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礼人 《老人世界》2011,(11):36-37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不由想起了黄花岗,那里有一座黄花岗墓园,墓园中有七十二烈士墓。那是前些年的一个春节,我因公干到了广州。在一个休息时间,广州的朋友领我走进黄花岗墓园,瞻仰了七十二烈士墓。.黄花岗墓园位于广州市东郊,白云山南麓,正门坐北朝南,高达13米,气势伟岸。门额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浩气长存”4个金色大字。门前,两簇黄花为屏,一对石狮拱卫。进得园内,一种与尘世暂离而圣地在即的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2.
一个炎炎夏目的午后,曾国藩收到学生李鸿章的一封书信。在信里,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3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帐前效力。曾国藩微笑着放下学生的信,照例背着双手出去散步。  相似文献   

3.
王磊 《老年世界》2007,(15):9-9
夏日的一个午后,曾国藩收到学生李鸿章的一封书信。信中,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3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帐前效力。曾国藩放下这封信,照例背着手出去散步。  相似文献   

4.
雷颐 《当代老年》2009,(8):26-27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最有争议的人物。在大清国摇摇欲坠之际,李鸿章如同一个裱糊匠,竭尽全力东补西糊,虽一时弄个里烂而外光,但是一旦遇上暴风骤雨,也是束手无策。后人,也恰恰从这个角度,或认为李鸿章是个大卖国贼,每逢中国与外国战败,都是由他主持和局,赔款割地道歉;  相似文献   

5.
张鸣 《当代老年》2009,(1):10-11
曾国藩曾评价李鸿章为官有道。其实,跟张之洞比起来,李鸿章在做官上还差那么一点。李鸿章一辈子拼命做官,却背了多少年的“汉奸”骂名,到今天也洗不清,可是张之洞就不然,这种事,从来都没沾过。  相似文献   

6.
迟到的哀思     
沿着崎岖的山径,我踩着片片落叶,踏着层层青石楼道,步履越走越急促,越走离你越近……偌大的墓园里,我访格因盼着,睁大泪水模糊的眼睛寻找着你。啊1你在那里,两棵青翠的松柏,象两个忠诚的卫士,在你身旁默默肃立。你的屋宇锁在浓浓的秋色里,你的名字连同“烈士之控”七个大字,铭刻在大理石碑上。我伸出颤抖的手,在冰冷的慕碑上抚摸着,泪如决堤的河水,顶着我的脸颊滚落着。我用撕裂的心读着你的墓志铭,字字都是用你滴滴的鲜血铸成—…·那个仲夏的黄昏,晚霞吻着太阳,小城沉浸在一片温馨、行盗的暮色之中,你开完表彰大会,匆…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学者普哈丁,亦译“补好丁”,系至圣穆罕默德的第十六世孙,宋咸淳年间来扬州讲学,在扬州穆斯林中享有崇高威望,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卒于扬州,葬于今扬州市区解放桥南堍高岗上,即今普哈丁墓园。普哈丁墓园是伊斯兰教传入扬州最早的文化遗迹,穆斯林尊其墓为“筛海坟”或先贤墓,每逢伊斯兰教节日,穆斯  相似文献   

8.
1896年。李鸿章一行访问到费城。当局格外巴结。说中国的贵人喜欢坐轿.于是。在李参观工厂或名胜时。就不用马车了。专门搞了一顶豪华轿子让李鸿章坐。不巧的是抬轿的四个人全是爱尔兰人。他们听李鸿章  相似文献   

9.
细雨 《老年人》2007,(5):14-16
民政部明文规定,“只有持死亡、丧葬证明才能购买墓穴”,然而却有人置国家政策法规于不顾,倒卖墓地谋取私利。海南泰天实业有限公司与海南定安县民政局合作开发的一个名叫“定安福园”的墓园,就瞄准离退休老人和下岗职工等城镇低收入人群,违法敛财,导致100多个家庭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10.
沈弘 《中外书摘》2014,(10):80-81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是京城的一件大事。大学堂成立的消息刚一传出,便招来上千名已获功名的秀才、举人和进士的竞相报名投考。1898年8月9日,光绪皇帝根据李鸿章和孙家鼐的推荐,任命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并着赏给他二品顶戴。  相似文献   

11.
张茂渊 《当代老年》2011,(10):36-36
如此旷世奇缘,其主角究竟是个怎样超凡脱俗的人?她叫张茂渊,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侄女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才女张爱玲。她留过洋,集万贯家资、容貌才情于一身,她的爱情,波澜不惊却又令人唏嘘感叹。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芳村区创意园坐落在芳村大道东200号,离芳村地铁站不远。这座由双氧厂改造的创意文化园区,绿树掩映,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上世纪50年代的车间厂房老建筑。大门左侧,一株如伞古榕下一座朱红小楼,那就是“康奕轩”。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参与了晚清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活动,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主持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因此背负了不少骂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李鸿章具有卓越的才能,在戊戌洋务时期就有很明显的体现。事实上李鸿章的很多行为都是代表国家的,近两年史学界也在为他翻案和平反,因为李鸿章已经在尽最大的可能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应该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4.
王龙 《中外书摘》2008,(11):59-60
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同时起跑。怀着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另找靠山 甲午战争爆发前,袁世凯在朝鲜做知事无可为,随后便托辞返回国内。回津之后,李鸿章以袁世凯人才可用,委派他办理前敌营务,但袁世凯并不想从事后勤工作,因而在工作之余又背着李鸿章在京中托人找关系,另谋出路。  相似文献   

16.
徐义 《老人世界》2010,(1):34-35
久闻直隶总督署大名,特去保定作了一次探访。 在清代,总督和巡抚同属封疆大吏,但总督的地位要高于巡抚。直隶省是京畿腹地,拱卫着京城——北京,所以直隶总督的地位尤显重要,一般都由皇帝的亲信重臣担任,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而直隶总督署则更是在雍正皇帝亲自过问下修建起来的,其意义就非同一般了。  相似文献   

17.
为缓解城市墓园发展中的用地矛盾、生态破坏、空间冷漠及情感缺失等问题,本文结合城市立体化、生态自然观、园林艺术学等理论,提出墓园景观建设的立体化、全面生态观、情感艺术化等升级与优化策略,以期推动其以崭新的形象融入城市发展中并为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01年9月7日,大清王朝条约签订专业户李鸿章在11个国家的威逼下,签下了最后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辛丑条约》。在回家的路上,他口吐鲜血,2个月后。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走完其毁誉参半的一生。这位临死前还念叨着国家局面“渐有转机”的晚清重臣,做梦也不会想到100年后他所渴望的转机终于出现了。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也有一位来自这个古老国度过的代表同样成为会议的主角,同样在一份国际条约上签字,形式上虽然极为相似,但内容却有了本质的区别。申奥成功、世界杯出线、上海APEC 会议的成功举办……所有这些以前可望不可即的梦想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相继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9.
胡文 《炎黄世界》2013,(6):23-23
1955年3月15日,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卫立煌,从香港抵达广州。此前五年,他一直在香港过着隐密的生活。卫立煌原是孙中山先生的一名卫兵,后来成为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曾任第一、二战区司令和中国远征军司令等要职。  相似文献   

20.
走进莫斯科的名人墓园,第一个看到的是王明的墓。墓后有一小圈青松,碑上雕着他的半身像,因为此前从没看过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照片,我只觉得刻在墓碑上的戴眼镜的王明.文质彬彬且年轻得不可思议,同我想象中的“先左后右”祸害革命的“机会主义和投降主义”者很不一样。那么,“机会主义和投降主义”又该是一副什么面孔?又该有怎样的“标准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