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此现象的重要原因,此理论也有助于解释以往各种不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的分歧.另外,显著性检验结果也表明传统权衡理论和负债能力理论不能排斥实证结论,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吴博 《统计与决策》2006,(9):126-127
当前,我国经济和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实际表明,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创新经济、知识经济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已经培育出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推动力的高科技企业,这批企业在融资时,同时存在外部债权性融资(如银行贷款)、外部股权性融资(如IPO、风险资本)  相似文献   

3.
因子分析法在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润芳 《统计与决策》2004,(11):130-131
一、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因素的确定 (一)确定指标 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是很低的.在外部融资中厂股权融资所占比重较高.为了更清楚的认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根据各种经验,选择以下指标: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严重有悖于现代财务理论中的“啄食顺序原则”。分析指出,在当前经济转轨的特殊制度环境下,中国企业融资成本发生了显著的体制性变异,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受到严重扭曲,致使上市公司产生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效率上看,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政策倾斜使股票市场形成一种分离均衡,股权融资出现“双轨制”,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融资便利程度迥异,由此导致二者融资成本与融资量的不同。国有企业的融资便利是以牺牲投资者福利和非国有企业的高融资成本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 (一)我国公司存在着与西方公司完全不同的融资偏好 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外部融资又可分为通过银行筹资的间接融资和通过资本市场筹资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又包括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金融冲击和股权结构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机制,以2006—2017年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GARCH模型视域对金融冲击、股权结构与企业并购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股市冲击、货币冲击及股权制衡度对企业并购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并购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货币冲击对非国有企业并购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国有企业无显著性影响,汇率冲击对高负债水平并购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在低负债水平下无显著影响;股权结构在金融冲击对企业并购影响过程中扮演部分中介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07-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有研发支出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管理层股权激励会强化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企业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有利于股东和管理层目标趋向一致,降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促使管理层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最终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优序融资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文章利用Logit模型,通过对深市2006年57家A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增发股票的影响因素。即:企业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均影响着其是否增发股票,从而实现股权融资.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洪怡恬 《统计与决策》2017,(18):182-185
文章以我国2009-201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金融资本和政治资本对物流相关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物流相关企业存在明显的融资约束问题,社会资本能够缓解其融资约束;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物流相关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低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政治资本对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物流相关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大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而金融资本对这两类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程度差异较小.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物流相关企业融资制度的建立以及政府的监管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全样本和分样本进行多元回归,探究了数字金融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及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不同程度地受到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三个指标的影响,债务融资成本的降幅尤为显著。此外,数字金融的广泛覆盖累积的大量融资数据,使得授信程序得以简化,从而有效缓解了融资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不同地区的企业和不同行业的影响机制表现出了差异性,东部地区以及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由于股权融资活动较多,因此受益于数字金融的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1.
李政  梁琪  涂晓枫 《统计研究》2016,(11):42-48
2014年11月,以融资交易为代表的杠杆资金迅速进入股市,股价随之快速上涨,直至2015年6月,股价急速下跌,杠杆资金主动或被动清仓,股灾发生.为科学地回答融资交易与本轮杠杆牛市及股灾危机的关系,本文构建了VECM-MGARCH-in-Mean-BEKK模型,对融资交易与股价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研究结果发现:融资交易余额和股价指数存在协整关系,虽然股价指数为弱外生变量,股指的变化在长期领先于融资余额的变化,并且仅存在股价指数对融资余额的单向波动溢出,但是在均值层面,两者具有显著的短期双向引导关系,呈现出正反馈效应,融资交易发挥着“助涨助跌”的作用,加剧了股市波动.此外,融资余额和股价指数的波动对其增长率的交叉影响是不对称的,股价指数的波动抑制了融资余额的增长,具有明显的风险约束作用,而融资余额波动对股价指数的上涨却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对评估我国当前融资融券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明确我国未来资本市场改革方向与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多重中介模型,利用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分析师跟踪对我国上市公司研发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分析师跟踪显著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利用中介效应进行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均是分析师跟踪影响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的中介。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东部地区企业而言,分析师跟踪加剧了企业代理成本,进而促进了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而分析师跟踪对融资约束的改善仅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并未有效促进创新产出;对中西部地区企业而言,分析师跟踪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了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但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此外,分析师跟踪对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相较于东部地区,分析师跟踪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程度更高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发展风险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治  丁俊 《江苏统计》2000,(12):9-10
风险投资 (创业投资VentureInvestment)是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本文从促进私人权益资本向高科技产业资本转化的角度 ,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投融资渠道———银行信贷和股市融资的局限性 ,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风险投资是拓宽投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 ,并给出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的融资方式和融资行为决策的变化,研完发现对于兼具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条件上市公司来说,股权分置改革后对股权融资的偏好有所下降,而且非国有控股类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程度下降更大;此外股权分置改革后,兼具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得到优化,即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回报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得到增强,而且非国有控股类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回报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要高于国有控股类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方法以461家中小工业企业为样本,消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对中小工业企业真实的融资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纯技术效率上升表明中小企业的融资管理水平较高,传统DEA方法高估了管理无效率对融资效率造成的损失,外部经营环境对融资效率有抑制作用.效率值随着持续经营年数的增加呈现阶梯式增长,战略新兴企业整体融资效率高于非战略新兴企业,且开发区内企业整体融资效率高于区外企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二分响应逻辑斯蒂线性概率模型(DRLLPM),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抉择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1、就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抉择而言,规模因素和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股票流通度与股权集中度有不稳定的显著影响;而行业因素仅在少数行业中有显著影响;抵押资产和成长性两因素则没有影响。2、就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而言,规模因素倾向于选择债务融资,盈利能力、股票流通度与股权集中度三因素则倾向于选择非债务融资。3、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行为可用融资工具选择理论的最优财务结构解释。  相似文献   

17.
胡玲  张志宏 《统计与决策》2016,(19):162-165
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与股权资本成本的描述,分析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变化趋势,得出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对股权资本成本存在影响.从我国的融资实践来看,参考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数据可以得出,在不断变化的中国资本市场里,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正在发生重大演变,股权正在逐渐从集聚变为分散,第一大股东已逐渐不能对公司实施绝对控股,甚至是相对控股.文章研究了股权资本成本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取2013—2018年中国72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及企业风险承担与金融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具有抑制作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率的提高会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力度。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相对于国有产权与高投资倾向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国有产权与低投资倾向企业创新的抑制力度更大。融资约束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由此引发企业研发投入下降,从而抑制企业创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约束-企业创新"的传导渠道有效。企业风险承担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提高会减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这主要归于企业创新风险容忍度提升所带来的预期高回报效应。金融环境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金融环境提升会加大企业融资约束与控制权转移风险,由此加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该研究成果将为提升中国企业创新质量及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何伟 《统计与决策》2005,(24):113-114
与银行的关系型债权融资相比,风险投资实质上是一种关系型股权融资,具有重要的相机治理功能,因而在高风险的企业融资中能较为有效地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对我国风险投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股权激励下的企业债务融资行为是公司治理领域很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选取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于2008—2014年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经理人股权激励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变动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理人股权激励能够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水平;较之货币政策宽松期,紧缩时期经理人股权激励对债务融资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体现于长期债务融资,因此对中国新兴与转轨特殊背景下的股权激励监管有着很强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