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讳升沉     
作为封建王朝的一种制度———避讳 ,其发展并不是孤立的 ,随着王朝命运的兴衰 ,避讳的发展也显示出升沉的运动轨迹。就唐朝的情况说 ,从唐高祖李渊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 ,避君王之讳是一件很要紧的事 ,人人不敢懈怠。这一段时间也正是唐朝由开国而发展到顶峰的时期 ,国家强盛 ,社会繁荣 ,皇权稳固。安禄山之乱以后 ,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败没落 ,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呈现凋颓之势。因此以强大的皇帝权威为背景的避君王讳也失去了昔日对臣下的制约力 ,陷入弛废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所谓语讳,就是语言文字中的避讳。古代语讳是文史研究者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它造成文字混乱,淆乱史实,对文史研究造成消极影响;另一方面,语讳和时代的对应关系规律也可利于版本鉴定、辨别伪书等文史考证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3.
古代语讳作为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存现了两千多年之久的社会文化现象 ,始终和汉字密切相关。一方面 ,汉字所包含的大量信息被用来发展为语讳 ;另一方面 ,语讳的发展又反过来对汉字的使用造成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钱杭 《社会科学》2003,(2):90-98
中国历史上的排行制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高度关注的重要论题和实证资料源,对于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其基本的功能之一,是以同辈成员间的长幼顺序符号部分地或完全地取代人的实名。由周至唐,随着排行在人名称呼中独立副称意义的逐步增强,排行开始具备实名敬避功能;而宋代在谱类文献中以排行代替正式的名、字,并与专用的数字式辈行字相结合,发展成一种特殊的祖先人名避讳方式。面对严格的尊卑等级制度,对人名进行“数目字管理”,亦不失为一种合理、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汉语礼貌语言中的特色词群—敬谦辞尽管源远流长,却并非一帆风顺。在其历史长河中,它们时浮时沉,似隐还现。敬谦辞的生长消亡、浮沉隐现与它们所处的文化大环境中的某些因素的兴亡变迁息息相关。从敬谦辞发展史中的浮沉变迁可以探寻到文化因素对它们的扬抑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学铭 《学术研究》2001,(8):98-100
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卷五"数朝同讳例"中的"宋至道三年避真宗讳改"一语,颇引起读者的疑惑,似是父避子讳.实际上,这是新君未改元时在旧君年号中避新君讳,是理所当然的事.这种现象不但多出现于北宋时代,在其他朝代中也应该是常见的,在避讳学上值得特别注意,读史时也不可忽略.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些治史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平飞 《船山学刊》2011,(3):120-123
"讳"是春秋公羊学的重要理念。《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不仅是《春秋》笔法,也是《春秋》大义。"讳"本质上是一种独特的中国式隐性批判,体现了孔子作《春秋》的价值命意。理性审视隐性批判"讳",不仅能加深理解《春秋》尊尊、亲亲、贤贤大义,而且能加深理解公羊学派的批判精神,还能加深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8.
王淑杰 《理论界》2009,(8):165-166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论述了俄汉文化的主要差异及渊源,探讨了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从而更有效地学习、运用俄汉语言.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一体化发展这一奋斗目标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整个的历史阶段,必须承认汉族与少数民族、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长期并存的客观现实性,平等共存、繁荣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法性,坚决反对任何超越历史阶段和现实条件,把未来目标放到今天来推行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0.
古代避讳的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讳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起源于周,发展于秦汉,兴盛于唐宋,严苛于明清,废除于民国.避讳的范围宽泛,方法众多,给中国古代文献的内容造成很大混乱.研究避讳产生的文化渊源,分析其语言学分类,对于深化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藏族禁忌文化从历史渊源、表现形式、文化特征以及内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认为藏族的禁忌文化一方面来自宗教,另一方面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有原始性、自然性、民间性和宗教性的特点;它所折射出的许多优良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对优化生态环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在创造文字的同时 ,创造了一种思维方式 ,进而形成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研究民族文化不能忽视民族语言的影响。中国文字是形象文字 ,其特点是寓意于形、意在形中。这种文字促成中国文化特有的“天人合一观”、“意境观”等。  相似文献   

13.
禁忌&#183;禁忌语&#183;委婉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清波 《殷都学刊》2003,(2):104-107
禁忌孕育了语言的灵物崇拜并催生了禁忌语。禁忌语是禁忌观念的反映 ,是社会文化的镜像 ,是社会禁忌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委婉语只不过是在对词汇禁忌的精雕细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替代形式 ,而新生代的委婉语却是在人们禁忌观念的嬗变中涌现出的礼貌用语或者“化妆词语”。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对朝鲜族书面语表达的影响是源远流长 ,特别是汉族语言文化丰富了朝鲜族语言的音韵、词汇、语法、修辞 ,从朝鲜族书面语言表达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5.
避讳学是一门研究避讳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的边缘学科,历史悠久、文献丰富、成就巨大是我国避讳学研究的最显著特点。伴随一部避讳史,也有一部中国避讳学史。中国避讳学史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避讳史料学时期——先秦至明代,二是避讳学的萌芽期——清代,三是避讳学的形成期——近代,四是避讳学的发展期——现代。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传统文化之系统、综合、整体、联系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科学发展越来越彰显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身势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了解这些知识对于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十分重要的。以此对中国人与日本人身势语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求中日跨文化交际能够顺利地开展。  相似文献   

18.
避讳作为历史文化,它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里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和人们的畏忌心理。避讳不仅存在文献典籍中,也存在民间文契中。本文考察的是近代民间不动产买卖契中的避讳习俗。同宗房族间买卖田地,写立契约时忌用表义直白、显豁的"卖"字,而换用"卖"义模糊的字眼,如"便、就、归、推、并"等,所立文契也相应地称作"便契、就契、归约、推约、并约"等,凸显浓烈的宗族观念。近代民法禁止买卖官有田产,由于畏惧惩罚,所以人们在写立买卖文契时也避用"卖"字,而以"卖"义模糊的字如"退、推、过、当"等代之。在近代某些地区民间不动产买卖文契中,还忌用不吉利的凶字,如讳用"断、绝"等字。可见,深入研究民间文契中的避讳习俗,将有助于正确解读现存民间契约文书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学根植于自身的社会文化体系中,两者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上具有不可通约性。因此中西医之争,表面上是关于疾病疗效的争论,实质上是两种社会文化在争夺医疗市场的权力、利益和话语权。站在医学人类学的角度从哲学观念、认知方式、价值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治疗方式五个方面对中西医进行比较研究,不仅为解决中西医之争打开了新的视角,还提醒我们要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正确处理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以期能够从文化视角更好的理解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系列文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在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文化教学,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是发展、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一直是专家们争论的热点。近年来在西方发展兴盛的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对西方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新思维,笔者借鉴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的主要观点,重新审视并探讨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提出了重视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设置文化情境提高文化适应力、通过文化比较加深文化理解、多元文化互动促进文化融合等强调学习过程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