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飞舟 《国学学刊》2023,(1):36-42+137+2
帛书《二三子问》“精白”一词凡六见,分属二章中。“龙大矣”章所见“精白”二处,皆取乾象;“根亓北”章所见“精白”四处,皆取艮象,尚秉和先生《焦氏易诂》艮为光明说于兹可得新证。至于乾、艮之所以皆有“精白”象,实因艮之一阳本从乾来,此自《二三子问》孔子论《谦》语及世传《谦》彖可知。艮本乾阳而与乾同有“精白”象,此卦变说之权舆也,汉儒言卦变者,可溯诸此。  相似文献   

2.
《周易》中丰富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易传》中.《易传》包括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共十篇.在《易经》发展到《易传》的这几百年里,它将儒家关注的“仁”道,扩展为天道、地道、人道的广泛思考,使其对人格美的弘扬成为《易传》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马王堆帛书《衷》篇自篇题确立以来,因紧接篇名后表示字数的“二千”之语与实际字数不合,多遭人非议。然“二千”或确是表示《衷》篇的字数。依古书成书情况,结合《衷》篇的结构,其内容可能来源于多篇文章,《衷》篇作者在围绕“衷”之主旨选定的内容时并没有赘余部分,而抄者非作者本人,在摘录时将紧接其后的原篇内容一并抄下,计数则仍据作者选定内容.故其篇尾仍提二千。  相似文献   

4.
文中考述《大戴礼记》传本源流,兼论各本优劣异同,主要发现:卢辩注《大戴礼记》虽然只有八卷二十四篇,但它对于后人校读、研习《大戴礼记》大有裨益,从此改变了《大戴礼记》无人问津的处境;历来注释《大戴礼记》的各家学者,王聘珍的《大戴礼记解诂》可谓优秀代表。清人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笺注阶段,并没有进一步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5.
丁四新 《国学学刊》2021,(1):21-29,141,142
出土简帛古本《老子》的整理和释文注释都已趋于完善,且各自产生了相应的代表作。高明《帛书老子研究》、郑良树《老子新校》是在帛书本《老子》校勘、校注上的代表作。尹振环在帛书《老子》的研究上发表了众多论著,值得注意,但也招致了多位学者的严厉批评。围绕郭店楚简本产生的论著众多,其中校注以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和丁四新《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为代表,研究以《郭店老子:国际会议论文集》《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及裘锡圭《郭店〈老子〉初探》等为代表。汉学家的简帛《老子》研究以韩禄伯和池田知久为代表。在早期《老子》文本变化及文本观念上,以刘笑敢、宁镇疆和丁四新的研究为代表。汉简本《老子》及四古本《老子》的综合研究,是未来早期《老子》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剪灯三话”是指明代的三部传奇小说集,即明初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和明末邵景瞻的《觅灯因话》。“剪灯三话”共计五十一篇,而其中以婚恋为题材的篇幅多达二十余篇。文中女性形象较为鲜明,形象涉及闺阁女子、侠女子等中等阶层和大量平民阶层,这些女性通过各种方式追求向往的幸福,并在与社会规则的不断抗争中完成了对完整人格的修复塑造过程。本文将女性的主体意识以叙事学的角度切入,  相似文献   

7.
由于“清华简”的发现,《尚书》学的诸多问题势必会再一次引起广泛的讨论。《论书篇》中有大量的关于《尚书》的记载,这些都是现在研究《尚书》颇具价值的文献材料。该篇涉及的《尚书》篇目、《尚书》引文以及记载孔子的相关议论都事关《尚书》学研究。在论证内容可信性的基础上,《论书篇》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应该被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温庭筠是晚唐重要文学家之一,不仅善诗词骈赋,还撰写过小说《乾巽子》。只是历来对温庭筠的相关研究多是对其个人生平事迹的考证或是对其诗词文的艺术特色及成就意义分析,对其小说的关注是比较少的。介于此,文中尝试从内容和艺术上重新审视温庭筠小说《乾巽子》的文学价值,并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逍遥游》是庄子所有文章中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篇,也是最能传达庄子道的核心要义的一篇。庄子的道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逍遥而游,关于逍遥而游的论述,构成《南华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例如内篇中就有《应帝王》《人间世》《大宗师》《逍遥游》等几篇,分别论述了逍遥而游的思想。一、从《南华经》中的“逍遥而游”到《逍遥游》中“无己”之思《南华经》所主张的逍遥,不仅有安闲自适、形体无所拘束的含义,而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逍遥及心灵上的自由。《逍遥游》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数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显然这不  相似文献   

10.
读《论语》,先在《学而》篇中,见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读至《公冶长》篇,又见予曰:“巧言,令色,……丘耻之。”再读至《阳货》篇,又见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听老夫子说得多了,便对身边的巧令之徒,有了几分警惕。有时出门在外,遇有能说会道者,便不大信任。一次听一些人介绍经验,见其中有把打算做的说成已经做的,没有做的说成正在做的,以充成绩。敬佩之余,  相似文献   

11.
徐珣 《老年世界》2014,(13):12-13
“福太太”毫无“福气” 梅兰芳27岁时,经姑母和启蒙教师吴菱仙做媒,与16岁的“崇雅社”坤班青衣福芝芳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很快结为伉俪。福芝芳出身于满族旗人家庭,十分酷爱京戏,与梅兰芳一样都是师从吴菱仙。掌门戏为《王宝钏》《生死恨》等。婚后福芝芳为了支撑丈夫的大业,甘愿告别舞台,肩负起梅家的家务、事务和剧务“三务”重任。福芝芳生育了9个子女,大多夭亡。成人的只有四子葆琛、五子葆珍、老七葆胡和幺子葆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兵法很讲究‘“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孙子兵法》十三篇,就有《虚实篇》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兵家要语》中讲‘“善学兵者,通于虚实之变,遂可人于神微之奥。’”也就是说,只有精通于虚实之变的人,才能算是懂得谋略的神妙。其实论辩也是这样,变幻莫测的虚实战术是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而虚实战术最常见的方式是“以实击虚”。本文就一些论辩实例来谈谈这种技法的运用。所谓“以实击虚”技法是指在论辩中论敌用一些虚妄的、无法验证的问题来企图难倒辩者时,辩者反其道而行之,以一些具体的、实在的问题来回敬对方,争得主…  相似文献   

13.
王向阳 《现代交际》2013,(10):31-31
《歧路灯》使用的后缀“子”多达三千多处,是汉语后缀“子”发展到18世纪的一个断代专书模型。本文分析了《歧路灯》中后缀“子”的语法结构,主要有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子”、形容词/动词+“子”、量词短语(量词)+“子”三种类型,与现代汉语相比表现出同中有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世界》2014,(9):61-61
1.善事父母 儒家经典《尔雅》中将“孝”理解为“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中将“孝”归于“老”部,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是比较经典的解释,“孝”的本文是指善事父母。“孝”最早是一种仅限于调整家庭内部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家庭伦理规范,“善事父母”成为家庭关系中子女的最基本义务,因此也就成为传统孝文化中最核心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河伯》是屈原抒情组诗《九歌》中颇受争议的一篇。关于《河伯》篇的祀主问题,历来学者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主要有“黄河之神”、“九河之神”、“天河之神”、“楚邦水神”等几种代表性观点。  相似文献   

16.
衡水湖抒怀     
张延 《公关世界》2016,(13):123-125
编者语:当下,阅读已成大潮之势。特刊发张延先生《玉壶文集》部分作品,以飨读者。该文集共七辑,依次为“教育教学篇”“文艺思想篇”“小说影视评论篇”“散文诗歌评论篇”“博客创作篇”“祝寿华章篇”和“抒怀鉴赏篇”。  相似文献   

17.
鄂东地区关于瓦屑坝的传说由来已久,文中主要对研究瓦屑坝的重要史料——收录于《靖氏族谱》中的三篇“瓦屑坝考”的出现和流传进行一定的解析。特别是对“瓦屑坝考”的出现所涉及的三个重要人物张希良、靖道谟和史珥之间的关系作了一番梳理。乾隆以后鄂东地区移民传说当中的“瓦屑坝”,大都指向江西饶州府鄱阳县,其背后涉及的是一个关于移民传说精英版本的辗转传播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日媒体纷纷关注警方解救被困在山西一黑砖窑的农民工的事件,其实这类事件很早就出现过。记得在2001年7月出版的一本杂志中,“热点聚焦”是一篇题为《警惕“现代奴隶”现象》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刘俊坡     
《公关世界》2009,(4):69-69
刘俊坡1967年10月生,河北沧州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硬笔书协理事。曾任《中国硬笔书法常用百科全书》编委主任、《中国硬笔书法自学指南》主编、《中国硬笔隶书实用教程》主编。多年研习古文字及秦篆、汉隶等书法艺术,从竹简、木渎、帛书中广采博取,逐渐形成自己隽永飘逸的书法风格。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加拿大、新加坡、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展出,曾获“1998中国书法百杰”之誉。作品入选“第六届全国刻字展”、“第八届国际刻字交流展”。  相似文献   

20.
我从2002年开始订阅《老人世界》。开始我自己每期一篇不落地通读,后来儿子和孙子、孙女也经常看。儿子在本乡镇上班,每休班时,他就看几篇,他爱看“百姓故事”和“亲情篇”。孙子孙女爱看“开心乐园”,什么谜语、猜字、小笑话、小幽默、漫画等,有时也看其他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