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生活能源消费和人口敏感性关系联系在一起建立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住户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总人数、汕头市能源统计的宏观数据。从模型结构得出:在相同的宏观人口总数下,不同的生活消费能源可能会因为一个微小的人口变动而产生。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口自然变动、城镇发展以及老龄化,其中老龄化对生活能源消费作用较大。在实际情况中,结构性因素的人口城镇化的敏感程度已经逐渐超过了数量性因素。文章最后模拟了实际情景,对2015年进行了生活能源消费分析并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了1997-2015年中国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演进过程,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镇化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核密度函数呈现单峰特征,近年来分散程度有所提高.(2)虽然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存在较大的惯性,但是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城镇化率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强度的增加均会导致能源消费碳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03-2013年全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广义矩模型,从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出发,实证分析城镇化与房价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全国层面上城镇化综合水平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不同区域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房价对居民消费增长存在正向作用,其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且具有滞后性;城镇化与房价的交互作用对促进居民消费呈显著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敏  赫英 《统计与决策》2006,(22):69-71
本文采用三因素CES生产函数建立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模型,探讨能源消费对GDP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了能源、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的变化规律.同时,还得出能源消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GDP增长,但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何椿林 《统计研究》1986,3(5):41-44
能源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建设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能源的生产数量、消费情况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要实现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能源是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如何在加强能源开发的同时,大力节约能源消费,是各级领导都很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除去"生产GDP"这一主要因素,人口总数以及其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区域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GRANGER检验以及协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94-2008年期间中国的能源强度与总人口数,人口的年龄结构和人口城乡分布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不仅在生产上存在人口红利现象,而且在能源消费中也存在。中国节能减排方面的宣传已经起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对能源需求的影响力仍然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倡节能意识。城镇地区的人均能源消费远远高于农村地区,中国的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必须考虑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研究我国能源消费的过程中,通过对经济学理论和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得出了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城镇化率、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等四因素直接影响能源消费的结论。文章利用2003-2008年六年间国内30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四个因素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有效地分析了不同要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同时,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我国2010年的能源消费进行了预测。本文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将持续增长。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强化我国在能源领域的竞争力,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事物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攻坚阶段,横山县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都对能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相似文献   

9.
湖北与浙江农村城镇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文章在构建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体系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北与浙江两省共28个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湖北实际,围绕动力机制提出了湖北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及收入水平的差异,高档耐用消费品市场发展相对不平衡,占人口总数69%的农村,其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仍处于成长初期。据资料统计,全国农村居民1997年的普及程度仅相当于城镇居民1986年的水平,而广东省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水平也仅仅是稍高于全国。因此,开拓农村高档耐用消费品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繁荣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影响因素分析影响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入农村家庭的因素很多,消费品要走入农村家庭,必须是消费品有相适应的消费环境,如农村地区的供电、供水状况、交通设施状况…  相似文献   

11.
能源利用效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影响能源利用效益的因素与计量经济模型 (一)影响能源利用效益的因素 能源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必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阐述城镇化对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2009年我国205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运用自抽样、OLS回归和SUR估计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农村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化有效促进了农村消费的增长,且这一影响将随城镇化程度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同时,由城镇化引致的农村收入、教育及金融等方面的改善对农村居民消费也呈现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统计指数理论中的因素分解方法,量化了城乡居民消费水 平和城镇化进程对居民总消费水平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农村收入水平偏 低对农村居民消费乃至总消费水平的影响、成因和相应的提高农民收入 的政策措施,以及城镇化进程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地区差距、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入手,通过建立Panel Data数量关系模型,深入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表明: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受影响程度最大,西部地区最小,但影响效应都是正向的;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公平性、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提高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消费支出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影响农村市场活跃的主要障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市场日趋繁荣。但与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农村广阔的市场地位相比,与农民所占总人口比重相比,农村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民消费需求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河南省农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价格因素、消费结构及消费观念是影响河南省农村文化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农村人均社会保障及农村人均文化产业投资由于水平较低,微幅增长并不能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因此,对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开展"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指标统计已近十年。本文结合历年统计数据,选取三个典型县(市)从清洁能源利用率、户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和各类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比例这三方面分析地区之间能源消费的特性和共性关系,提出加强宣传引导、调整用能结构等提高浙江省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以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分析1998-2012年间旅游业发展水平、工业化及城镇化的空间关联性,探讨在全国城镇化进程中旅游业发展、工业化增长对城镇化建设的作用.结果表明: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水平、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滞后期为2时,工业化、旅游业发展水平为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原因,城镇化的完善又能进一步推动工业化与旅游的发展.由此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模型显示:1998-2012年各省(市、区)工业化、旅游业发展水平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所以各个省(市、区)应该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促进城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如何促进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跟踪市场发展动态,开拓新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住宅消费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住宅建筑外观环境、内部设计、功能分区、装修标准根据家庭趣味不同要求体现各自特色和品位.对住宅需求市场及各种宏观、微观影响因素的市场调研是开发决策的基础,也是影响将来市场销售状况的重要因素.研究市场发展动态,进行市场消费群体细分,开拓住宅新类型、新市场,对房地产项目的成功开发和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能源承载系统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能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最后以鞍山市为例,模拟在不同的方案下,工业废气排放量、GDP、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承载力因子四个变量的变化情况,对城市的能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与预测,并探讨三个因素对鞍山市能源承载力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技术进步因素对能源承载力影响最大,税收这一杠杆可以有效调节环境污染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