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靖泉 《江汉论坛》2012,(10):94-99
汉世即已流传天下的骚体诗作《惜誓》,可以认定为贾谊之作。东汉以来怀疑和否定《惜誓》为贾谊之作的三条主要理由,实际上难以成立。《惜誓》当作于贾谊被疏之后、任长沙王太傅之前,亦即文帝二年(前178)年末。《惜誓》的题意,乃悲哀远去。贾谊作《惜誓》,旨在代屈原立辞,抒写屈原被放逐而离别国都的悲愤和欲高蹈远游却牵念故乡的情怀,同时寄寓了自己被疏离而将远去的愤慨。《惜誓》在思想内容上,主要体现为爱国情感、愤世心绪和见疏哀怨;在艺术表现上,主要体现为骚体诗风、瑰玮境界和奔放气势。《惜誓》反映了贾谊早先模仿屈骚创作骚体辞赋的风貌,虽然难与屈骚的成就伦比,却也深得屈骚遗风;还反映了汉人早先模仿屈骚创作骚体辞赋的风貌,开创了汉人拟骚诗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李白辞赋篇目今存八篇,其赋作具有深蕴的儒道思想观,其自然贯道体儒的方式在其辞赋作品中得到张扬与诠释,其辞赋不但对庄骚艺术化陈出新,更继承了庄骚精神与思想内蕴,加之独特的个性诠释,正为其辞赋创作之精义。  相似文献   

3.
在楚辞艺术史上,围绕屈原为代表的创作,形成了两大承续传统,分别是"拟骚"的语象与"绘骚"的图像,二者有着各自的历史发展节点,又有共承的经义思想与骚怨精神。由于拟骚重"辞"与骚图重"像"的不同,产生了个性化与程式化的差异,并决定了前人对其价值的得失评述。而因后世赋家、画师对楚辞原典摹写的游离与聚合,又产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创作现象,也值得我们省察并探寻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恩维 《云梦学刊》2004,25(3):8-10
汉代拟骚之作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艺术水平之高下,而在于其文体意义。代拟之作确认了骚体的外部体式,伤悼屈原之作强化了骚体的文体内涵。两类拟骚之作的文体价值在历代《楚辞》总集的编纂中逐渐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贺贻孙虽然生在明代,但他的主要学术活动乃是在清代,故学术上应定其为清代人。他的《骚筏》篇幅不大,却甚有特色,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见解,对人们认识屈原、宋玉和理解楚辞作品,颇有启发,是一部不容忽视的诗话类楚辞研究著作。  相似文献   

6.
苏慧霜 《云梦学刊》2008,29(3):38-44
明代李梦阳出于复古心态反思唐代赋学而提出"唐无赋"之说,实则忽略了有唐一代辞赋的发展.宋本《文苑荚华》的《杂文·骚》类辑录骚体赋四十二篇,又《杂文·问答》亦辑录九首骚体作品.数量虽不是最多,但骚情意绪,愁思郁结,正是唐人对楚辞骚体形式的再创与延续.其中更不乏对屈原的惋惜与追念,如柳宗元作《吊屈原》、刘蜕作《吊屈原辞》均是对屈原其人的直接伤悼与追惜.  相似文献   

7.
历代学界贬抑宋玉,认为他只是屈原所创辞赋的后继者,且其作品"没其风谕之义".这是受班固观点影响的后果.刘勰未走汉人以"风谕之义"评宋玉的老路,其<文心雕龙>立足于"论文".并注重实证研究,在具体剖析屈宋荀三家作品的基础上,论述宋玉有与屈原同创辞赋之功,然后再分辞、赋为两体,阐明宋玉与荀卿同为赋之鼻祖,且有使赋体成熟之功.刘勰反复论述宋玉所创的夸饰、淫丽艺术,是写赋的"立体之大要".因其"号依诗人"而"渊岳其心",即赋的思想内容丰富;因其"自铸伟辞"而"麟风其采",即赋的文辞彩丽夺人.宋玉赋魅力四射的艺术风采,笼罩千百年赋家之心,给后世五彩缤纷的赋作注入了活力,厥功大矣.我们不应囿于宋玉仅为屈原后继者的成说,而是要恢复宋玉仅次于屈原而与屈原同为我国文学鼻祖的这一地位.  相似文献   

8.
屈原与金时习分别是中国和韩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两人虽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 ,但他们都处于各自国家最黑暗的时代 ,都有高洁的人格。屈原楚骚“惊采绝艳 ,难与能比” ,而金时习崇屈学骚 ,自铸伟辞 ,其学骚之作是历史上中韩文化有机交融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应玚,建安七子之一,然在七子中,因其年岁偏小,还不幸英年早逝;作品流传有限,又有断简残篇,故后世评价一直不高。但从其为数不多的存世之作中,仍能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卓越的著述才华以及深厚的家学积淀。本文拟对其所存相对较多的赋作进行分类探讨,并初步揭示楚骚传统及文人主体意识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汉代拟骚诗是对屈骚的传述之作,再现和揭示了屈骚部分思想主题及艺术蕴涵,然受时代思潮、个人经历、思想情感的影响,发生了表现重心与格调的衍变.拟骚诗对屈骚的解读与楚辞评论共同深化了汉代楚辞接受.  相似文献   

11.
高献红 《兰州学刊》2007,(11):189-191
宋人诗话中不乏对楚骚的评论,其在屈原精神、楚骚文体特征以及推尊楚骚诸方面的一得之见,显示了宋人对于楚骚多角度、多侧面的理解与接受,有助于全面了解宋人的楚骚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赋体源流之探讨,学界多有论说,意见亦纷纭杂出,莫衷一是.笔者本文拟就赋体之初义切入,溯源综该各家之说,寻绎诗骚、战国行人辞令、隐语等与赋体文学的内在关联及其各自于赋体文学之促生之功.继而比较屈宋创作心态之异,倡言成熟赋体作品成自宋玉之手.兼论宋玉当为文学史上以"赋"名篇之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孟修祥 《云梦学刊》2001,22(2):9-12,16
陈子昂与屈原有相同的文化思想品格,但缺少屈原的怀疑精神;接受"发愤抒情"的文学传统,却没有屈骚"忿怼之极"的强烈之情;托香草美人以抒情言志,本于诗人悲剧命运的相似性,人格心理的认同感.故陈子昂对屈骚既有接受,也有变异.  相似文献   

14.
先觉者、奋斗者的孤独感、危机感,是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作品的基调与主旋律,也正是"屈骚精神"的魅力之所在.如何认识、评价屈骚精神,我认为以下几点是不可少的:一、美政理想;二、特立独行;三、爱国情怀;四、历史影响.总之,把两千年间不绝如缕的屈骚精神、屈骚传统诠释明白,条理出经验和教训,为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提供参照和借鉴,应该是21世纪中国楚辞研究界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5.
在北宋后期的辞赋作家中,晁补之是一位具有独特地位的辞赋作家和辞赋研究家,其成就主要在骚体的创作和楚辞的研究方面。晁补之的辞赋观颇有独到之处,他没有把屈原的作品看作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而是将其视为道统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认为创作楚辞也不单单是文学创作,而是在发扬忠君的精神。他的辞赋很少涉足现实政治内容,而是着重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表现自己对人生的种种感受。和同时代作家的辞赋相比,他的辞赋哲理思考的成分要少些。晁氏赋作长于罗列词汇,铺张扬厉;善于谋篇布局,追求萦纡曲折的结构。他还擅长模仿,对前人、别人的辞赋往往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  相似文献   

16.
吕双伟 《云梦学刊》2002,23(5):55-58
卢照邻现存诗文中 ,始终充溢着忧愁悲苦的孤独寂寞之气 ,这是由于创作主体的“骚怨”精神决定的。从其作品 ,主要是思乡及赠答诗文来阐释其“骚怨”创作精神的具体物化形式 ,揭示卢照邻诗文创作“骚怨”的特点及原因。在某种程度上 ,可以说卢照邻是唐代第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用“骚怨”精神进行创作的诗人 ,开其后的柳宗元、李贺等用“骚怨”精神创作的先河  相似文献   

17.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是中国先秦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和人民诗人.其所创立的"楚辞"这一文学样式,及其所著<离骚>等"楚辞"篇章,对后世文学特别是辞赋的发展影响甚巨."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鲁迅语).尤其是他那坚贞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崇高的人格追求,经过屈原作品的代代传颂而泽被千古,成为后世众多智士仁人为民族、正义、真理而抗争、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道德力量.王船山便是其中最倾情者之一.在读船山有关著作时,常感其中有某种或显或隐的对屈原的情结.  相似文献   

18.
徐明 《天府新论》1997,(3):62-65,72
“t”体成林,机乘《七发》肇其端绪;而其命意卓尔,则迥异乎清作。这是我们将枚乘《七发》与“七”体诸作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模拟之风引人注目。一篇作品同世并产生影响后,拙作常会出现。青时这种模拟创作还会延续较长时期。辞赋创作也有这种情况。班回撰成《两都赋》,张衡即写自《二京赋》,西晋王思便创作《三都赋》;东方朔写了《答客难》,扬雄便撰就《解嘲》、班固继写有《答宾戏》等等。而仿作数量之众多,延续年代之久远,当推“仁”体之作为最。而没机乘首创《七发》,以手法新颖,壮貌国阻著称。西汉一代…  相似文献   

19.
屈原作品(简称屈骚)问世以后,影响所至,不仅同时代的宋玉、唐勒、景差等相率模仿,创作出一批骚体诗,使其与屈骚一起被后世统称为“楚辞”,而且这种影响波及两汉,使两汉文坛辞赋风靡。这里,在追溯和探讨屈骚对汉代文学影响时,人们往往比较注意赋的产生与兴盛,却忽略了汉代诗坛上曾经一度兴盛的文人诗——极度模拟屈骚而生的拟骚诗。一方面,两汉文坛上诗歌创作是不景气的,除了乐府民歌外,文人诗无论数量与质量均不甚高,这同文人们由于社会因素影响而大量创制赋有密切关系;另方面,我们必须看到,拟骚诗的创作并不寂寞,至少从现存资料可知,当时一批较有影响的文人大多都有作品问世,计如:贾谊《惜誓》、淮南子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王  相似文献   

20.
元代对屈原的文学接受活动在两个向度上展开。元赋的“祖骚”既有明确的理论倡导,更体现在创作实践中,它是对屈原文学成就的肯定;散曲的嘲屈是对屈原处世态度、立身准则的否定,这一倾向的形成既有纵横向历史文化原因,也与文体的内在规定性密不可分,反映了元代特有的审美风尚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