们来这里后了解,这些报道基本上都属于添枝加叶的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8.
6月9日非洲(法语)国家智力引进官员研修班在京圆满结束,结业典礼上,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钱铮主任致辞,吕文宁部长主持.此次研修班为期20天,有来自16个非洲法语国家的41名政府高级官员参加.  相似文献   

9.
不由自主地开始想念菲利普了.菲利普是我的高中外教,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那个他每每向我们介绍时,都会满带着自豪的城市.犹记得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虔诚地说:"路易斯安那是我的家,身体之家,灵魂之家."眉宇间闪烁着诗人般温柔的思念. 邮箱里他最近一封邮件来自2014年3月,他写道:"嗨,童,我依旧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好习惯难以形成?尤其是我在马来西亚发现,这里的学生拥有很多中国学生不具备的特质……"脑海里浮现出他第一次和我们说起"困惑"这个词语时的画面.那天外教课上,他叫我们依次教他说一句普通话,他别扭的发音引来同学们此起彼伏的笑声.他没有生气,只是严肃地摸了摸金色的短胡子,失望地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闭上了眼睛,然后又缓慢地睁开,问我们:"你们怎么可以嘲笑一个虚心学习语言的老外?这太让我困惑了."教室里的笑声戛然而止,我们沉默了,几十张尴尬又惭愧的脸庞都躲到了各自的胸前.  相似文献   

10.
在2001年1月15日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上,袁隆平等217人被授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山西省获得此项殊荣的仅有5名农业专家,而周运宁就是其中之一. 周运宁研究员是缅甸归国华侨,现任山西省侨联主席、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中国的"无公害"农业、白色农业不断开拓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省级科研项目26项,其中有20余项成果获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也因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的国家级专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向阿拉伯国家派遣医疗队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作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形式之一,始终是我国援助阿拉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40年的中阿医疗卫生国际人才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伴随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迈入新时代,谱写着21世纪的新篇章。 来自国家卫生部2002年度统计数字表明:自1963年4月,中国首次向地处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派遣医疗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中国红歌会的舞台上刮起了"红歌老外"的旋风,来自非洲的好弟和来自英国的伊恩凭借字正腔圆、热血沸腾的演唱征服了评委和无数观众。  相似文献   

13.
现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的蔡希灼博士是位著名的农业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专家。他曾任非洲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科学家,先后应中国农业部、美国国家科学院、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美国国家基金会邀请到世界各地考察交流,共有100多篇学术报告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多部专著出版。1999年以来,蔡希灼博士多次应邀前来海南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和管理咨询。同千千万万的海外赤子一样,蔡希灼博士日夜盼望着祖国日益繁荣富强、发展壮大起来,觉得只有祖国的富强,才会有中华民族的尊严。为了报效祖国的养育之恩,他恨不得将自己的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农业和农民占很大比例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整个社会稳定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几代领导人最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简单阐述转移中国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为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找到出路,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转移剩余劳动力找到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5.
布鲁诺作为桥梁建筑领域的专家,不仅设计具体的桥梁和建筑,还将意大利先进、独特的设计理念带到中国,为中意友好做着贡献,搭建了一座中国与意大利的友谊之桥。2012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开幕。大会期间举行了首批"外专千人计划"颁证仪式。来自意大利的布鲁诺·布里斯格拉(Bruno Briseghella)教授作为首批"外专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出席了颁证仪式并被授予国家特聘专家的证书,开启了他在中国新一阶段的工作和生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人才交流》2014,(2):66-67
正在中国,尤其是在广州,非洲音乐家的数量正在增加,创造出中非之间的新型和谐。这些在广东省会的表演秀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中国人、侨胞还有其他外国人,这些人都被鲁迪的强劲的爵士舞曲、嘻哈音乐和蓝调歌曲所感染着,舞动着。"如果他们不跳舞的话,那就说明我做得还不够好。"他说。鲁迪的艺名是"Lord's Own Design"(主的设计的简称)。他把广州这类场所当作爱神俱乐部、乡村酒吧、二  相似文献   

17.
新年伊始,人们都在欢度元旦佳节。平日里总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北京国贸大厦,此时显得有些冷清。而在大厦四层以色列驻华使馆内,外交官们却还在紧张地工作着。沙雷夫大使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笔者的专访。来华工作久已向往沙雷夫大使是一位职业外交家,已有17年常驻国外的外交生涯。他非常健谈,宽大的前额透着一股灵气。我们刚一坐下,大使就非常爽快地按照我事先与他约定的采访提纲回答了我的提问,彼此之间由于生疏而产生的距离一下子就缩小了。从他的言谈话语中,不难领悟他对中国的喜爱。沙雷夫大使从事外交工作起始于非洲的埃塞俄…  相似文献   

18.
来自瑞典的白瑞楠(Magnus Breidne)曾担任瑞典驻华使馆科技参赞达7年之久,现任瑞典皇家工程院(IVA)副院长。今年61岁的他看起来像40岁,脸上几乎没有皱纹,容光焕发,精力十足。聊起来才知道,他不光是个中国通,更有位相识7年的中国爱人。说他是半个中国人也许有点几夸张,但对中国和中国人,他无疑极有发言权。笔者见到他时,他刚刚从新疆考察归来。带着对中国和中国城市的全新印象,老白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能与中国人以不同身份打交道,是我的幸运”  相似文献   

19.
在2003年中国国家"友谊奖"颁奖活动中,有两位外国专家颇受瞩目:来自古巴的卓肯·威廉先生和他的夫人帕特里西亚女士.人们还清楚地记得,两年前,帕特里西亚曾有幸荣获"友谊奖",当时陪同她前来领奖的是丈夫卓肯.而今年他们调换了位置,获奖的是卓肯·威廉先生,陪同前来领奖的却是夫人帕特里西亚女士.  相似文献   

20.
正家族传奇:与中国领导人的不解之缘1978年,阿兰·梅里埃首次来华寻求合作,30多年来,他作为政府官员、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积极促进了中法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今年9月,他再次来到中国,接受中国政府"友谊奖",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今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欧期间,专程到访了位于法国里昂的梅里埃生物研究中心,并发表了演讲,希望梅里埃集团为促进中法卫生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