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房地产价格膨胀方面提出了中国经济滞胀压力的解释:商品房价格上涨会带动相应的房屋租金水平上升;房屋居住是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因而租金水平上升会推动名义工资水平上升;名义工资水平上升从总供给角度拉动通货膨胀并缩减产出,这就引发了经济滞胀.中国的实证检验证实了这一看法.为应对滞胀压力,近期,中国政府应采用综合手段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膨胀;在中长期,中国政府应建立反周期的金融监管框架防止房地产泡沫的过快膨胀和急剧破裂.  相似文献   

2.
周荣蓉 《统计与决策》2016,(10):136-138
文章基于1995-2013年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计算了安徽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与结构偏离度.接着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建立了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计量模型.结果显示:安徽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失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嘉兴市区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变动以及就业结构变动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趋势分析、产业结构偏离程度分析对两者变动的匹配性进行研究,并利用就业弹性分析观察各产业对就业的促进效果,以提出拓展比较优势、加大政策扶持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波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业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其工业总产值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中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并没有呈现出抛物线式的增长方式,而是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方式。文章使用波动预测方法,预测出未来10年中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约为1亿人。从事制造业的科技人员数会明显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也会受到制造业的积极影响。制造业能够承担较大的就业人员流入压力,在就业人口变动较小的情况下,制造出更多的财富。所以,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未来,中国制造业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是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偏离程度的指标之一.文章通过面板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历史纵向演进分析和国际横向比较,得出我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水平与国际标准基本吻合,但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结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成都市把城乡就业问题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2003年以来,全市就业总量稳步增长,从2003~2005年,就业总规模增长56.8万人,城乡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创造了历史上的又一个就业增长高峰。  相似文献   

7.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具备时变截距项和时变斜率参数的随机趋势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平滑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运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方法分析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源,识别全要要生产率变动、资本和中间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和中间投入的一阶斜率参数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且中间投入的一阶斜率参数远高于资本投入,各省中间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远高于资本投入要素积累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相对重要性强于资本要素积累效应;由于资本和中间投入一阶系数显著时变上升,资本和中间投入的技术进步偏离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重要来源,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省基于自身特殊的地理、经济和社会因素,在产业结构方面有自己的发展特点。本文对海南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进行一个尽量全面的梳理,在描述海南省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度、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分析,研究海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帆 《四川省情》2010,(1):64-64
四川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为考察四川省就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按照欧洲工业委员会的方法,从结构变化度、结构变化协同系数和结构偏离度三个指标加以判断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考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方法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就业增长而言结构成分占主导性作用。因此,中央政府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主导性作用,但是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提高本地区的就业增长率。在现阶段,由于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为提高就业增长,中央政府应对中小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但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就业增长也具有很大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31个省份划分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两大类,在地区划分的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实证分析了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总量及各分行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达地区的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总量的促进效应显著高于其在欠发达地区的促进效应;发达地区人工智能发展对其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抑制效应与对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就业的促进效应均大于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结构突变理论对1978—2007年中国就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产业就业量数据为结构突变的趋势稳定过程,说明中国产业就业量的增长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出现了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其增长沿着确定的轨迹增长。进一步运用变结构协整理论,分析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长期稳定关系,结果表明协突变关系在各产业就业量与其对应增加值之间均成立,说明外生性冲击对中国产业就业量的变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扬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2000年以来扬州市劳动力资源供给和岗位需求总体状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比较,得出扬州市就业结构存在的三个问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程度低,二、三产业就业增长速度远慢于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结构内部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对称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江苏产业就业结构现状,比较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空间差异,指出江苏整体、区域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不对称性.提出就业弹性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就业弹性模型及三大区域的就业弹性值对江苏产业就业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为基础,试图描述江西省服务业就业增长的整体态势和行业结构。文中从就业率和就业弹性两个方面描述江西省服务业就业增长的整体态势,并深入服务业内部,分析四类服务行业的就业变化情况,揭示江西省服务业之所以在吸纳就业上作用有限的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吴翌琳 《统计研究》2015,32(11):59-64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转型升级与扩大就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促进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促进就业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但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类型创新与劳动就业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本文构建创新与就业关联机制的Jordi模型,对不同类型创新活动的就业影响进行细化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缓慢,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短板与不协同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就业增长的瓶颈,促进两者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就业增长,也有助于提升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傅少云 《浙江统计》2007,(11):53-54
近年来,台州市经济总量快速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但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呈现不同步的现象,劳动力资源过剩、就业不充分等问题比较突出,成为阻碍经济增长、影响社会稳定、制约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产业结构的评价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主要借助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系数,分析了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并实证分析产业结构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结合产业结构相关理论提出了重庆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金融规模的增长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住房问题和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剩余方面均具有正向影响.实证分析发现,金融系统中存贷款比率上升对城镇化具有负向的影响,表明我国存贷款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会对城镇化推进不利,应加强存贷款比率上升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城市集聚经济对制造业就业的动态影响,将行业内溢出效应和行业间溢出效应纳入统一的动态空间分析框架,测算了丰富的集聚机制途径,对集聚经济中各种机制作用的方式和结果进行了考察。基于此,结合城市以及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单一行业的发展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限制,多样化发展促进了城市制造业就业的增长。在多样化集聚的机制中产业关联显著的促进了产业发展,而技术和劳动力共享的作用并不显著。行业的集聚机制会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城市跨行业集聚强度进行测度的结果显示,2002-2013年期间每年多样化集聚对城市产业劳动力的增长作用约为2.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