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法、Markov链刻画其区域差异和演变态势,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区域差异看,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相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更大,但总体上两者区域差异不断下降,且差异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从演变趋势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发展状态较为稳定,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状态转移速度更快,流动性更强;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政府公共服务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该促增效应在东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了2015—2019年各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利用泰尔指数对该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总体不高,且研究期内并未有明显提升,同时,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分服务领域来看,各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城市间差异、省份间差异比较显著;从时间维度来看,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总体差异略有扩大,但浙江省的组内差异呈下降态势,且各年份的组内差异均低于江苏省和安徽省,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短板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7):100-107
公共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是公共服务提高的前提和基础,为公共服务的优化提供了方向。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以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相关数据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中国31个省份的公共服务质量。对比各省在6年发展过程中的排名变化,并对其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份、省份、服务项目之间公共服务质量差距较大,区域特征明显,经济因素成为制约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针对评价结果,从促进经济发展、重建政府考核体系、协调区域发展、改善服务供给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公共服务质量的优化措施,以期为新时代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201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2012年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除郑州和洛阳外,各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河南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且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也极为不平衡;河南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财政实力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对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进行精准测度,把握好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差异性,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七有”“两保障”标准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算2011—2020年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指数的时空变化。继而利用空间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刻画空间影响下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分布形态和演进规律。最后通过空间Markov转移概率矩阵进一步量化空间影响下的状态转移概率和内部动态性。研究发现:2011—2019年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中西部地区增速高于东部地区。2011—2020年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主要集中在较低水平,总体上呈现右移趋势;东部地区聚集趋势最弱,两极分化态势较为严重;中部地区极化特征不明显,但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较差;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空间因素对各地区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影响,不同水平的地区具有俱乐部收敛特征。各省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主要向中低水平和中高水平转移,低水平和高水平地区的状态转移流动性最差;高水平地区影响下各地区均无状态转移,固化现象凸显。因此,当前...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回顾国内外学者研究环保投资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区域环保投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我国区域环保投资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区域环保投资仍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非均衡性,一些后发优势的省区环保投资明显上升.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和突发环境事件是导致区域环保投资时空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斌 《统计与决策》2012,(12):129-132
文章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使用1995~201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评价了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效率并分析影响该效率的因素。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核算了各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效率评价结果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农业支出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而造成这种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财政分权和农业政策等政策变量、农民人均收入、农村人口密度和城市化水平等经济及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是关于乡村振兴研究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的起始工作。文章构建包含23个基础指标的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均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以及四大区域2008—2019年的乡村振兴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区域差异进行分解。结果显示:我国的乡村振兴水平的时序变化呈现增长趋势,各省份的乡村振兴水平大致呈现由东至西递减的趋势,中部省份水平及排名波动较大;从区域差异看,各省份乡村振兴水平区域差异处于收敛状态,但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及四大区域之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政策不仅体现政府效能,更能体现出政府的财政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以此为突破口,借助挪威的"职业复兴"项目相关方法与技术(Heckman评估方法与技术)来对现阶段的政策绩效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复兴项目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职业复兴项目推动能够带来其他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绩效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职业复兴项目的推行与绩效方面差异性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我国2000—2006年省级水平的面板数据,应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对我国政府规模与公共服务支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用政府消费支出比重和行政人员比重分别衡量政府规模,结果均表明,政府规模对公共服务支出存在显著的正的影响,从而引发了对现在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并据此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构建基于序贯主成分方法估算的状态空间分层动态因子模型,对我国1999年1月到2015年6月31个省份的CPI即消费水平指标的三层动态因子进行估算.将CPI波动来源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国家、区域和省份动态因子,进而分析其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动态因子和区域动态因子基本反映了各省份消费水平的波动趋势,可作为CPI波动的主要源头,然而省份动态因子差异较大,其差异性与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并利用方差分解来解释CPI波动源头,其中,全国动态因子是CPI波动的主要驱动力,区域动态因子影响力最弱,省份动态因子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与各区域及各省份的特殊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技术效率和均等化问题已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政府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2007—2009年的统计数据,采用DEA-Tobit两阶段评价模型,测算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技术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7—2009年,不同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呈现出梯度变化特征,即西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福建、山东、河北、河南、江西、内蒙古、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属于DEA有效;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技术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技术效率变异系数均小于0.080(除天津市、海南省外);财政分权、人口规模、农民收入水平、地理区位等对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技术效率差异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对其产生了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试验设计的方法论证了财政政策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两个原因:(1)政府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且政府投资力度越大其推动经济发展越快,而我国政府投资区域差异很大.(2)我国财政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在政府创新偏好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在政府创新偏好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正向中介效应,并且还存在单门槛效应;中介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地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政府数据开放对数字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我国2013—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政府数据开放对数字经济的政策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区域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禀赋、信息技术水平在两者之间发挥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的政府数据开放对数字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据此,应从加速数据开放进程、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环境三个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涂斌 《统计与决策》2011,(12):75-77
文章利用2000~200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文化事业财政支出效率。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核算了各地方政府文化事业支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效率评价结果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的文化事业财政支出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而财政分权、文化政策、人均GDP、人口密度和居民受教育水平等政策变量、经济和社会因素则是造成这种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依据,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建立政府治理效能指数,将其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差异来源进行分解,并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发展态势良好,但各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对于全国及东部地区来讲,高质量发展差异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差异,而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生态文明差异;全样本及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β收敛,中部地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α收敛,西部地区仅存在条件β收敛。  相似文献   

18.
文章建立以“投入、均衡、便捷、满意度”为四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框架,并结合基本公共教育的特点,设计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2006—2014年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对30个省份进行组别的划分.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DEA-Tobit两步法,综合评价20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配置效率与区域开放程度、高技术产业发展、科研机构的人才投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正相关;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负显著影响;产学研结合水平、政府科技投入等因素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0省份2001—2012年统计数据,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该区域工业环境效率进行了动态评价,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FGLS模型实证检验了区域工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无论在投入导向还是在产出导向下,重庆、四川的工业环境效率水平排名都在前位,而广西、新疆的工业环境效率水平的排名都在最后,其他省份则处于两者之间;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的负影响;对外开放程度、技术进步对工业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执行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以及开放市场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等措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