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结构与行为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村税费改革后,空前的财政压力使以往单一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为了摆脱困境,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私人和第三部门的协同机制,应该是一种最优选择。多元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是政府要优化自身的行为策略,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不合作博弈为合作博弈,约束乃至消除政府官员背离和损害农村公共利益的驱动力。同时,政府还要优化与民间主体的行为关系,努力完善政府与民间主体之间伙伴关系的实现形式,健全政府对民间主体的激励与约束。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事实上被漠视的曲折过程,时至今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仍然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要着眼于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建立健全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型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着眼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性,构筑市场化、民营化、社会化的农村产品供给平台,建立非政府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宜居宜业环境为依托,构建可持续、长效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制度关联性。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供给制度安排 ,由此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农村居民从公共产品消费中的受益程度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一方面消费相对较少的公共产品 ,另一方面其私人产品生产的成本却相应提高了 ,从而农民收入增长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本文对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提出修正设想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直接关系农业生产、农民福利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不仅是我国当前财政工作的重点,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文章针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短缺和质量低下的现状,提出保障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主要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城乡统筹两个分析视角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推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反对城市化、抵制现代化和抗拒市场化,而是将农村区域置于与城市区域同样的政策框架之下,将农民作为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待遇的国民对待;关键在于城乡公共产品的统筹供给;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联动的系统工程;必须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强调农民的参与,建构需求主导型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城乡协调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普遍短缺,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改革不合理的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新体制,这不仅是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农田水利等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之前,政府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但造成了事实上的供给短缺;改革之后,私人供给兴起,短缺状况有了较大程度改善。为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应在继续发挥政府供给作用的基础上,大力提倡私人供给,并积极探索私人供给与政府供给结合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8.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充足、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当前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总量偏少、整体质量不高、供给制度不完备、供给模式单一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地方政府重视不够,以及传统的农村文化消费模式抑制显性文化需求等等。我们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应当正确理解和坚持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的主导地位,努力实现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尊重农民在文化产品消费的主体地位等。 相似文献
9.
10.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特征及供给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农户的调查研究,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遵循先生存后发展、先眼前后长远的原则,既具有普遍性和显著的倾向性,更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从供给的角度看,农民需求满意度普遍较低,以需求为导向确定供给的策略与方向是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政府要加强各类公共服务的提供,做好公共服务,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远远跟不上群众需求,在与群众需求产生偏差的背景下,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公共服务城乡失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深层次原因。目前我国城乡失衡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农村居民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要针对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力度,为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及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影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关键因素是县乡财政体制.可以说,县乡财政体制的演变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内源性力量.通过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县乡财政体制的演变可知,公共财政体制下的协商供给模式可能是今后农村公共物品的理想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4.
15.
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强烈与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短缺,是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内在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财政体制对农村资源的汲取产生了路径依赖,二是现代公共财政的制度缺失制约着国家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消除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重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应该从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着手。公共财政保障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并确保政府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需缺口、价格水平、供给制度及农民的心理比较对供给效率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农村公共物品:道路基础建设、自来水供给、灌溉设施等质量、数量、价格、供给效率、是否征求意见、需求及满意度、资金筹集等方面的统计,分析认为:农村公共物品在质量上和数量上的供需缺口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表达机制越完善,农民对公共物品的满意度就越高,供给效率亦越高. 相似文献
17.
18.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一珍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2):48-5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增收、生活富裕。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加重了农民负担,供给不足影响了农民增收;必须充分认识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对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化解公共风险、建设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要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四位一体”供给体制,构建多主体、多层次供给格局,保障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9.
公共利益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具有概括性、历史性、不确定性、分层次性等特征。判定城乡规划领域的公共利益应遵循符合与城乡规划有关的法律确定的目的及原则、公共受益性原则、不违反上位公共利益的原则、符合实际需要等原则。在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过程中,涉及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事项、涉及对生产要素的调配或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的事项、涉及国防建设或防洪抗灾设施的事项、涉及保护生态环境或保护与利用自然资源的事项、涉及城乡公共设施的事项、涉及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事项以及其他涉及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事项,应当认定为城乡规划领域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