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播出后,在全国掀起一股舌尖热,"舌尖体"语言更加规范,而且更灵活运用超常搭配手法和多种语体风格杂揉,体现了一种语言的美感。本文研究"舌尖体"的超常搭配和语体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2.
《舌尖2》正在热播,再次掀起中国美食热.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几乎是必然的事情.说到吃,万千吃货都会为我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引以为豪,实际上,很多国家也有自成一系的饮食文化,不仅菜式和味道上不遑多让,而且外国吃货们还有很多奇思妙招,保护和弘扬本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3.
身份不是本体论上的存在,而是一种意指实践,且身份的建构与社会文化话语密切相关。而在以幽闭且缺乏道德支撑为主要基调的黑色电影中,既有价值观被悬置,为"蛇蝎美人"的身份建构提供了多种可能。通过对经典黑色电影《双重赔偿》与新黑色电影《本能》中的"蛇蝎美人"在人物塑造与视觉呈现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前者中,"蛇蝎美人"是作为象征秩序的颠覆力量而存在,而随着后现代媒体性话语的泛滥,新黑色电影中的"蛇蝎美人"则成为"物化"的、男性凝视下的性表演者,进而被男权社会话语体系同化,失去了原有的颠覆力量。  相似文献   

4.
《社区》2012,(13):60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将一款款美味推到人们眼前,联想到各地美食,真是让人"才下舌头,却上心头"。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初,台湾"后新电影"浪潮的崛起,不仅重新点燃了台湾影业的复兴之火,而且也极大激发了大陆、香港新生代导演美学观念革新的步伐。新世纪的台湾"后新电影"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台湾"新电影"运动呈现出相互指涉的互文性关系。笔者认为,台湾"后新电影"运动以"原画复现"的形式映现出"新电影"的艺术探索印痕,并以新生代的成长叙事表征着"新电影"的文化内蕴。台湾"后新电影"导演深受"新电影"导演创作观念的影响,体现为魏德圣、戴立忍、钮承泽、陈怀恩等导演对"新电影"核心导演创作经验的承续。台湾"后新电影"的"太超过世代"意义,体现为新生代导演在承续"新电影"经验基础上,实现了对"新电影"美学的整体超越。本文通过梳理三十年间台湾"新电影""后新电影"运动传承与流变的历史脉络,深入探析台湾"后新电影"与"新电影"运动美学经验的同异,以期为当代台湾艺术电影研究视野的拓展及当下"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构建提供成果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自央视2012年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播出后,极大地彰显了中国形象,其迅速走红的背后,离不开恰当的传播时机、传播动机、传播媒介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6月21日,由表演艺术家秦怡出品、编剧并主演的电影《青海湖畔》,在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举办发布会,首次向国内外观众揭开面纱。这部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作品倾注了秦怡全身心的投入,她不仅以94岁高龄跨年龄演绎60岁人物的"情感戏",更克服恶劣条件亲赴青藏高原实地完成拍摄。在制作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秦怡与《青海湖畔》的剧组部分演员以"零报酬"参演,力求早日向观众奉献这部"正能量十足"的电影。。总想再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青海湖畔》描写了一位知识女性  相似文献   

8.
将一个比较成熟的儿童电影置于广域的中国国情之下进行科学理性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儿童电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新时期儿童电影创作思路的更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台湾电影"新"《鲁冰花》的两层隐喻:古阿明成长的艰难与苦涩;天才背后绝非天才所决定。最后论述结果认为:第一,"新"《鲁冰花》视角虽小,却以小见大地向我们展现了一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乡土台湾,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第二,"新"《鲁冰花》是台湾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其中表达了隐晦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9.
爱升 《新天地》2012,(4):11
2011年底,张艺谋的一部《金陵十三钗》再次轰动中国影坛。在人物塑造方面,电影中的十三妓女与旋律优美的古曲《秦淮景》交相辉映,意味深长。一部电影的幕后故事,常常鲜为人知。这些"谋女郎们"大都是85后或90后,没经生活历练,却能把观众"带入"到旧时代的生活味道里去,让大家看到旧社会的风尘女子。这幕后就有著名艺术家——八旬影后金雅琴老师的功劳。这还要从60年前的一部话剧说起:  相似文献   

10.
1997年,背水一战的冯小刚拍摄了根据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的电影《甲方乙方》,从此,他和中国电影一起以"贺岁"之名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11.
电影《嘉年华》以女童性侵案为视点,将几位女性的命运融入其中,描绘了当下女性的生存状态,具有浓厚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以《嘉年华》中三位女主人公小米、小文、新新为对象,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切入,具体分析当下男权社会女性被无意识"凝视"的关系,以及女性如何在被"凝视"的关系中构建"自我"。该电影显示了导演的匠心,这为女性主义电影与电影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另外一种"舌尖上的胜利",则出现在不少公关稿件的标题上——秒杀XX,完爆XX,充满了鸡血和狗血。只是,这种无聊至极的文字游戏,难道读者真的就不明白吗?就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流行,甚至更流行的,是营销策略和公关话术上的"舌尖上的胜利"。每天都在活色生香地上演着,而且有太多的品牌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不仅刺激了“吃货”们的味蕾,更是掀起了一波美食经济热潮。片中所介绍的美食在各购物网站热销,就连烹煮美食的餐具、烹饪图书等产品也随之走俏,更有不少旅行社适时推出了“舌尖上的旅行”等美食路线。  相似文献   

14.
与"学院派"产生的语境相似但又有着本质不同,"新学院派"的出现,同样与当前电影环境中不加节制地娱乐化、商业化倾向有关,只是,和"学院派"曾经高举"文艺"的旗帜与"商业"抗衡的初衷不尽相同,"新学院派"并非只是后人的追评,它是基于当前中国电影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也是基于一种消费主义社会的文化空间而主动提出的一项电影改良策略。在新机制和新理念的影响下,"新学院派"导演及其作品必然呈现出诸多新的美学风格,同时,由于"新学院派"导演同时兼有"教师"这一多重身份,因而,在这些"新学院派"导演已然成为备受瞩目的中国电影新人才的同时,也必将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15.
对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中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在乡村传播,并以“移风易俗”“忆苦思甜”的方式进行社会动员,重塑乡村生活的艰辛历程等系列问题,以“十七年”间拍摄和放映的电影为对象,对选题、人物形象、情节表达等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在新中国“十七年”间,电影《儿女亲事》等抨击旧婚姻制度,歌颂自由恋爱的婚姻和宣传新婚姻法,《槐树庄》等电影则呈现了土地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电影《神鬼不灵》等是破除迷信、宣传科学的电影,这些电影对旧民俗、旧的社会关系的摧毁,使民众开始重新认识社会的习俗和习惯,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和规范就在“移风易俗”的电影中逐渐出现和建立了;电影《暴风骤雨》《白毛女》等成功刻画了旧制度中人民遭遇的苦难,表明革命是不能在传统的旧风俗土壤中自动生成的,反映的进步思想是社会是前进和发展的,必须与反动阶级和落后势力进行斗争,通过“忆苦思甜”来建构新政权的合法性;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在“十七年”所力推的这项农村题材电影文化政治传播既是国家对内传播实践的创举,又柔性地将乡村政治引导到新的社会形态中,成功地实现乡村治理的社会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16.
1961年,电影《李双双》上映后,全国掀起了一股"李双双热"。如今昔日"李双双"的扮演者和人物原型,已分别是94岁和75岁的老人。姐妹俩虽然身隔两地,但友情不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应当借助"一带一路"搭建的平台顺势而为。理清中国电影在对外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电影借力"一带一路"的理念和策略,有助于深化理解中国电影参与构建"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1989年,葛优、巩俐主演的《代号美洲豹》是张艺谋通俗化的试水之作,人财两空后,他又回到了《红高粱》的路数上。直到2000年的《幸福时光》,张艺谋的电影始终是拍给文化精英看的。而从新世纪  相似文献   

19.
董景玲 《21世纪》2007,(1):24-25
在当今好莱坞大片充斥着全球化市场的时代,中国电影也不甘落后,以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为首的中国导演,拍摄华语大片,并逐渐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2004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在北美地区电影票房排行榜上连续两周稳居榜首,开创中国电影百年纪录。《华尔街时报》报道:“《英雄》真正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从《卧虎藏龙》开始,李安打开了华语大片开始登上世界电影舞台的新通道。从《卧虎藏龙》到《英雄》、《十面埋伏》,再到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功夫》,成龙的浪漫爱情剧《神话》以及陈凯歌的魔幻武侠电影《无极》、冯小…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日本电影理论论著论文在中国被译介并产生影响。电影史论方面:60年代就在中国"内部发行"的岩崎昶的《日本电影史》正式出版,电影理论家佐藤忠男的《小津安二郎的艺术》、《沟口健二的世界》、《上海电影港口》、《中国电影百年》等文发表对中国电影的指导意义很大,山本喜久男的《日美欧比较电影史》用历史比较方法进行电影研究的成功尝试具有普遍意义。电影导演方面:山本萨夫的《电影制作的实际》对刚进入电影学院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山田洋次的《素材与剧本》指出导演和编剧一样需要有源于生活的创作"冲动",大岛渚的《日本电影的形势和主题》对画面以及蒙太奇的强调给人启发。在电影编剧方面:田板启在中国所做的系列讲座提出电影观念问题,新藤兼人的《电影剧作中的改编》讲述如何将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脚本,野田高梧的《电影剧作结构论》中谈到"事实"和"真实"的区别很有见地。在表演艺术方面:山田五十铃的《演员的直觉与训练》认为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浓厚的职业敏感与职业兴趣,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模仿对象。对于刚刚走出"文革"的中国电影来说,这些电影论著论文往往以自己的电影实践为例证,真正起到了"现身说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