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泉州获得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称号,迎来了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机遇。泉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是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门类丰富;弱势是文化资源静态展示多于开发利用,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感;机遇来自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泉州在"东亚文化之都"终审会上的承诺;挑战在于泉州旅游区位优势将慢慢失去。泉州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打造"东亚文化之都"的路径,是选择"社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实施"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发展规划,全方位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打造"东亚文化之都"旅游目的地,提高泉州知名度,壮大文化旅游业。  相似文献   

2.
泉州获得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称号,迎来了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机遇。泉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是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门类丰富;弱势是文化资源静态展示多于开发利用,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感;机遇来自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泉州在“东亚文化之都”终审会上的承诺;挑战在于泉州旅游区位优势将慢慢失去。泉州应抓住建设东亚文化之都的契机,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开拓文化旅游客源市场,打造东亚文化之都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旅游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培育产业集群是泉州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泉州民营企业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应有之义,是泉州民营经济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凸显作用的必然选择,是解决泉州民营经济存在问题的关键环节。培育产业集群对泉州民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初仕泉州府同安县主簿期间,积极整顿县学,创办书院,首创讲学之风,不仅使其思想得到很好的传承,也给泉州树立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之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终使泉州成为人文鼎盛的“海滨邹鲁”,朱熹也因此成了闽学的创始人,包括同安在内的泉南地区成了“闽学开宗之地”.文章就朱熹在泉州府讲学及创办书院等教育活动作一回顾,并试图揭示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对泉州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泉州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著名侨乡,宗教圣地,人文荟萃,古人盛赞它“山川之美,为东南之最”,是“市井十洲人”的都会。不久前,中国国民经济管理研究会华东管理学会在泉州举行年会,探讨了利用“侨、优、特”发展乡镇企业的“泉州模式”。作者出于对侨乡的热爱,三年来曾八次到该地区进行访问、考察。本文着重就“泉州模式”的经济特点及其意义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泉州是东南沿海的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地区宗教文化现象既与泉州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与历史背景有关,也同闽南文化的复合性与开放性密不可分,由此形成泉州宗教文化的多元性、移民性、民间性与外向传播性等特征,由此对泉州地区社会民众的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均产生了深刻和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闽台民间信仰中,王爷崇拜占有重要地位。位于泉州石狮市祥芝镇祥渔村的斗美宫供奉着"池、朱、李"三王爷,当地民众认为王爷既是保境安民的"挡境神"又是为海上船只保驾护航的航海保护神。泉州王爷信仰以"王船"漂流、"分身"和"分香"方式传入台湾,其在台湾的传播与泉州移民渡台、垦殖及求生存的过程相始终。  相似文献   

8.
泉州地区的神像木雕艺术出自民间工艺匠师之手,是传统艺术的奇葩。对泉州地区现存的神像木雕工艺品进行剖析,通过历史渊源、工艺造型特色以及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论述泉州地区神像木雕的地域特色,以期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挖掘整理,弘扬中华文明,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面对申报世界遗产的严峻形势,在"丝绸之路"整体申报的大环境下,综合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遗产的状况。在世界遗产"文化线路"的架构下,提出"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报"和拓宽"申遗"思路的模式,希望对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一样,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塑造和开发,使其成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发挥其对城市发展的应有效用。通过对泉州海外交通历史脉络与海丝精神内涵的梳理,和对泉州建设城市品牌的优势、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提出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泉州城市品牌建设应当通过加强海丝文化的阐释与表现研究,制定海丝文化发展规划,创建海丝文化产业政策环境,以及制定海丝文化品牌建设效果测评反馈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将海丝文化塑造为泉州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从而把泉州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城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大局。  相似文献   

11.
泉州地区的神像木雕艺术出自民间工艺匠师之手,是传统艺术的奇葩.对泉州地区现存的神像木雕工艺品进行剖析,通过历史渊源、工艺造型特色以及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论述泉州地区神像木雕的地域特色,以期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挖掘整理,弘扬中华文明,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泉州位于中国福建东南部,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之一,历来就有对外通商和友好交流的传统。商人、旅行家、僧侣等各种人汇聚此地,带来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宗教文化,这些宗教文化和泉州本土的道教及其他民间宗教互相辉映,形成了泉州独特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文章试图通过对1978—1988年泉州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回顾,进而对这一时期泉州农村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泉州农村劳动力能够就地转移到当地的乡镇企业,与当时泉州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在借鉴韩国日本以及我国福建泉州保护本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访谈蓬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于蓬安县以"嘉陵江船工号子"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承与保护方式,到底是采用"玻璃罩式的馆藏"还是"活态传承"的保存方式,以及如何避免"文化空壳现象"等问题,结合蓬安县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建言关于开辟川东北嘉陵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世界上第一座以萨马兰奇命名的体育小镇,也是泉州这座体育制造业之都在发展体育经济上一次崭新之举,它的到来将吹响中国体育经济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型集结号吗?又将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家族企业是泉州经济的支柱,对家族企业的研究可以选取多个视角,而从文化学的视野分析和审视家族企业成长的动因,发掘家族企业创设和发展的文化资源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唯此,我们不仅能探究泉州家族企业迅速崛起的深层原因,而且能发现家族企业在持续发展中所呈现的"问题"的真正根由,从而推动泉州家族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7.
泉州传统梨园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因其严格的师承,该剧种保留了许多泉州话的古语特色,其中一组具有[]介音的系列韵母"鹧鸪音"就独具特色。梨园戏至今活跃于舞台上,我们可以从演员的演唱念白中听到这些"鹧鸪音"的音值,这样的语料是鲜活而可靠的。梨园戏用韵中的这些"鹧鸪音",对于我们构拟明代甚至更早年代的泉州话韵母系统和《彙音妙悟》的韵母系统,研究四五百年来闽南方音的演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泉州的金改,一方面,它作为三个国家级综合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积极探索如何动员、规范民间资本,总体上为解决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作出有益的尝试;一方面,泉州作为民营经济的重镇,金融改革必然寻求金融资本如何向产业资本转换;作为海西重镇,打造台资港澳侨资聚集中心也是泉州金改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9.
晋江泉州古外销陶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泉州地区的晋江县和泉州,是宋元时代盛产陶瓷的重要地区。在宋元时代,这里出现许多烧制陶瓷器的窑场,其中较著名的古窑场有晋江县磁灶乡、泉州市郊东门窑等。由于这里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东南临海,泉州又是中世纪海外交通非常发达的著名港口,因此,这一地区在南宋及其以后,古代陶瓷窑场的大量出现和外销有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20.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丝绸之路的考察活动,于1991年在福建泉州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论文,共50篇,同年在福建刊出,定名为《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这是国际文化史上的杰作之一。从开会的地址和论文涉及泉州古今的史迹来看,泉州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基地。丝绸之路,就我国历史而言,经历了唐宋元明诸朝代,就公元而言,即是在中世纪的时代。据此情况,中世纪时代泉州地区的文风习俗以至泉州港海外交通往来的史迹,不论文字记录或具体物品,就成为追求丝绸之路历史所要探寻的内容。1926年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渚位教授赴泉州访古调查,缀集见闻所得的地方史迹史料,写下论文若干篇。这一活动就成为探讨海上丝绸之路的先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