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在新浪微博上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引起全国网友、各地公安部门的关注。网友纷纷将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希望家中有孩子失踪的父母能借  相似文献   

2.
年初一场沸沸扬扬的微博打拐,让流浪乞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今年两会,“困境儿童保护”成为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深圳儿童福利院9名被拐儿童寻找家人,请帮忙转发通知家人认领”,这是2011年2月14日情人节,新浪微博微群“微博打拐志愿团”2月14日的公告。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2008,(5)
问:我经常在一些商场门口看到乞讨的儿童,据说他们是被一些大人控制和胁迫的。我想这样的大人也太缺德。请问:胁迫儿童乞讨该受到怎样的处罚?江瑛  相似文献   

5.
微博2011     
2011年的微博,可以称得上热闹纷繁。每周、每天甚至是每个小时,微博上都有热点话题在被讨论,或关乎民生,或关乎社会正义,或是揭露丑恶的内幕,又或是关爱弱势群体。 2011年初,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一条寻找被拐儿童的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引起广泛关注。“微博打拐”的行动从此兴起,至今仍未停歇。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流浪乞讨人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情况之复杂,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流浪乞讨儿童的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因此,我们需要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社会救助,让他们告别流浪乞讨生活,回归主流社会。本文介绍了福利院的发展现状及在流浪乞讨儿童社会救助中发挥的重要功能,并结合我国流浪乞讨儿童的特征,详细论述了如何充分发挥福利院在流浪乞讨儿童救助中作用。  相似文献   

7.
声音     
“懂得保护自己才最重要,人不可能被关一辈子。”——9月,各大高校忙着迎接自己的2014级新生。18岁的福建女孩,西安交通大学新生陆享璇选择了最大胆的上学方案:骑行到学校报到。24天里,她骑行了2000多公里。路上搭陌生人的便车时,她不仅通过聊天巧妙地确认对方身份,还会拍照发微博。  相似文献   

8.
“家有儿女,常备优卡丹。”优卡丹儿童感冒药,电视广告做得很火,可谓家喻户晓。然而,近日有微博爆料优卡丹和好娃娃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被证明对儿童有肝肾毒性,“一岁内禁服,六岁内慎服”。一石激起千层浪,给孩子用过的家长慌了神,不知道会有什么后遗症;没用过的人则担心还有多少这样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人口流动性的日益增大,以及对儿童保护的不到位,拐骗、拐卖、抢夺儿童案件层出不穷。中国每年有多少人失踪,国家没有公布过具体的官方统计数字。据联合国估计,全球去年被贩卖人口达250万,其中一半为儿童,而亚太地区是重灾区。据民间调查,失踪儿童大致去向包括:被贩卖给需要孩子的家庭;沦落为流浪儿童;被职业乞丐控制成为乞讨工具;被社会福利机构救助;被好心人收养;受劳动剥削;性剥削;贩往国外。  相似文献   

10.
应若平  王健  黄碧  颜欢 《社会学》2006,(4):17-22
城市流浪乞讨人口管理是流动人口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2003年“孙志刚事件”后,国务院颁布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了1982年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标志着我国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实现了从强制收容遣送到自愿救助管理的根本性转变。新办法实施充分体现了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1.
生活新信息     
环卫工站立休息感染网友据长江日报讯(记者马振华):看到如此辛苦的环卫阿姨,谁还好意思随便乱扔垃圾?这两天,微博上的一张街头拍的环卫工照片,被纷纷转载,得到网友积极响应。网友"麦丫Maiya"近日在微博上发了一张"随手拍"的照片,照片上,一位女环卫工在路边倚靠在树边打盹(如照片)。"麦丫Maiya"看到环卫阿姨这么辛苦,将这个场景拍照,发到了微博上,并倡议网友不要随手乱扔垃圾。  相似文献   

12.
周斌 《职业》2015,(4):15-17
电视相亲节目嘉宾离职的是是非非【案例】一名叫卢和平的网友,在微博上称“本人因参加《非诚勿扰》节目(2014年6月1日5号嘉宾),被所在的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认为是不安定因素,被单方面解除了劳动合同。”卢和平还在微博上说:“参加电视节目纯属个人私事,对华为这种无视《劳动法》的行为表示抗议。”  相似文献   

13.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直接面向最底层社会弱势群体的具有福利性、保障性、服务性的工作,对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消减社会问题风险、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提升政府服务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反思和注意的是,我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在"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民政主管、社会参与"格局下'虽然建立起以民政救助机构为主体的救助工作体系,但社会参与严重不足. 在梳理和分析近年有关救助事件,尤其是流浪儿童救助事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审视我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政策和实践.2011年1月,全国出现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联合优酷拍客发起的"解救乞讨儿童"公益行动;2011年10月,广东佛山发生无人看管的2岁小女孩被两车碾压后,18名路人无人施救的悲剧;2012年11月,贵州毕节发生了5名儿童在垃圾桶取暖窒息而死的悲剧;2013年1月,河南兰考发生了社会个人收养的弃婴因火灾造成7死1伤的悲剧,随后又在湖南长沙发生记者装扮流浪人员暗访遭捆绑的闹剧.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不能不细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志们: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2012年4月9日上午11点4分,央视主持人赵普发表的这则微博一石激起干层浪。该微博在被疯狂转发近13万次后被删除。网民对赵普这种“不细说”还不如不说的做法表示不满。  相似文献   

15.
观点摘编     
《老年人》2003,(12)
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了,但人们关注和期待的违宪审查机制似乎被回避了。也许违宪审查制度涉及更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更深刻的意识形态,只能绕着走。———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请求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审查,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腾彪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让人敬佩。他认为,“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小偷虽然是道德意义上的“坏人”,但未经法院审判和处罚,仍然享有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人身权,任何侵犯小偷人身权的行为,一样是为法律所禁止的。———某些地方为了警示大众,将小偷的照…  相似文献   

16.
余平 《老人世界》2014,(8):27-27
我和老婆都是“微博控”,所谓“微博控”就是极度喜爱微博的一类人。老婆每天要发十条以上微博,经常反复刷新她的微博页面;我强烈关注自己微博上的粉丝数,甚至去淘宝网上批量购买“粉丝”,只要登录上微博我就高度兴奋,就连去趟洗手间也要带上手机看微博。以前我们睡前说俏皮话,现在是背对背刷微博。  相似文献   

17.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一位被网友称为“气球奶奶”的83岁老人,在郑州引发了一场滚热的爱心潮。这位老人拒绝乞讨,更不要别人的施舍。她用自己的双手养着患病的儿子,以及自己收养的13岁少年。  相似文献   

18.
2月19日,壹基金儿童救助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和项目管理委员会,并明确近期项目方向为:通过建立丢失儿童数据库,为丢失儿童救助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个案救助,探索对乞讨儿童的救助方法。  相似文献   

19.
昌东 《当代老年》2014,(5):42-42
现代社会真成了“微世界”:微机、微博、微信、微晶、微电脑……其实,还有一种“微”常常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微幸福”!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2011年是“政务微博”元年。这一年“政务微博”发展迅猛,根据腾讯微博官方统计,目前共有万余个政务机构以及公务员开通微博,遍布34个省级行政区划。其中,副厅及以上级别的机构和官员微博达266个,而在新浪微博,年初已通过实名认证的官员微博就已达1300个。无可质疑,我们正步入“微官”时代,官员们与普通网民一起,通过撬动微博这个微小杠杆,以无可阻挡之势改变了2011年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