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何世桢 《老年人》2014,(12):54-55
正秋冬季节对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来说可是一道"坎儿",因为秋冬季节气温骤然降低,容易导致血管痉挛收缩,从而诱发脑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事实上,如果病人能学会以下几门"手艺",就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可大大降低脑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手艺"一:学会自测血压,气温骤降及时调整降压药进入秋冬季节以后,气温开始出现大幅下降,昼夜温差比较大。很多高血压病人都有个经验,当气温下降的  相似文献   

2.
胡海 《老年世界》2007,(24):40-40
冬天来了,天气干燥气温下降,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威胁着许多老年人。这些特殊老年群体如何安全过冬?  相似文献   

3.
胡海 《老年世界》2008,(4):42-42
冬天来了,天气干燥气温下降,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威胁着许多老年人。这些特殊老年群体如何安全过冬?  相似文献   

4.
《独生子女健康》2013,(12):18-19
气候的变化被称为心肺功能的晴雨表。随着气温不断下降,因冠心病入院治疗的患者增加不少。每到这个时候,医生总是要提醒一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过冬,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气温下降,日夜温差加大,天气慢慢变得干燥,夏天已经逐步迈向秋季。而夏秋转季,是咽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段,无论是慢性咽喉疾病还是急性咽炎患者,又该如何应对呢?咽炎发作,用药需谨慎初秋天气变化多端,时而高温如夏,时而阴雨绵绵。在此段时间,受风邪侵袭,免疫力下降,身体的平衡容易被打破,咽炎随之而来,出现的症状包括  相似文献   

6.
冬季来临,气温不断下降,人体的生理活动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心血管病等这些中老年疾病在这个季节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增高,那么,中老年人该如何安全度过寒冬呢?  相似文献   

7.
清泉 《伴侣(A版)》2008,(3):55-55
正冬季的寒冷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人的性冲动和激情,尤其对女性来说,会出现性欲减退的现象。如何在气温不断下降的冬季让"性"福春意盎然?以下几点会对你有所启发。1.换一换你们亲密时的环境,比如浴室或厨房,  相似文献   

8.
马月娥 《当代老年》2006,(12):47-47
寒潮南下时,降温幅度大,某些疾病的发生明显增多。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抗病力减退,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能适应气温的突然变化,一旦寒潮迅速南下,往往引起以下几种旧病复发。  相似文献   

9.
傅敏端 《老年人》2004,(8):54-54
医学研究证明,气温过低与过高都与中风发作关系密切。每年当气温在0℃以下或32℃以上的时候,总会出现中老年人中风的发病高峰。临床表明,当气温升至32℃以上,人体汗液大量蒸发,体表血液循环的血量比平常高出数倍。这种超常的血液循环,对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  相似文献   

10.
四季变换,昼夜交替,这是自然规律。在昼和夜的交替过程中,气温、湿度、光线等气象因素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对人体的生理和精神状态以及健康情况都有一定的影响。中医认为,人体中卫气的浮沉,直接和阳光强弱、气温高低有关。《内经》说:日光晴朗时,卫阳之气浮于上;天寒日光阴暗时,卫阳之气就沉滞于里。而且,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三阴,潜于营阴之中,使得脏腑的营血充沛。这样夜间机体顺利进入睡眠休息状态,涵养阳气。昼夜的温度、日照等气象变化,对疾病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疾病往往清晨较轻,午后便逐渐加重,到夜间病情最为严…  相似文献   

11.
秋季养生谈     
周鸿图 《老年人》2013,(10):55-55
经过夏季的高温酷暑,入秋后气温逐渐下降。"立秋"的三候节令分别是:一候凉风急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直至霜降的"草木黄落","蛰虫咸俯"。季节转换可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很多,如下所述:"春困秋乏"现象秋季来临,气候凉爽舒适,为何仍感困乏?原因是人体经高温酷暑的消耗,气阴均有较大损减,因而需要"调"、"补""、养"。"多事之秋"秋季是人体免疫力相对低下的季节,因此人们易患感冒、腹泻等疾病,慢阻肺高血压、冠心病等都可因天气较凉、气温下降而有加重趋势。皮炎等流行病多发由于一些昆虫为过冬储备能量而活动猖獗,野外旅游者要防止蚊虫叮咬,发生皮炎,注意饮食卫生。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也在秋季多发。  相似文献   

12.
柳君 《老年世界》2014,(13):36-36
2007年6月开始实施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把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37℃以上: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气象学上,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一般来说,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  相似文献   

13.
寒冷的冬天,当气温下降到5℃以下时,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便会莫名其妙地发生头痛,而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头痛现象又不治自愈。头痛真的与寒冷有关?气象保健学家通过对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发现,寒冷天气的确是某些头痛的诱因。众所周知,过低的气温会导致人的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引发血压升高。这种因寒冷引起的血压升高称为冷加压反应。冷加压反应的典型表现是四肢麻木、手脚冰凉、头痛。老年人血压相对较高,因而冬季容易发生头痛也不足为怪。寒冷干燥的冬季,还容易受到病毒感染。有人受到病毒感染之后,不一定出现呼吸道症…  相似文献   

14.
吕斌 《老人世界》2010,(10):44-45
入秋以来,早晚气温凉,人们在享受清凉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一些健康细节。专家告诫,在这个多变季节,特别要注意保健,预防感冒、发热等疾病。  相似文献   

15.
寒潮作为一种大范围的较强冷空气的活动过程,一般出现在每年初冬 (11月 )至次年的初春 (4月 )期间。寒潮的特征和气象指标是:气温一天将下降 10℃以上,当地最低气温在 5℃以下,一般还伴有降水 (雨或雪 )和偏北大风。  寒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心血管病患者对寒潮最为敏感。美国海洋和大气局发布的《天气和健康》就曾指出,每当寒潮来临,在气温由高变低、风力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心脏疾病发作频繁,危重病人常常在凄风苦雨中与世长辞。我国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也发现,约 77%的心肌梗塞患者和 54%的冠心病患者在寒潮天…  相似文献   

16.
吕斌 《老人世界》2014,(8):47-47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各种传染病、胃肠道疾病、皮肤病等进入高发期。对此,市民在家里应准备哪些常用非处方药才能既有效又安全?在此笔者为您支几招。  相似文献   

17.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入秋以来,气温明显下降,湿度明显减小,在经历了炎夏的酷暑和闷湿后,人们倍感秋季的凉爽和舒适。宜人的秋季,也是锻炼身体的黄金季节,这里不妨列出几种比较适宜于秋天的锻炼项目。(1)登高。登高爬山,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秋日登高,独特的气象要素对人体生理机能也有特殊的益处。登山时,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会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夏季气温高,令人难以忍受。有的人大汗淋漓时洗个冷水澡,再狂饮冰镇啤酒或冷饮来消暑,其实这种以冷抗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炎热中以冷水冲凉还会引发出一些疾病。因人体散热方式以出汗蒸发为主,所以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9.
《老年世界》2010,(5):47-47
一、老年人服药应遵循的规则 几乎每个家庭都存有一些药物,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免疫能力的下降与器官的衰退,使老人成了诸多疾病的侵害对象,因此,药物便成了一些老人的随身之物。那么,面对各种疾病以及众多的药物时,老人们应该遵循怎样的服用规则呢?  相似文献   

20.
金凤 《当代老年》2011,(2):50-50
在家测血糖,不少糖友会碰到手指不爱出血的问题。冬天一来,气温下降,血管收缩,指尖采血更吃力。该怎么应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