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当前历史影视剧创作呈现出"历史正剧"与"历史戏说剧"相合流的倾向,这一合流是当下文化现实中"三元"将"历史戏说剧"的核心文本--"民间文本"当作"共谋"载体被张扬的结果,"民间文本"由此改写了官方/精英文本对历史的常规书写.当前针对这一现象的批评话语则十分单一,基本是站在主导意识形态的立场上抨击"戏说化"的弊端,对历史影视剧创作的改观缺乏现实参照.  相似文献   

2.
以电视剧《汉武大帝》为例,以正史记述为依据,指出该剧中诸多不实之处,并简括了汉武帝一生的四大主要罪过,以雄辩的事实说明汉武帝刘彻绝非“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化为灰烬”(该剧主题歌歌词)的全心全意的为民之主和扬威异域的民族英雄,而是一个地道的暴君和一定意义上的昏君;对应如何看待和评价帝王和皇权制度,作为历史正剧如何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呼吁尽可能杜绝此类“历史赝品”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谢红星 《理论界》2009,(10):59-61
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是"以史为魂",因此,研究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历史的方法.目前中国法律史研究对历史方法的运用有诸多错误之处,需要学界反思并矫正.正确运用历史的方法研究中国法律吏,一方面需要研究者正确陈述历史现象,即全面、客观地陈述历史现象.另一方面需要研究者正确分析历史现象,即分析历史现象要结合历史现象所处的特定背景、分析历史现象不可忽视历史现象自身的变动,以及分析历史现象不可把历史现象中体现的历史趋势绝对化.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是什么?这是近几年来史学界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我们认为首先要把基本线索的含义弄清,否则各说各的,就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从通史的角度看,顾名思义,基本线索应该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中,社会主人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所一贯致力的中心任务,而不是这时期中的一个一个重大事件。抓住一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线索,顺藤摸瓜,就可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全貌和它的来龙去脉。基本线索与这一历史时期内的各个阶段有关,但其本身并不等于就是划分阶段。每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线索是客观存在,不是后人可以主观意志随便安排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历史空间是不同于自然空间的客观存在,它应该是历史唯物论的重要范畴。社会历史空间具有客观性、现实性、相对性和渐进发展的特点。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空间,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在实践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战略和策略的基本依据。对社会历史空间的改造是人类获得解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所有制问题历来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创新的重要性,回顾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创新的历史轨迹,提出了所有制创新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探讨了所有制创新的途径以及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评介秦中萧历史学反映的是过去,而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着眼点却是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研究应该是一种由今及古的的倒溯式研究。近年来。现代化研究方兴未艾,其基本动力也正是来自于学术界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基本...  相似文献   

8.
作为对当代文学英雄叙事传统的承接和延续,"新时期"文学"英雄悲剧"的叙事必然遭遇重构"个人"与"整体"关系的多重挑战;同时,与"受害者"和正剧英雄的形象相比,悲剧性"英雄"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人格建构要求."新时期"英雄悲剧的叙事不同程度地陷入叙事矛盾导致的文本困境,尖锐地暴露了个人自我的成长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两难处境,也预示了当代文学英雄叙事传统的落幕.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发表于十月革命前的1905年,如今对该文的评价可谓毁誉不一.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准确把握这篇文章的基本内涵,如何准确把握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语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应该重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引述了黑格尔的一句话——“一切伟大的世界事变,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以后,强调指出:“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如果用这样的历史观点来衡量洪秀全和穆罕默德,那么,他们就相似到几乎酷似了。然而他们的结局却又那样的不同。竟然是一个以正剧结束,一个以悲剧结束,而没有人扮演笑剧。  相似文献   

11.
冯定同志在《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一书中,一开头就说,“历史先该搞清,任务自会摆明”。应该怎样搞清历史呢?他认为首先要弄清历史的基本线索。但是,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呢?他认为这就是劳动。他说:“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线索和一定的轮廓,并不是乱七八糟的。现在要问,究竟有什么东西贯穿在这一线索和这一轮廓里面,而使之不断发展呢?这,最根本的和最主要的,就是人们的劳动。”(第2页)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2004,(2)
政治学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使命  林尚立在《学术月刊》2 0 0 3年第1 2期撰文《政治学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使命》指出,从政治文明建设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中国政治学在政治文明建设时代应该承担起以下几方面的历史任务:第一,中国政治学应该系统、全面地研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内在规律,尤其要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产生及其本质特征。第二,中国政治学应该系统、全面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与法理基础。第三,中国政治学应该系统、全面…  相似文献   

13.
论历史民族志的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兴起之后,历史学和人类学遭遇了同样的表述危机,历史民族志可能是这两个学科用以应对危机的最佳表达载体。它是实验民族志中和中国研究主题最为贴近的一种,同时还被期待解决历史人类学学科定位的问题。在当前以历史学家为主体的对历史人类学的讨论热潮中,人类学的加入是有益和必需的。中国的历史民族志必须立足本土资料,同时在实践中融合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基本原则,而历史民族志的写作方法也应该是重要的探索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分析了他们各自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色以及相互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总结了我们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辩证法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历史形式: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主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这种划分不完全符合辩证法发展的历史,没有合理的一贯的划分依据,与辩证法理论的体系结构缺乏内在联系。它导致的最显著认识后果,就是在我们的哲学与哲学史书籍中盛行的,以哲学党性原则作为判别辩证法形式高低的根本标志。我们认为,划分辩证法基本历史形式的主要尺度应该是其内在的依据,即辩证法自身本性和功能的展开和实现程度。按照这个尺度,我们似可理出一条合理的线索,即以下三个依次递进的基本历史形式:感性辩证法——知性辩证法——理性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高老头》的主题思想是歌颂父爱还是斥责子(女)辈的忘恩负义,或者着重写的是父与子(女)的矛盾?它是正剧,喜剧,还是悲剧?这个问题,不光在巴尔扎克生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就在于它特有的历史的观念或历史的原则.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关键在于,不应该用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重构马克思哲学,也不应该用西方现代哲学某些哲学派别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改造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生活(实践)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与此相适应,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物质(自然)决定意识”的旧唯物主义,而是生活(实践)决定意识的新唯物主义,即历史的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的存在论”——“历史生存论”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史学功能存在单面性问题--只擅长宏大叙事的一面,不擅长近景考察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历史事件的演变情节的一面。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中找到问题的表征,从人与历史规律关系困境中洞见问题的成因。制约历史实际进程的必然性具有二重性:历史规律所具有的必然性在历史实际进程背后贯彻下去,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擅长宏大叙事;而在历史发展现实层面上直接发挥实质性制约作用的应该是实践规律,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能够近景考察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历史事件的演变情节。这是破解历史唯物主义史学功能单面性问题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9.
美国宏观调控的形成与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宏观调控的形成与历史经验李庆余美国是一个强调个人自出与私有财产的国家。美国宪法确立了这两个基本价值。在经济范畴内,自由放任主义处于支配地位。美国人普遍相信,企业家应该享有完全的自由,政府不应该对经济进行任何干预。自由放任能够增进财富和扩大竞争。然...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6,(8):132-137
秦晖先生认为"五四"喊错口号、应该批"法"而不应该批"儒"以及个人自由应该是"五四"主题、个人主义来自日本、启蒙发生偏离等思想史宏论,表面上看符合大历史的解读,但却忽略和背离了特定历史语境和基本史实。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袁世凯、张勋等复辟以及尊孔和立孔教为国教的文化复古逆流之后而产生的,针对思想文化和政治上的倒行逆施,新文化人才以"民主"(主权在民)口号应对改变国体的"君主"(主权在君)、以"科学"口号应对孔教运动,进而以个人自由和个人主义等现代共有价值为文化的深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