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江苏基地暨全国首个中医惠侨基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成全国首个中医惠侨基地。江苏省中医院积极推进"中医惠侨基地建设",2017年12月与江苏省侨办共同协商成立"海外江苏之友中医惠侨基地"并签署"中医惠侨服务合作协议"。该基地通过线下门诊和互联网医院"云诊室"为英国、澳大利亚、瑞士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进行了远程诊疗,开设华侨华人来省中医院体检、就诊、养生保健、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药旅游的绿色通道。"2018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7年12月12日全国首个中医惠侨基地——江苏省中医院(以下简称"基地")花开江苏之后,江苏省中医院通过线下门诊和互联网医院"云诊室"为英国、澳大利亚、瑞士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进行了远程诊疗,不少国外的留学生和外国友人也纷纷慕名而来。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2月14日,江苏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岳在南京调研侨务工作。先后考察了江苏南京侨梦苑,侨资企业金斯瑞集团、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中医院"海外江苏之友中医惠侨基地"。他强调,要做好为侨服务的平台建设,推动侨资企业创新发展,完善落实涉侨法律法规,整合侨务资源,提升为侨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华人时刊》2004,(10):F002-F002
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4年10月,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现为江苏省重点高等学校、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卫生部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基地,是国家首批确定的接受和培养留学生及港澳台地区学生的中医药高校之一,具有博士生导师自审权和主要学科专业的教授评审权。  相似文献   

5.
弘扬中医药文化对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中医文化与传承具有悠久的历史,各种医学流派纷呈,积淀深厚,然而中医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加以重视,加强保护意识,采取多种措施,系统开展江苏中医文化研究工作,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签约16个项目,涉及资金总计逾380亿元人民币,共计规模超200亿元人民币的江苏(南京)"侨梦苑"专项扶持资金和侨商产业投资基金同时成立,将为侨商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金融翅膀支撑……"这是1月16日在南京启动万侨创新行动暨江苏(南京)"侨梦苑"与"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揭牌  相似文献   

7.
弘扬中医药文化对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中医文化与传承具有悠久的历史,各种医学流派纷呈,积淀深厚,然而中医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却不客乐观,因此有必要加以重视,加强保护意识,采取多种措施,系统开展江苏中医文化研究工作,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只想更多的病人知道我""我一个星期门诊4次、院内的会议至少3次,此外还有教学,我带8个博士、8个硕士。每年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一百多场,平均每3天就有一场。周一到周五忙医院的事情,周六周日就忙学生的事情,有时晚上也要去看病、开会,我特别不喜欢接受媒体采访,江苏电视台多次邀请我做一档节目,都被我婉拒了。我不喜欢被报道,不想要病人以外的更多人知道我,我只想踏踏实实做一个医生,专心为病人服务,那是我最大的心愿。"在全国首个中医惠侨基地——江苏省中医院健康产业  相似文献   

9.
正辞旧迎新,合家团聚,每个中华儿女的春节都少不了一顿年夜饭,或简单朴素,或丰盛奢华。而对身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来说,年夜饭不仅包含着对团圆的期盼,更有着吃不尽的浓浓乡愁和思念。吃一顿正宗的中国年夜饭,品中国味,尝故乡情,是6000万海外华人华侨最期待的事儿。而现在,这个愿望在美国、智利和秘鲁三个国家成为了现实!2月15日至3月1日,由国务院侨办等单位主办,江苏省侨办、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等单位承办的中餐繁荣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11月20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南京召开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成立大会。我校分别获准成立"江苏民生幸福研究基地"和"江苏创新驱动研究基地",经管学院徐康宁教授、仲伟俊教授作为高校首席专家领取了聘书和基地铜牌。  相似文献   

11.
正常宁: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肺疾病,如急慢性咳嗽、呼吸道感染、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师承省名中医奚肇庆教授,2014和2015参加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的医疗救治,获得组织嘉奖近年来,中医药持续升温,随着人们养生康复、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百姓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江苏省中医院作为江苏省最大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江苏省首批32家单位被授予了"江苏省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时隔一年,又有48家单位获此殊荣!瑞雪丰年,砥砺前行。2月6日下午,江苏省侨办和江苏省文化厅在历史文化名城常州联合举办了江苏省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授牌暨工作会议。全省设区市侨办、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诞生于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在政治上需要与旧中国教育体系划清界限,在卫生及防疫工作中需要提高广大中医从业者科学化水平,在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过程中需要纠正政策执行偏差问题,因此,创立中医药新的教育体系成为必然。为提高广大中医业务素质,国家开展了中医进修工作;江苏省中医学校为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编写出了第一套教材,培育出了第一批师资。1956年成立了我国第一批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标志着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正式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79年,是一所多层次、综合性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江苏省首批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课改实验学校","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坐落于宜兴市区东南的龙背山脉,依山傍水、规模宏大,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各类实验实习设备总值6685多万元,拥有宜兴市规模最大、设施设备最  相似文献   

15.
了解基层医生现有中医药能力状况,针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盐城市、徐州市、苏州市作为样本市,对样本地区所有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基层中医药普及工作有所成效,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需求较高。基层中医药服务仍面临着能力类型不全、部分能力水平不高的问题。应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补足中医适宜技术的能力短板并完善政策保障,借助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木渎实验小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灵岩山麓的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学校创建于1904年,1979年被定为'江苏省重点小学",1981年命名为省首批办好的"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于2009年新建,学校占地84亩,8规设置,目前有43个教学班,学生2088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小学学科教学(数学)基地学校"、"江苏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江苏省"健康教育促进学校"等100多  相似文献   

17.
正3月27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杂技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传来喜讯:"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建湖县杂技团(江苏省杂技团),荣获中国杂技家协会授予的2020年度工作成绩突出表彰证书。这是该基地连续三年喜获殊荣。近年来,"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建湖县杂技团践行新思想、建功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立足岗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好各类资源,不断在艺术创作、服务人民、文旅融合、对外交流等方面突围、建功,用激情点燃梦想、用奋斗创造奇迹、用业绩赢得褒奖。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历史上首个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未来网络CENI项目落户南京江宁开发区,成为全省唯一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留学报国"三基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近年来,江宁开发区坚持以人才为引领,通过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和整合,建立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全力打造科技创新、转型发展"新高地",争当省市区"一中心、一基地"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中医认识世界的是非标准,是中医界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所有中医药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古今中医药学者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医药事业的各个方面,决定了中医药行业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凝练并认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坚守中医特色优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落实习主席和党中央中医思想和政策,引领中医药行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工作。国家行政主管机关应发布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并明确“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基本原则,强化中医核心价值观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并且在中医药实践中落细、落小、落实,这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开栏的话     
正中医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其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治疗功效,引得无数人为之"竞折腰"。中医针灸、按摩、拔罐、食疗等治疗手法对人预防疾病、保健、养生有着独特作用,愈发受到全世界高层和社会民众的欢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早就在海外建立了中医药中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包括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启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