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戏曲艺术是以传播的方式存在和繁衍的。戏曲以舞台演出形式所进行的传播与借助媒介的传播始终处于同一进程中,二者保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约束关系:戏曲舞台演出传播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媒介传播的内容,媒介对戏曲的宣传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戏曲舞台演出传播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戏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2.
电视戏曲专题片以其特殊的文本特征和文化内涵在电视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戏曲电视传播的五种主要形态之一。早期戏曲专题片节目形态简单,有"尚戏"、"尚人"倾向,电视手法上借鉴政论片、风光片;上世纪90年代后,戏曲专题制播趋向繁荣,精品意识、风格意识、深度意识、观众意识在制作观念上多有体现;新世纪以来,戏曲专题制播在文化使命诉求、可视性诉求、效益诉求以及编排系列化、规模化诉求上更加自觉,传播理念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冯建志 《南都学坛》2013,33(1):137-140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和受众欣赏方式的变化促使传统戏曲舞台艺术寻找合适的传播途径。电视作为最为普及的现代大众传媒,其传播特征能够使戏曲这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更为立体、光艳地展现给广大受众,契合了受众的某些审美需求,因而成为传统戏曲由"小众艺术"转变为大众艺术的必然选择。戏曲艺术与电视的结合,使戏曲艺术的传播范围更广,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影响力更大,戏曲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程度。但是也应注意到二者的结合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现代电视传媒手段给传统戏曲艺术带来诸多挑战;而电视传媒方面也因为其强烈的可视性、快餐化、过度娱乐化等特征而无法诠释传统戏曲艺术本身丰富的文化内涵。要使传统戏曲和现代电视传媒完美结合就必须做到:传播内容在注重品质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传播形式上要灵活多样但不应媚俗;受众要不断提升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4.
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播学的兴起为戏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视野。新媒体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消解了戏台在戏曲艺术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电影戏曲、电视戏曲和网上戏曲为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接受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从传播学角度审视戏曲艺术的属性,分析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给戏曲传受带来的新的特点,可以反思戏曲在现代媒体下的生存状况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专业戏曲频道的出现,为传承戏曲艺术、弘扬戏曲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并体现了戏曲电视在专业频道化道路的探索。本文从三个时期的戏曲电视样态与观念的演变,梳理了戏曲频道的产生、发展过程,探讨戏曲频道的出现,不是戏曲或电视一方的努力,而是当代戏曲与电视的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电视在体育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由此形成了特殊的媒介话语权。文章以电视体育传播为例,分析了媒介话语权的两个基本层次:信息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与信息内容所能发生的现实作用,认为电视体育传播的话语权主要来源于传播变形及其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传播中媒介话语权的异化及预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的,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本文拟从媒体、信息内容和受众群三个方面分析新媒体融合的可能性。在新媒体下,信息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方式也越来越个性化。在当下的大背景中,新媒体所呈现出的互动性特征、随时性特征以及随意性、选择性等特征都较传统电视媒体有着巨大的优势。在媒体化生存的当代,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的资源内容、受众的分众定向,渠道多元化等优势,在交叉融合中实现资源的深度整合,改变、改善自身传播、营销策略,是全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需要关注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之一的中国戏曲,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自己古老、独特的文化艺术,也是世界艺术长廊中一幅绚彩华章。戏曲是是一门综合了文学、舞蹈、音乐、美术、杂技、舞蹈、表演等在内的综合性艺术。在这门艺术当中包含了中国人的仁义道德、文化学识、审美情趣和民风民俗。在今天看来,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早已过了它的鼎盛时期,风光不再了。本文拟通过对电视戏曲的现状及出路进行研究,进而推动戏曲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节日:文化、仪式与电视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包含自然文化、社会历史文化、个体生命文化三个层次,但是自然文化与个体生命文化一直被掩埋和遮蔽.节日仪式是节日文化的重要表征和载体,我国传统节日仪式具有生活化、日常化特点,但狭义的真正的仪式比较欠缺,呼吁创建真正的节日文化仪式.在传统节日的电视传播中,除去文化内涵、文化仪式的不足,还有电视仪式特别是其中节目仪式的缺失,这大大影响了节日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劳动群众居住分散 ,且多数人无法通过阅读剧本去接触戏曲 ,然而 ,戏曲却在农村广为传播 ,这主要得力于节日。节日是连接戏曲消费和生产的重要纽带 ,是传播戏曲文化的重要媒介。节日为戏曲演出集结大批观众提供了条件 ,节日民俗环境又反过来制约着戏曲艺术生产 ,铸成戏曲独特的艺术面貌。  相似文献   

11.
昆曲具有依赖民俗传播的深厚基础,在内容和形式上均适于在民俗场合表演。民俗的观念和组织形式有利于昆曲的传播,民俗的文化价值值得昆曲关注和利用,昆曲应当基于民俗文化进行定位并扩大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歌剧欣赏与语言、情节逻辑、音乐与台词的关系、感性与理性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欣赏者要在读懂这几个要素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欣赏好每一部歌剧。  相似文献   

13.
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泰国影视业状况,认为泰国影视业的发展具有旅游、文化、政府支持,设施完备等优势,也有环境污染、相互压价、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劣势.泰国影视业的发展应以“市场转换市场”的形式改变规划策略,将影视营销与旅游行业相结合,注重传统文化,提高制作水平,改变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戏曲选本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戏曲选本是中国文学选本的重要部分,但对其进行的整体研究较少.戏曲选本的内涵和外延、文献保存和研究状况以及其研究价值都具有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理论是在长期的戏剧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成熟的。 2 0世纪 ,自“旧戏改革”的理论主张提出 ,经过充分的戏剧实践和理论准备之后 ,“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的理论成为中国戏剧遵循的发展道路。戏曲表现现代生活是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戏曲“现代剧”的确立 ,使现代剧和历史剧共同成为中国戏曲的基本形式 ,由此开始了中国戏曲的历史新纪元。张庚戏曲现代剧的理论为中国戏曲寻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戏曲现代化的目的不仅仅在戏曲本身 ,而是整个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6.
吴梅在北京、南京各高校从事戏曲教学的特点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他没有停留在戏曲的文学层面上来立论 ,而着眼于综合艺术的全方位的研究 ,所以他的昆曲论著能结合舞台艺术的实践 ,独出新意。他不仅培养了曲学的研究人才 ,而且还培养了专业演员和业余曲友 ,为昆曲的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戏曲音乐若干基本概念界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腔为口中所唱 ,或为语音、乐音合一 ,或仅为乐音 (旋律 )。其使用单元为腔调 ,腔调族群为声腔。戏曲原指戏中之曲 ,后指唱曲之戏。戏中之曲初为南北曲 ,后逐渐扩大。南北曲的使用单位是曲牌。不同曲牌各有“特定样式” ,经文人规范的曲牌主要“特定”在文词格式而不在腔调。板式既指板眼形式 ,也常指“板腔”。“板腔体”强调以板式变化推动音乐展开 ,其音乐发挥胜过“曲牌体”。乱弹可泛指清代民间俗腔俗戏 ,也有种种狭义用法。现行“剧种”划分因“戏”、“曲 (腔 )”两种成分的交错而显得复杂 ,地方观念更对剧种划分有过很大影响。地方戏多属外来之戏“地方化” ,但该种地方化常不彻底。  相似文献   

18.
孟称舜选编的《古今名剧合选》是一部元明杂剧选集,集选本与评点为一体,集中体现了孟称舜的戏曲观。在该选集的序言及评点中,孟称舜的戏曲当行论和风格论尤值得重视。其当行论表达了戏曲创作如何达到“当行”的见解,涉及戏曲人物形象塑造、戏曲语言等方面。风格论方面,他明确提出戏曲的两种风格——婉丽和雄爽,否定风格优劣论,否定“北主劲切,南主柔远”,主张风格应以作品分而不应以地域分,主张作家风格具有多样性,在具体评点中,对作家具体作品风格和整体创作风格的评价较为中肯。孟称舜的戏曲理论,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前半叶,国人的戏曲观念发生了许多重要的转变。从"野蛮"、"原始"的待被扫除的"遗形物"到有"高贵的价值"的可引以为荣的"国剧";从消闲娱乐的"玩艺儿"到被迫承担起"启蒙"、"救国"的光荣使命并最终与话剧联姻;戏曲艺人由卑贱的"戏子"、"婊子"转身成为令人尊敬的"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各种转变的发生最初仅局限于知识阶层,但后来却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20世纪前期各种事件的发生,促成了这种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主要由文人创作的昆剧,是中国戏曲中最"雅"的一种。但昆剧之"雅"主要是作品形式(文词、演唱等)文雅,作品内涵并非都属"雅正"。场上搬演的昆剧包含了昆班艺人的创造,这更为昆剧加入不少"俗"的成分。在清代,昆剧和乱弹的服务对象不尽相同,而且乱弹艺人常常努力学习昆剧,昆班(雅部)的所演所唱与乱弹班(花部)的所演所唱常常"交错",故昆剧与乱弹并非不共戴天。近数十年来学界常将清代剧坛大势归结为"花雅之争",但一个"争"字无法概括昆、乱之间的复杂关系。昆剧的衰落也需要从昆剧自身寻找原因,而不应简单归因于乱弹的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