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整风运动和教学与科学研究改革运动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一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运动,目前在广州各个高等学校正在开始形成。华南师范学院的暑假留校师生,在8月底就在大办工厂的同时,成立了1  相似文献   

2.
中山大学以红专问题为中心的思想革命运动,宣告胜利结束后,随即于六月下旬展开教学改革运动。在前一阶段大鸣大放中,揭发了该校有些行政领导干部及不少教师过去对待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在指导思想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的资产阶级倾向。为此,该校决定在思想改造胜利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思想革命,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改革运动,通过大鸣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不是由什么人杜撰的,而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本总结,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思想发展的优秀成果,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因此,把四项基本原则确立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并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4.
彭湃同志是我党农民运动的先驱,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伟大的农民运动领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他最早为无产阶级找到了广大的同盟军。他领导著名的海丰农民运动,成为中国南方上空的一颗明星,照亮了中国农民解放的道路,推动了广东以至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无数事实表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要有坚定明确的战略目标,而且还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阶级力量的对比,确定各种斗争形式、斗争口号,灵活掌握进攻和退却等等一系列的策略原则,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彭湃在农民运动中,正是由于掌握了斗争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因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彭湃对农民运动理论和实践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他在农民运动中的策略思想及其运用,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姜齐历史上较为重大的改革有三次。姜太公改革和管仲改革都贯穿了从实际出发、以发展国力为第一要务的主导精神 ,因而取得巨大成功。晏婴改革却以推行礼治为第一要务 ,因而没能实现齐景公霸诸侯的初衷。姜齐历次改革的成败告诉我们 ,改革必须从现实情况出发 ,改革措施必须以发展实力为第一要务 ,意识形态的改革必须为发展经济实力的第一需要服务 ,才能取得改革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6.
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在桂林举行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是抗日时期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的一次大检阅,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抗日文艺运动中的一个巨大胜利。西南剧展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抗日战争初期开始至1944年,经过七年艰苦改革的桂剧,以崭新的姿态参加了西南剧展这戏剧运动的空前盛会,展示了在改革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兄弟剧种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为抗日戏剧运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在桂剧史上也是前所没有的。参加西南剧展的桂剧团体有:广西戏剧改进会的桂剧实验剧团、启明科班和桂剧学校。这三个团体演出的,有新编的剧目《木兰从  相似文献   

7.
改革是一场伟大而壮阔的社会运动,确保它走向胜利也是我国社会学界所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社会控制问题不仅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功与否。因此,加强对改革与社会控制的关系、改革中的社会控制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斯达汉诺夫运动的广泛开展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苏联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斯达汉诺夫运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同时,斯达汉诺夫运动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这场运动改变了苏联的社会风气,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也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组织群众性劳动竞赛提供了经验。另外,在开展劳动竞赛过程中,争当斯达汉诺夫工作者,一味追求高效率、高指标,带来生产组织上的混乱,工人超强度劳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1998年的夏秋,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对此中华民族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胜利凯歌,为现代文明史留下了令全中国和全世界倍加关注的一大奇观。这一奇观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集中体现,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时集中、同时增长又同时发挥威力的过程,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激发、相互转化的过程,其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分显示出来。抗洪斗争的胜利是改革与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有力证明综合国力主要指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抗洪斗争取得胜利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要夺取…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京剧工作者实现革命化,推动京剧艺术更好地为无产阶級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經济基础服务,进一步貫彻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方針,安徽省举行了一九六五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这是一次检閱安徽省京剧改革成就的大会;是鼓舞京剧工作者朝着毛主席所指示的文艺方向继續前进的学习的大会;是发动大家认真总結和交流經驗的大会。大会的收获是可喜的,它說明了全省京剧工作者开始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前进,它标志着全省京剧改革已取得了初步胜利。胜利的开端,显现出一片光明的前景,但并不等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眼前的成  相似文献   

11.
一历史永远处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之中,它在前进着,但从来没有轻松过。本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风雨如磐,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暗夜以曙光。七十年来,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曾出现过气数已尽的徵兆,但战后的发展变化又为人们始料所不及,它从外部向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内因加外因,使一切社会主义国家都或早或迟地走上了改革之路,舍此别无选择。这并不奇怪,更无需气馁自卑。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改革的结果,当今的资本主义仍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以求生存。因此,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语言了。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抉择──纪念台湾抗日民族解放文化运动胜利五十周年党鸿枢五十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取得了最后胜利,全世界的反法酉斯斗争也以盟国的胜利告终。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半个世纪的台湾,历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根据中国政...  相似文献   

13.
改革,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产物,而只是在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中具备了一定的有利条件时才能发生。改革的条件,大体可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客观条件成熟的标志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的弊端明显地暴露出米,问题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不改革就不能振奋人心,活跃经济,推动社会进步。这是改革的前提。此外,国内政治稳定,国际和平环境,有一定的物质及财政储备等也是进行改革的必要的客观条件。但是改革事业的进行并取得胜利,不仅要有成熟的客观条件,而且还需要有主观条件的成熟。所谓主观条件,主要是指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觉悟程度,包括对改革客观条  相似文献   

14.
一各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同以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纲领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作斗争,是最近国际政治问题的一件大事。这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两条路线的斗争,是新兴的社会阶级力量同垂死的社会阶级力量的尖锐的斗争、帝国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的尖锐的斗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反映;这是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继续胜利发展的一场大是大非之争。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不仅对于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大的意义,就是对于团结全世界一切反对帝国主  相似文献   

15.
考察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论”和列宁“一国胜利论”的内在关系,揭示其统一的哲学基础对于深入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性和当代社会主义的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马克思的“同时胜利论”立足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认为只有在西方全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至少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才有可能取得以夺取政权为标志的政治革命的胜利。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立足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的阶段,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冲破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在一个或几个国家首先夺取政权。对于以上两个结论,我国理论界往往简单地不是以后者否定前者,就是以前者否定后者。所以,从理论上搞清楚它们的内在关系,揭示其统一的哲学基础,对于加深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与追求.一百多年来,中国先进分子曾经探索过技术革命、政治改革、暴力革命的道路,但未获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为现代化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经过八年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无数次反帝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抗战胜利后,饱受多年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渴望着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安居乐业,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这个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在中国展开了一场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积极准备发动内战。中国人民日益认清了蒋介石的反动面目,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制止内战,争取和平民主,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被毛泽东称之为反对蒋介石的“第二条战线”的蒋管区学生运动,是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它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同蒋介石的斗争,对蒋介石反动政权的早日灭亡起到了促进作用。 蒋管区学生运动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的阶段。(1945年12月—1946年8月)。蒋管区学生运动是以昆明“一二·一”运动为发端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我国的学生运动也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时期。而这个时期学生运动的第一把火,就是震惊中外的昆明“一二、一”运动。1945年11月,随着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反动面目的暴露,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作了重要思想准备。同时,这场大讨论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国改革的胜利进行,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莫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安徽省的广大宣传、理论工作者和各级领导积极地参加了这场大讨论,从而对安徽省的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海玲  周华 《理论界》2005,(7):73-74
<行政许可法>的出台是我国传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我们在今后的行政实践中逐步树立起贪污行政的理念,实现政府职能和政府形象转变才是<行政许可法>出台的真正目的,才算是取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真正胜利.  相似文献   

20.
改革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社会主义各国几乎都处在改革的“长痛”之中。进入第十个年头的中国改革,也到了“长痛不如短痛”,攻关要有大动作的关键时刻。 一、改革理论要有大突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改革还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总体上看,我国仍处在新旧体制并存、交替的阶段。如何尽快地实现旧体制向新体制的传变,迫切需要在理论上有大的突破,以指导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