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中国传统文学中“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了宗白华艺术化人生观及其意境理论的成因:“意境”是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意境审美精神源于他的人生意识和精神;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成为影响他人生观及学术观的最基本要素。阐述了宗白华生命艺术化、艺术生命化,能及三位一体的人生观、艺术观、美学观。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学术视野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对当前学术界流行的四种意境解说作了梳理和评价,并从文学和审美活动的动态过程、层深结构、它们之间深层的文化联系和审美精神的互通等方面,揭示了它们之间相融互通的关系.从中抽绎出意境的四个特殊内涵和规定性——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不仅是对意境传统文化和审美内涵的概括和总结,也是现代意境理论建构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古文论的现代转换语境中,这四内涵或四规定性,因其蕴涵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要义和东方民族独特的生命哲学与审美精神,或可成为现代意境理论或意境内涵建构的规定或质素.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也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的范畴之一。该文着重论述了意境理论在近代的流变状况,认为经过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的阐释,意境理论逐渐完成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其现代阐释的精髓集中体现为中国人独有的和宇宙相通的审美情趣,这种对东方自然生命理论的冥悟和体验,可以视为意境理论以一贯之的精神文脉。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是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理想的集中概括。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所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的内涵、创造过程、结构特点都体现了意境的这一特征。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意境产生的哲学背景 ,庄子的“游心”思想则是其具体的精神来源。气韵生动的自然成为人类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创造的根本途径是“澄怀观道” ,在静默中观照活跃的生命 ,才能达到艺术上的最高灵境。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点 ,“虚”是空灵和韵味之所在 ,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情趣。综观中国古代文化 ,体现出一种整体的空灵动荡、深沉渺远的美学追求。意境不仅是艺术 ,也是人生的极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艺术家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的和谐为宗旨的中国哲学,渗透到艺术创作的精神领域。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书法和诗歌,体现出传统哲学生命理念中强调个体生命和精神自由的精髓,两者在含蓄蕴藉的审美旨趣上相互融通,书法作品给诗歌意境的阐发和拓展开辟了无尽空间,诗歌意境对于书法创作进行了诠释和解读;同时,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两者又大有异趣。研究二者的关系,对于书法和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托玛斯·哈代是英国的杰出诗人。哈代的诗歌题材广泛 ,诗风质朴清新 ,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美 ,即艺术空间的无限性、审美情趣的无穷性和生命律动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以来,意境——这种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价值的理论——已经失去了其话语权。仔细审视古今学人对意境概念内涵的阐述,会发现其中蕴含着的稳固的原素,即:富于主体生命体验的思想情感、丰富多彩的意象群和读者的审美享受。对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原素的重新整合,当能生成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意境概念。而运用这个意境概念去审视现当代诗歌实践活动,应能实现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8.
中国艺术意境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中华民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庄子的“天人合一”观具有真正的美学性质。它不仅把中国艺术家引向无限广阔的山水自然,使他们从中汲取永不枯竭的生命饮料,而且为中国古典艺术形成整体的、时空自由的意境特点确定了审美心理原则。  相似文献   

9.
宗白华先生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中国艺术与精深卓绝的中国哲学、中国美学融合无间的关系。他认为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通过线的流动表现出骨力、风神气韵,呈现出音乐的意境和舞的韵味,并由此传达出中华民族的宇宙精神、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宗白华将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归结为“生命的舞蹈”  相似文献   

10.
论意境的渊源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国美学的主要范畴——意境的渊源及其特征作了全新的探索。首先结合古代文化传统,阐明了儒家的“意象说”、佛家的“境界说”和道家的“象罔说”对意境生成的直接影响。其次在阐明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意境三个主要特征,即艺术空间的无限性、审美情趣的无穷性和生命律动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11.
"日常叙事"主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生活化取向,在将日常观念与个体价值立场及生命意识全面开启的同时,也让文学对现实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贴近当下。但其中叙事与日常生活距离的消失、精神视野的萎缩及艺术创新的停滞也因此成为"日常叙事"难以摆脱的审美困境。从话语主题、叙事伦理及文本构建等角度来透视转型期作家认同与文学观念的互动和深刻变迁,对于提高文学审美品格、建立较为成熟的日常叙事伦理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汉语写作方式得到了学界的重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着不同的特性,如它的自由性、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倾向。而这些特性都和民间文学的构成特点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同构。文章从语言风格、叙事特色、文化主题、审美特征四个角度对网络文学的民间立场进行了分析:随意轻松的网络语言风格体现了大众化的特点;传统线性的叙事方式最符合民间化的叙事特征;以食色为主的文化主题与民间文学的精神不谋而合;运动的、平面化的审美方式具有民间化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家马原的“叙事圈套”在突出叙述主体、实验西方小说叙述技术的同时.淡化了文学的审美主体和生命意识.忽略了民族生活经验和叙事文学传统。所以说,马原在文学主体与个性解放方面有所贡献的同时。却只注重西方现代“超验”,忽略了民族审美体验;只注重小说技术美学,而忽略了小说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心性工夫之学中,审美决不是“在外在对象之姿态万千与色彩缤纷中寻求好奇心的满足”,而是“与绝对的‘一’作存在的呼应,既而纯化自家生命,照亮乾坤、朗澈世界”。这样,审美就是一种内在的存养工夫。这种存养工夫的结果,其精神色泽必是素朴恬淡的。在此工夫中必然居有天、地、神、人共处于一物的圣域,这便是艺术的意境。故艺术不必抒情,不必叙事,亦不必说理,只须居有物“自身”。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它实质上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对中国传统美学、特别是自然审美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决定了自然审美和艺术创作的基调、方式和审美追求,即:宇宙和谐的本体之美;生命灌注的情趣之美;整体自觉的静观之美;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神思想象的理想之美。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梳理和分析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的两条线索 :一条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君子人格的建构 ;另外一条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下 ,所形成的追求空灵飘逸、追求意境的艺术精神。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这两条线索的认识和分析 ,为今天审美文化的研究和审美教育实践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和史传、志怪的叙事相比,唐传奇是一种审美叙事,其语言具有审美化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诗化,有的是文中直接用诗,有的虽然不直接用诗,但是富有诗的意境。二是语言的骈俪化。其描写、对话、议论、书信等语言以骈文为主,其叙事语言虽以散体为主,但又具有骈俪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以来,意境——这种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价值的理论——已经失去了其话语权。仔细审视古今学人对意境概念内涵的阐述,会发现其中蕴含着的稳固的原素,即:富于主体生命体验的思想情感、丰富多彩的意象群和读者的审美享受。对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原素的重新整合,当能生成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意境概念。而运用这个意境概念去审视现当代诗歌实践活动,应能实现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9.
华夏古典戏曲艺术既具有西方悲剧的一般特点,又富含中华民族的生命个性而在悲剧文化艺苑中别具风姿。盖因中国社会的封建正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炎黄子民的世俗生活、精神风范和审美意蕴,即世间万事均喜好尊崇"中庸之道"、"温柔敦厚",且讲究"仁"、"义"、"礼"、"智"、"信"的言行举止,注重达求"天人合一"的超脱佳境,故而始终张扬着戏曲"圆形叙事"模式的生命情趣。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叙事理念中,经验作者被隐含作者所取代,作家在叙事中隐去真身,幻化出另一幅精神生命和人格面具,成为隐身说话的人。这一带有鲜明形式主义批评和文本中心主义色彩的叙事学理论,在多元化和相对主义盛行的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引起了批评界的学术热情和呼应,成为文学批评重要的理论工具和当代写作者的叙事姿态。伴随着现代叙事理念的普遍认同和泛化,当代中国文学叙事主体的精神发生了变异,也深刻地浸染和动摇了中国文学深远的审美文化精神传统。中国文学叙事主体劣质的精神面相,显示了当代中国叙事主体转换和生成的艰难。而对于当代写作者来说,矫治叙事主体的病相人格或许需要从隐身的文本时空返身,重塑经验作者的现实时空,并重新倾听和呼唤一种能够整合分裂的主体意识的主导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