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很怕爸爸,特别怕爸爸教训我时的“雷声”。 早上,当我睡得正香甜的时候,爸爸的一声“炸雷”就会把我惊醒:“快起来!去读书!”晚上,当我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的时候,“雷声”又在我耳边回响:“快睡觉!”我的老天爷呀!一年365天,差不多天天都这样,爸爸的“雷声”什么时候才会消失啊!  相似文献   

2.
稻香翁 《当代老年》2011,(12):54-54
“的卢跃檀溪,打一《三国》人物名。”“是张飞!不对,是马腾!”“对喽,是马腾!哈哈哈哈……”每天,小区的老年活动室里总是传出爽朗而开心的笑声——这是我们的“老年谜语沙龙”在摆“擂台”呢!  相似文献   

3.
《华夏少年》2007,(10):86-86
问:怎样才能准确地从材料中抓住重点,抓住中写好作文? 答:哈哈,太简单啦!“承上详写”啊!怎样准确从材料中抓重点,抓中心?“承上”啊!开头“定”了“位”,中间承接着“定位”你就能从占有的材料中“准确”地抓住重点,抓住中心,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4.
“我没睡够!是你硬叫我起来的!”“我不吃,我不饿!不吃就是不吃!” “妈妈,怎么还不到星期五!我不想去幼儿园。” 以上的话,妈妈们听起来并不陌生吧7稚嫩的孩子早晨与妈妈说这些心里话,隐藏着孩子的不满情绪,如果问题偶尔发生或是节假日里,倒不会给妈妈们造成麻烦与烦恼。  相似文献   

5.
好好活着     
大热天,禅院里的花被晒焦了。 “天哪!快浇点水吧!”小和尚喊着,接着去提了桶水来。 “别急!”老和尚说,“现在太阳大,一冷一热,非死不可,等晚一点再浇。” 傍晚,那盆花已经成了干菜的样子。 “不早浇……”小和尚嘟嘟哝哝地说,“一定已经死透了,浇不活了。”  相似文献   

6.
社会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银行贷款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换言之:银行“嫌贫爱富”!或曰:“落井下石”!今天,我们带着这个疑惑继续采访了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中国农业银行玉田支行行长刘维奇。  相似文献   

7.
“张三(化名),您好!我是司法社工小黄,没有打扰您工作吧?”“是小黄啊!没有打扰。”“上次听说您感冒了,现在感觉如何?”“基本上康复了,谢谢关心!”“对了,之前我听说有一些人出事后社保账户被冻结了,司法局也十分关心大家的社保情况,我打电话给您,是想了解一下您现在的社保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8.
全晶晶 《老人世界》2008,(11):25-25
“您老今年多大岁数了?”如若有人问起,姥爷定会回答:“八十多了!”对方必夸:“可不像,您老真年轻!”知底的人都知道姥爷早已经九十出头了!其实姥爷这样说并不是拖住“青春”的尾巴不放,而是有意忘记自己的年龄,想必这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吧!  相似文献   

9.
巧嘴同同     
外孙女同同,年幼“无知”,但说话幽默。试举几个例。一、月“球”同同刚会呀呀学语时,“嚷”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球”。玩着气球、皮球,喊“球”;看见衣被书画上的圆圈儿,喊“球!”;摸摸胖爹的大肚皮也喊“球!”  相似文献   

10.
郜贵 《老年世界》2011,(5):32-33
“好诗,好诗!”伍礼德听罢吟咏非常兴奋,颇有同感,情不自禁地劲力鼓掌,“真可谓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1.
《金色年华》2008,(5):6-6
“山东惊现‘80后’厅官!”“史上最牛公务员!”“同为‘80后’,差距咋就这么大!”今年年初,一名1980年出生的青年被任命为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之后,一时间,这位名叫张辉的年轻厅官成了网络论坛焦点。  相似文献   

12.
古有“卖油翁”,今有“低碳翁”!说来颇感欣慰:没想到耄耋之龄,竟成了身体力行绿色生活的“低碳翁”!  相似文献   

13.
“快坐!快坐!”我们进屋后,老人热情地招呼着我们。“你们大老远过来,先喝点水吧!”不等我们答话,老人已经手脚麻利地把饮品摆到了我们座前的茶几上。“热吧,我把电风扇给你们挪过来吹一吹。”老人自顾自地忙乎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阿辉 《公关世界》2009,(8):52-52
或许有人认为,面对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无孔不入的现实,而奢谈“信”,不是呆傻,也是犯神经!任人评说吧!我的想法是,如果时下“信”真的被践踏殆尽,无“信”可言,不是更需要说“信”,呼唤“信”的复归吗?“信”,守诺践约之谓也。  相似文献   

15.
过去,我一直抱怨上苍,让我摊上世上最讨厌的妈妈。从小她就强迫我吃早餐,上学之前必须喝牛奶。妈妈在我上学前给我做好三明治或者给我一个水果,而人家的孩子却可以在上学路上买汉堡、热狗或其他可口的早点。最烦人的是妈妈的唠叨:“快吃!”“快走!”“好好做!”“必须做完!”  相似文献   

16.
金婚余兴     
离开了儿孙们为我们举办的金婚喜宴,我和老伴意犹未尽。于是我趁着酒兴.悄悄对老伴说,带你去个好地方怎么样?老伴也有了几分酒意.诙谐地说:“好哇,最好酱油加点醋.来点幽默,再加点浪漫!”我说:“当然!”老伴说:“看你如何导演。”我说:“试试看!”  相似文献   

17.
淳青  唐志 《女性大世界》2005,(1):136-139
“亲爱的,我想吃‘奔驰’火锅了。” “?” “连‘弁驰’火锅都不知道?那你更不知道柠檬叶子了。” “#·!%¥,?” “哎呀!就是泰式火锅嘛!无聊的男人,什么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8.
《南京!南京!》影片创作与接受之间出现错位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二战片一下子从以前的“抗战”直接跨越到《南京!南京!》的“反战”,中间缺少了一个重要环节,即对法西斯的揭露批判和认识。但其根源不在陆川,中国抗战片自始至终没有建构起“反法西斯”的维度,而这一维度恰恰是“反战”的前提。从民族文化心理和观影心理上讲,只有对法西斯的揭露批判和认识,才能真正构成对这场战争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新月 《当代老年》2006,(3):34-34
我10岁生日礼物是一小碟煮黄豆。那天中午一放学,就看到案板碟子里放了10颗黄亮亮的豆子,好香!“丫,这豆子是爷爷特意给你过生日煮的,还放了酱油,快吃吧!”说着爷爷便捏起一颗送进我嘴里:“好吃吗?”“好吃!爷爷你也吃吧!”我拣出一颗豆子往爷爷嘴里塞,  相似文献   

20.
常听人这么说:“唉,过一天少一天!”这是一种生命的“倒计时”思维。也有人这么说:“嘿,活一天多一天!”这是生命的“正计时”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