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选择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以及金融机构资产状况作为反映金融稳定性的衡量指标,采用VAR模型分析影子银行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在社会融资规模中所占比例的提高会促使利率、汇率以及房地产价格上升,对股票价格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传统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利率、汇率、股票价格以及房地产价格影响较小.目前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不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
周莉萍 《统计研究》2018,35(3):103-111
当前,针对影子银行体系,主要的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均以监测为主,而统计影子体系是监测的前提。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本文构建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发现:一是国际社会关于影子银行体系统计方法至少包含五种:广义非银行金融机构法、广义非银行信用中介法、基于经济功能的狭义非银行信用中介法、基于风险的(狭义)非银行信用中介法和狭义非核心负债法;二是是否统计非MMFs投资基金,是IMF和FSB统计范围的主要差异,前者排除,而后者包含;三是从资产还是负债角度统计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要明确一个视角,就可以避免统计混乱和重复统计。结合中国实践,借鉴FSB狭义非银行信用中介法,从负债融资视角出发,本文构建了中国的狭义影子银行体系统计口径,涵盖规模指标、结构指标(资产结构指标、负债结构指标等),以及影子银行体系与其他金融部门之间的关联性指标。可以大致观察到影子银行体系总量和规模特征,以及潜在的风险点及其传染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金融结构影响自主创新能力微观机制的分析,运用中国1980~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都说明金融结构和自主创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金融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文章提出:应该把金融发展目标集中于改善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以及加强对金融体系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设方面.才能够更加有利于金融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融稳定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核心基础,它为实际资源的配置提供理性决策的基础,并为储蓄与投资营造出良好的氛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更增加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如何在实现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已成为一个迫切和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金融稳定性评估体系的发展与方法论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梳理了关于金融稳定性的定义、效应、形成原因及其评估体系的研究文献,然后从IMF、主要发达国家、风险预警的数理模型、中国的金融稳定性评估研究四个方面说明了金融稳定性评估的发展情况,并通过文献析出金融稳定性评估方法论的演进过程,最后从金融稳定性内涵、动力机制、评估指标、金融稳定性的控制等方面对金融稳定性评估研究进行评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魏海丽  周远 《统计与决策》2016,(19):154-157
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资本账户开放效果的关键阈值因素.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深入探究内生金融发展阈值视角下,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动态影响,并使用主成分分析合成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测度指标.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双阈值,内生金融发展有助于跨越门槛,不同类型的短期国际资本面临的金融发展门槛值不同,均未出现金融发展过度现象.由此提出短期资本账户开放策略.  相似文献   

7.
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削弱了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果。基于影子银行资金运作模式以及有限理性假设下的投资者偏好理论,从货币的流向入手,结合改进的货币乘数方程分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影子银行通过对现金漏损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比率的影响间接进行信用创造;有限理性视角下,投资者存在偏好反转的可能,从而影子银行能够通过影响投资者资产配置决策改变货币乘数,进而弱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分析发现,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对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货币乘数等货币政策中介变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据此,提出扩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加快完善利率市场化制度、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稳定投资者信心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稳定与金融竞争力协同效应测度及其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以稳定为主与市场以竞争为主的导向之间存在对立统一关系,而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管理中则需要实现两者的协同,方能产生协同效应。根据金融稳定与金融协同的内涵,分别构建评价金融稳定与金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利用典型相关对两者的协调性进行研究;同时以典型相关中的典型变量为基础,建立金融稳定与金融竞争力耦合度函数,利用耦合度函数对50个国家的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进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金融稳定与金融竞争力具有高度相关性;金融稳定与金融竞争力协同效应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金融稳定与金融竞争力的滞后表现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9.
一、充分认识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金融统计工作的自觉性金融统计工作是人民银行的基础工作,也是影响最广、刚性很强的工作,统计数据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制定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决策的准确性,统计报表是否及时,直接影响货币政策调整和金融宏观调控时机的选择。可见金融统计在金融监管工作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1.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的改革,需要金融统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方式已逐步从直接调控为主过渡到以间接调控为主,这一调控方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任凯 《山西统计》1995,(12):33-34
《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业法》两部金融大法的颁布,为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实施监管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金融创新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经常发生的、带有探索性质的业务活动,对中央银行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从市场行为的角度分析看待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行为的市场化特征,具体表现为: 1、金融创新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更高的市场利润。  相似文献   

11.
12.
王灿  喻平 《统计与决策》2020,(7):137-141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新的视角分析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结果表明:金融创新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增长率;金融监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经济增长率随着金融监管规则的完善而增加,但是过于严厉的金融监管会使创新部门出现无效率的创新,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更大的金融监管规则的融资放大效应会得到更高的均衡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VAR模型,针对福建省的金融发展对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问题展开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金融发展与地区进出口贸易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金融深化更加有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而金融效率的提升对进口贸易的推动效应更明显,但总体而言,金融发展并不能有效解释福建省进出口贸易的波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VAR模型,针对福建省的金融发展对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问题展开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金融发展与地区进出口贸易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金融深化更加有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而金融效率的提升对进口贸易的推动效应更明显,但总体而言,金融发展并不能有效解释福建省进出口贸易的波动.  相似文献   

15.
倪健惠  阮加 《统计与决策》2023,(19):158-163
影子银行体系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密切相关。文章基于2008—2022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ΔCoVaR方法测算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分散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当影子银行规模超过拐点时,对系统性风险具有集聚传染效应;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U”型影响主要通过期限错配和稳定程度两种路径传导,而通过信贷水平和非利息收入两种传导途径则呈“倒U”型关系;商业银行个体微观特征和外部货币政策调整,导致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一次凸显了金融统计制度在宏观经济统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货币与金融统计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它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评判依据,为个人理财提供对称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构建了宏观金融运行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计算不同指标对金融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权重选取对金融运行具有显著监测效果的指标,再利用不同监测指标与金融稳定综合得分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判断监测指标的监测时差效应,最后对金融运行稳定性与各类监测指标建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时不同类型监测指标的强度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运行稳定性的显著监测指标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政府负债和对外贸易三个方面,通过指标的监测时差效应分析,选出了对金融运行具有先行预测和实时监测效果的超前和当期类指标,指标监测强度分析则得出了超前和当期类指标对金融运行稳定性的监测强度.  相似文献   

18.
杨振 《统计与决策》2017,(7):167-169
作为要素跨区域流动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金融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支撑.文章采用京津冀1978-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呈阶段性特征.区域金融非一体化表现在金融经营的地区封锁、市场分割及其寡头竞争的产业组织格局.行政权力部门分割、金融体系监管分立、技术服务平台分散等因素制约了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现实经验显示:促进金融一体化发展,需要搭建服务平台、推动模式创新、加强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非均衡现象日益突出。金融非均衡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金融非均衡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内在机理,实证分析也表明金融非均衡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最后剔除降低金融非均衡发展,来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金融规模的增长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住房问题和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剩余方面均具有正向影响.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系统中存贷款比率上升对城镇化具有负向的影响,表明我国存贷款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会对城镇化推进不利,应加强存贷款比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