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学艺术是社会现象之一,它的作者作为社会历史的人,无法不在作品中表现社会历史,因而就无法割断与社会历史的联系。但是在20世纪产生的多种形式主义美学研究方法,为了强调艺术形式的重要,在评论文艺作品中特别片面地夸大形式的意义,岀现了多种以艺术形式为艺术本体的形式主义流派,英美的"新批评"即是其中之一。以艾略特和韦勒克为代表的"新批评"方法,以文艺作品的形式为本体,认定艺术批评的目的在于艺术的自身,阻断了艺术与社会历史的密切联系,所以尽管他们的理论方法在认识艺术形式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他们与其同道所秉持的方法,都在时兴一段时间之后走向了难以回转的末路。  相似文献   

2.
"艺术终结论 "的焦虑表明了当代西方艺术陷入了困境,其实质是现代艺术出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危机:情感的危机和表达的危机。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和美学的观点看来,"艺术终结论"表达内涵是:由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去人性化"走向极端,艺术终结的不仅是人性化的内涵,终结的还有艺术的形式。"艺术去人性化"违背了艺术使生活更美好的人类学意义,也隔断了艺术与人性的脐带关联。所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以人类学概念"人工制品"重置艺术的人性化内涵,解驱尘嚣弥漫的"艺术终结"魔咒。  相似文献   

3.
民歌与民族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立法与结构,它规范了这个民族的生存状态。伴随着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及各种形式"保护"措施的实施,云南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哦得得"和"达比亚"从原生环境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表演者不断地进行着文化"再生产",让原始艺术与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不断杂糅,使得新的艺术形式再生之后进入了"后民族艺术"时代。在现代以市场为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中,以怒族为例的各民族艺术存在于近现代多重语境中,当前这种环境导致了对民族艺术形态进行了"再生产",重构了当下民族艺术的生存状态——艺术变迁。  相似文献   

4.
大型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呈现的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它以交响乐为灵魂,以"中国歌剧"这种艺术形式来重新诠释、歌颂花木兰,剧中音乐形式极为丰富,其中的多首咏叹调更是优美动人、抒情浪漫、极富光彩,彭丽媛对作品的演绎张弛有度,中西合璧、雅俗共赏,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屠格涅夫《散文诗》以"梦幻"形式和内容最为常见,其意义显然不可小视。"梦"之作多以主观见长,往往更需读者客观解读。"梦"是屠格涅夫所思所想,是其深邃哲理思考的结晶,同时也是其擅长的艺术表现形式。"梦"的内容本身不可信,可信的是潜藏其间的点滴内在思想,而"梦"的形式本身则为散文诗增添许多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绘画艺术中情感与形式两大重要因素的阐释,挖掘人类的思想意识和艺术形式各自的发展逻辑,探究了艺术中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之间"文"与"质"的辩证关系。提倡立足于对内心世界的关切,放眼于所有的视觉资源,形成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适应的真正深刻的新艺术。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崛起了一批"先锋"派小说家。他们从艺术形式入手,大胆地进行实验,对传统小说的艺术形式进行颠覆,而且进入传统小说艺术形式的深层,对其赖以存在的依据--"真实性":文化、历史、意识形态,做了解构和反动。从而剥掉了传统小说的种种神圣的外衣,彻底的改变了小说艺术形式"真实性"等种种观念,使小说艺术获得一次彻底的解放。余华在先锋派作家中占据着独特的重要的位置,表现出最强的颠覆意图。在他的颠覆策略 (艺术形式 )中戏仿是一种重要的尝试。所谓戏仿,是一种文体现象,它或对某种文体形式进行夸张性模仿,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对艺术的思考,其对象前提是"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现实的艺术活动.这种活动不同于人的其他活动,也不同于对自然的审美,是因有其特殊的形式规定.这种形式规定不是单纯的文本形式问题,而是由艺术的"依据因素"以及将这些因素联结起来的艺术行为共构的"整体"或"思维具体"决定的.有了这些规定,它可能就是艺术;否则,就可能不是艺术.这是举凡艺术都有的规定,是谓形式本体.这种形式本体具体化为三个维面,即虚拟性、情境性和体验性.它们共同环绕着一个东西而存在着,这个东西就是"意义".换言之,符号化的意义虚拟,给予意义的情境定义,指向意义评价的艺术体验,综合而成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作为中唐诗人的杰出代表,其边塞诗具有时代背景下的鲜明特色。本文以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边塞诗"为论述的主体,对其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述,力图挖掘出以"乐府"为主要创作形式的边塞诗所具有的鲜明的艺术价值与成就。  相似文献   

10.
在以计算机为核心技术的数字技术—艺术时代,"人声歌唱,器乐交响"的传统音乐形式日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人机一体化的技术—艺术创作。这种变化促使人们的艺术欣赏方式得以重构——经典音乐艺术所刻意强调提升的人之主体性及其内心反思、内省、体验,一转而为计算机音乐艺术的机器"主体性"与"人—机"互动交流——计算机音乐由此成为体现当代人类生存—生活方式变迁的一种重要参照,并具体而微地以艺术化生存和异化生存二律背反的形式与人类的生存改善和价值迁延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意境"和"有意味的形式"两个艺术范畴的比较分析,阐释了中西艺术美学内在精神的合致与汇通,从而为中西艺术理论寻找到现代的对话平台,指出"意境"和"有意味的形式"的共同点在于强调"意"和"意味"的传达,反对形似.  相似文献   

12.
两宋"说话"艺术的形式是一种置于说话人生存和"说话"艺术精神特性基础之上,在长期的表演实践和与听众交流磨合下形成的具有思想内涵的"生命形式",其核心的艺术特征就是"说——听"的"交流"模式。这是一种渗入"说话"艺术各个层面的艺术特征,"交流"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方法。话本小说是对"说话"艺术具有书场感的书面化,是一种书面化的"说话",它很好地保留了"说话"艺术的文本形制和"交流"艺术特性,并对之进行了"写——读"交流方式的书面化改造。这种改造也存在于作品的各个层面,但"交流"作为一种艺术方法始终是话本小说的艺术核心。  相似文献   

13.
桑塔格的形式论与俄国形式论的形式"陌生化"、"整体性"追求以及"色情学"诸多美学主张有一致性和内在传承.种种迹象表明,对于包含文学批评在内的艺术批评,只要不远离艺术中真正的生命体验,形式论仍然是一种最为重要的文艺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略论民族艺术在当代文明冲突下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条件下,民歌这种古朴而且稳定性较强的艺术形式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所提出的问题为例,分析了民歌在当代大众文化模式中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矛盾,初步分析了民族艺术在文明冲突和全球化的压力下的特殊作用。首先,民族艺术可以起到新文化建设"母胎"一样的作用;其次,民族艺术作为一种个性鲜明的艺术形式,同时又是大众化的文化形式,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再次,在社会主义艺术生产方式的条件下,民族艺术有可能发挥审美意识形态在社会转型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牵引性的力量,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或者说一种预演。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敦煌壁画"意"与"象"相得益彰的艺术形式,具体分析了敦煌壁画采取建筑构造布局、平面化和跨时空的构图形式;采用线性语言、夸张变形和象征性的造型手段;运用"艳而不俗"、有意味的"随意赋彩"用色形式,指出了"象"与"意"相互依存、渗透、融合统一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英国唯美主义后期,王尔德承接佩特,把"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观,移植到生活的领域中来。从强调艺术的自律——"为艺术而艺术"——转到强调人生的自律:一种以审美为主导原则的人生观。这种审美救赎思想在王尔德那里主要表现在:人生的形式化、审美的伦理观、"沉思自省"的人生艺术化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曲艺是一种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与其姊妹艺术相比较,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决定,它必须在雅俗共赏的前提下,从内容、形式和语言等方面更"俗"一点,以增加曲艺作品的"情趣"与"理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东北方言相对于正规、得体、精确的书面语及官方语而言是一种富于狂欢色彩的语体。东北民间笑谑艺术最流行的形式"二人转"即是以东北方言为载体的。"二人转"作为艺术更突出的是它的娱乐品格而非它对生活的反观性,所以很容易被大众文化所吸收。相比于那些提出了更高价值尺度、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迥然不同而引起震撼的艺术品,"二人转"的确是世俗的、"酒神式的"艺术,其中"宣泄"要远比"净化"的强度高。作为一种"尚未与日常思维分化的艺术形式","二人转"与生活的反思距离太有限,并始终面临着低俗化和异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中国散文诗经过了五个发展阶段,并产生了<野草>这样的里程碑作品.但由于复杂的时代条件,鲁迅开创的<野草>传统并没有得到全面的继承,在处理"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同时缺乏美学与形式的自觉.散文诗写作必须自觉地把现代生活的感觉和情感纳入自己的艺术视野,以现代人的眼光和心态处理材料,同时必须尊重这一艺术形式的本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技术和艺术历来就是相辅相成、交相互补的。在当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根据工匠精神和艺术教育的契合性,凝聚各方合力,通过艺术类课程建设、创新艺术教育形式、打造高水平艺术师资团队等路径,将工匠精神理念融入艺术教育,以提升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适应新时期我国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