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集》,其词多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之作,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的艳情词,其作者多为西蜀文人,却收录了并非西蜀文人皇甫松的词十二首,数量虽不多,但每首都包含真情,有别于《花间》中举目皆是的无病呻吟之作。  相似文献   

2.
古来,有一类以寻求长生不老为中心内容的民间传说故事。据《说文·释名》:“老而不死日仙。”因西这类故事被称为“仙话”。人们用幻想的胜利——升仙,来向威胁人类最大的恶运——死亡进行挑战。人类珍爱生命、寻求不死的观念,可能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山海经》是中国原始社会的神话总集,其中不止一处出现了仙话的影子:如《海外南经》有不死民;《大荒南经》有不死因;《海内经》有不死山;《海外西经》有轩辕国“其不寿者八百岁”,白民国有黄兽“乘之寿二千岁”;《大荒西经》有“颇顾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山…  相似文献   

3.
<正>《红梅记》是中国传奇剧本中的经典之作,其严谨细密的结构、引人入胜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使其自问世以来便为人所津津乐道,流传百年而不衰。《红梅记》是周朝俊于明朝万历时期创作的优秀传奇剧本,共三十四出。创作《红梅记》,完全是作者借古人之“烧杯”来浇自己心中“垒块”。因吏治腐败党争纷起,周朝俊怀才不遇,且无法改变现状,只能通过创作抒发愿望。《李生窥墙传》是《金鳌新话》中的一篇,由朝鲜李朝时期金时习所创作,该书在人物、情节、内容等方面具有创新性,享有传奇小说白眉之美誉。1456年,金时习听闻世祖篡夺了侄儿端宗的王位,为抗议世祖的倒行逆施,焚经撕服,  相似文献   

4.
赵涵 《职业时空》2008,4(2):33-33
《游春图》的作者展子虔,是隋代最为称著的画家,其经历北齐、北周而入隋,曾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从其传世著录作品看,他作画题材广泛,山水、台阁、车马、人物俱佳,但历来评论,多以为他在山水画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宣和画谱》认为展子虔画山水“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趣。”元代《画鉴》也认为他的绘画“可为唐画之祖。”  相似文献   

5.
<正>《逍遥游》是庄子所有文章中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篇,也是最能传达庄子道的核心要义的一篇。庄子的道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逍遥而游,关于逍遥而游的论述,构成《南华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例如内篇中就有《应帝王》《人间世》《大宗师》《逍遥游》等几篇,分别论述了逍遥而游的思想。一、从《南华经》中的“逍遥而游”到《逍遥游》中“无己”之思《南华经》所主张的逍遥,不仅有安闲自适、形体无所拘束的含义,而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逍遥及心灵上的自由。《逍遥游》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数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显然这不  相似文献   

6.
挚友张鹄     
彭复旦 《老年人》2008,(2):24-24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湖南日报》上刊登过一篇名为《“小”字不小》的赏析文章。作者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或语句中“小”的剖析,揭示出“小”,虽物之微者,但它却能示以高度,表现距离,显示精神,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小”字其实不小!  相似文献   

7.
新闻出版机构在发表文章后付给作者的报酬,叫稿费。稿费多少则按作品的质量、字数而定,有多有少。上下幅度较大。稿费在古代叫润笔。“以财乞文,俗谓润笔”就是这个意思。据《隋书》载,隋时有一个名叫李德林的起草诏书,有人在旁边戏道:“笔干了。”又一个也乘机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后来,人们就把写文章所得的酬劳费,谓之润笔。  相似文献   

8.
沙惠 《现代妇女》2013,(12):306-306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与《论语》、《孟子》、《大学》并称四书,成为封建科举取士的必读科目。“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之道是儒家处世思想的核心,但践行中庸之道绝非易事,其难行之处主要体现在中庸本身、实践和持守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彭国梁 《老年人》2008,(11):26-27
今年,青岛出版社推出了一本连续出版的名为《闲话》的人文读物,在其创刊号上,有一篇范笑我的《章克标的病榻“简讯”》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作者和他所写的章克标我都很熟悉。  相似文献   

10.
作者针对本刊今年第4期《我们矮个子……》一文有感而作,亦可谓妹妹篇。正在专心撰述系列财经杂文的五斤先生;又调转笔锋,写了篇《我们矮个子……》,嘱我转请比他略高一筹的普克尼指教。岂料此公早已金盆洗手,“述而不作”了。出于“短兵相接”的情谊,我亦不避续貂之嫌,涂了这篇文字。据行家们说,五斤的文章虽多了几分真情实感,却少了几许理论色彩,恰好为我提供了截长补短的可能。兹将近期研究心得开列若干提纲,待日后洋加探讨。矮个子的生理学意义。研究表明.身材的高矮与寿命的长短成反比。由于器官的负载较小,各种物质流在…  相似文献   

11.
衡水湖抒怀     
张延 《公关世界》2016,(13):123-125
编者语:当下,阅读已成大潮之势。特刊发张延先生《玉壶文集》部分作品,以飨读者。该文集共七辑,依次为“教育教学篇”“文艺思想篇”“小说影视评论篇”“散文诗歌评论篇”“博客创作篇”“祝寿华章篇”和“抒怀鉴赏篇”。  相似文献   

12.
天问子 《老年人》2008,(7):37-38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北宋学者程颐把它抽出来,编为“经”一章,“传”十章,并认为“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而“传”则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大学》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过。南宋时,朱熹把《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编成《四书》,并列为《四书》之首。宋、元以后,  相似文献   

13.
商鞅的贡献     
1912年6月,毛泽东在湖南省高等中学读书时.曾针对当时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政治混乱、法令不彰的状况,写了一篇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文中说:“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此时,毛泽东虽还没有树立唯物史观,但他把商鞅誉为“首屈一指”的“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却是深刻的、有见地的。就是在今天,仍对我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诗由怨生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意思是说,大凡优秀传世之作,都是作者在困顿潦倒时所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不也正是受宫刑之辱而遗《史记》,留下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彪炳千秋吗?“诗由怨生”这一具有深刻美学价值的命题,在我国很早就被提出来了。孔子在《论语》中讲:“诗可以兴,…  相似文献   

15.
张延 《公关世界》2016,(11):126-128
编者语:
  当下,阅读已成大潮之势。特刊发张延先生《玉壶文集》部分作品,以飨读者。该文集共七辑,依次为“教育教学篇”“文艺思想篇”“小说影视评论篇”“散文诗歌评论篇”“博客创作篇”“祝寿华章篇”和“抒怀鉴赏篇”。
  张延先生原任石家庄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系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学养深厚,文学功底、文论修养、学术水平,令人称赏。每部书,每篇作品,都充溢着严谨不苟的学者精神,独具慧眼,富于创见,令读者折服。出版专著、散文集、小说集和文集多部,集教育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入选大中型辞书多部。1995年退休。  相似文献   

16.
《河伯》是屈原抒情组诗《九歌》中颇受争议的一篇。关于《河伯》篇的祀主问题,历来学者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主要有“黄河之神”、“九河之神”、“天河之神”、“楚邦水神”等几种代表性观点。  相似文献   

17.
张延 《公关世界》2016,(15):126-128
当下,阅读已成大潮之势。特刊发张延先生《玉壶文集》部分作品,以飨读者。该文集共七辑,依次为“教育教学篇”“文艺思想篇”“小说影视评论篇”“散文诗歌评论篇”“博客创作篇”“祝寿华章篇”和“抒怀鉴赏篇”。
  张延先生原任石家庄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系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学养深厚,文学功底、文论修养、学术水平,令人称赏。每部书,每篇作品,都充溢着严谨不苟的学者精神,独具慧眼,富于创见,令读者折服。出版专著、散文集、小说集和文集多部,集教育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入选大中型辞书多部。1995年退休。  相似文献   

18.
汤降不迟,圣敬日跻--谦和的公关品质是成就功业的根基
  语出《诗经·商颂·长发》,意思是商汤下士尊贤,毫不怠慢,其圣明恭谨之德天天进升。韩婴在《韩诗外传·卷三》之“周公诫伯禽”篇以“一沐三渥发,一饭三吐哺”来形容周公的殷切求贤和殷勤待士,从而印证诗经中的这句名言。  相似文献   

19.
海滨小城     
林遐 《华夏少年》2007,(2):47-49
学一学 题目:《海滨小城》是小学六年制《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描绘家乡美丽风光的记叙文。作者紧紧抓住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展开描绘,抒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由于“清华简”的发现,《尚书》学的诸多问题势必会再一次引起广泛的讨论。《论书篇》中有大量的关于《尚书》的记载,这些都是现在研究《尚书》颇具价值的文献材料。该篇涉及的《尚书》篇目、《尚书》引文以及记载孔子的相关议论都事关《尚书》学研究。在论证内容可信性的基础上,《论书篇》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应该被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