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0年鲍威尔案是近年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米兰达规则适用的典型案例.通过判决有缺陷的米兰达警告有效,鲍成尔案对米兰达规则之标准的解释走向更加宽松的立场,使得米兰达规则的适用处于不确定状态,因而在总体上损害了米兰达规则的效力.中国需要在宪法层面明确规定刑事正当程序,中国司法应该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学术自由是否是一个法律概念、一项法定权利,历来是一个问题.在美国法上,学术自由作为大学和教师管理核心学术事务的权利,是一项由最高法院创制的宪法未列举权利.美国早期的学术自由依附于契约权利,体现了一种大学内部政策,即大学管理者在规章制度范围内通过签订契约而赋予教师的自由权.在“学术自由第一案”——Sweezy案——中,最高法院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的言论自由权,将学术自由提升为一项值得宪法保护的价值,并指出其基本内涵是自主决定“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谁被教”;在Keyishian判决中,法院迸一步明确学术自由是“第一修正案的特殊关注”,将其纳入了宪法权利话语体系之中.至Grutter判决,最高法院肯定了在高等教育领域,学术自由是一项独立的、未列举的宪法权利,并可先于其他宪法权利受到保护.相应地,对大学学术性事务的决定,法院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给予尊重;尊重的程度,取决于决定是由什么样的主体做出的、需多大程度的学术技能、意识形态中立与否以及是否危害到了别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一案判例确立了米兰达规则的基本内容和它在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随后爱德华兹诉亚利桑那州、俄亥俄州诉麦卡第、亚利桑那州诉罗伯逊、密苏里州诉帕瑞斯.西伯特等判例,进一步丰富了米兰达规则的内容,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但米兰达规则也遭到了强烈反对,纽约州诉夸尔斯、伊利诺伊州诉劳埃德.伯肯斯、合众国诉奥尔索等判例,使米兰达规则趋于保守,更加注重保障警察如何有效执法。迪克森诉合众国一案,使米兰达规则的地位又得到恢复,但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米兰达规则再次走向保守。  相似文献   

4.
权利能力理论是未成年人取得股东资格的法理基础,有关权利能力的民事法律规定是未成年人能够取得股东资格的法律依据.行为能力只是表明了主体行使权利的能力,不是未成年人取得股东资格的前提条件.无行为能力规则对未成年人股东资格取得的某些限制,目的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未成年人取得股东资格并无公司法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征用权与警察权(policepower)的区分 ,是美国有关财产权保护宪法争诉的重要焦点之一 ,在此曾形成了一系列的经典判例 ,但实际上长期没有克服法理上的混乱。联邦最高法院力图在1992年的路卡思诉南卡罗来纳州海岸委员会一案 (Lucasv.SouthCarolinaCoastalCouncil)中就征用补偿这一方面提出了一个确定性的规则 ,然而其结论仍具有争议性。美国宪法判例中的这种财产权保护 ,其实预先为当下的中国提供了多重的启示和警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翔  陈永革 《南方论刊》2007,(10):34-3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刑事诉讼法也必然发展和变革。美国没有统一的刑事诉讼法典,美国律师、法官和其他涉及刑事诉讼司法制度的人员都常常直接依据宪法而不是其他法典。这导致每年的刑事诉讼规则都有很多新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涉及米兰达规则、在陪审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有获知重要事实的权利和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等规则。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保护,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的全过程,体现了国际法原则。世界各国一体遵行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即1985年通过的《北京规则》)、《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即1990年通过的《利雅得准则》)、《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和1989年第44届联大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被公认为具有普遍意义和共同约束力的法律文献和国际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和儿童人权的大宪章。这些规则和公约,多是我国同意的,而“公约”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已正式加入。同国际上这些带有公理性、基石性的法律规范相比,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保护情况是良好的,运行是比较到位的。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尤其是修改后的刑法,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刑罚适用等都做了有利于未成年特点的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8.
"中国知识产权第一案"历时三年,颇受各界关注的有关法律问题依然扑朔迷离,本文作者对该案1997年行政裁决及1998年一审判决的法律依据提出质疑,并就计算机软件的保护、侵权、免责及不同版本著作权权利冲突的认定等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它或许关系"中国知识产权第一案"的命运,也可能有助于今后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上觅求公平与平衡.  相似文献   

9.
检视当前中国触法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的运行状况,主要存在规范供给不足、适用程序失当、矫治措施异化、执行场所混乱等突出问题.将触法未成年人纳入专门矫治教育的适用对象范围、不再使用"收容教养"的概念,是中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的必然选择.专门矫治教育遵循特殊保护触法未成年人与保障社会安全秩序的双向保护理念,是一种兼具保护性...  相似文献   

10.
美国近年死刑的适用与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是美国死刑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之一。自该年度以后,美国每年死刑判决、死刑执行、等待执行死刑人数以及公众对死刑的支持率一直都在下降。围绕死刑适用的公正性与人道性,美国各司法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废除了未成年人和弱智者的死刑适用,暂停了一些州的死刑执行,通过不断完善死刑程序,重视新技术在死刑证据中的运用,降低死刑案件的错判率,加强了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当然,这些改革均引起了一定争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社会根源在于农民宪法权利平等保护的缺失。农民宪法权利平等保护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民宪法权利平等保护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与手段,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则是农民宪法权利平等保护的前提与展开。  相似文献   

12.
如何正确适用TRIPS协议的相关规则以加强对汽车外观设计的保护,对于汽车工业的稳步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汽车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所涉及的TRIPS规则的适用,以及工业产权、版权和权利救济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宪法解释程序法》的意义、思路与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宪法解释是宪法适用的主要方式,经常性的宪法解释可以为宪法实施提供必要的基础与方法.而宪法解释程序则是宪法解释运行的时间与空间规则的集合,制定<宪法解释程序法>有助于规范宪法解释行为与程序,有助于为启动宪法解释、完善我国宪法适用制度提供可能的条件.为此,有必要制定我国的<宪法解释程序法>,以此寻求宪法适用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齐艳英 《理论界》2008,19(6):73-74
在国际上,以“儿童最大利益”为主旨,未成年人的地位、权利、发展和保护,从家庭发展到社会,从学校发展到国家,进而发展为国际社会主旋律,成为共同关注的世界性主题。中国加入《儿童权利公约》意味着中国与全球化的未成年人保护的现代理念产生共鸣。国家应该积极介入未成年人监护的私领域,这也是指导我国未成年人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闻媒体不当行使监督权,损害审判独立的现象日渐增多.无论是保护言论自由优先的美国模式、保护司法独立优先的英国模式还是保护当事人权利优先的欧洲大陆模式,都存在一些共同特点,如严格限制对未决案件的报道,防止侵害当事人权利,新闻报道需遵守无罪推定原则等.我国在立法上须明确新闻媒体报道案件的基本规则,以及监督失当的责任.司法机关须主动向新闻媒体公布相关信息,同时要培养法官判决案件不受社会不当舆论影响的勇气.  相似文献   

16.
鞠晓黎  李松 《理论界》2006,(9):55-56
为了使公民的宪法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笔者以齐玉苓案为出发点,分析在我国确立宪法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宪法诉讼制度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7.
默示性受审判权是指宪法没有规定,而是由法院判决确认的公民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澳美两国法院从司法权分立原则引申出公民享有此项默示性权利。其基本法理是,如果法院能够运用此一原则维护司法权独立、完整和纯洁,公民受法院审判的权利也同时获得保障。澳美两国实践证明,要实现对公民此项权利的保障,宪法对此作明示性规定固然重要,但不具有决定性意义;关键的办法在于认真对待宪法权利,建立切实可行的审查体制维护司法权的独立、完整和纯洁性。只要此项制度建立起来了,受审判权就能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8.
陈伟 《学术界》2023,(3):80-94
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需要具体化的制度保障,这是从抽象的“保护理念”到可操作性“制度落实”的法治体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从业禁止的制度设置蕴涵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理念遵循,是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背后的社会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反映,具有从规范层面进行风险防范与前置保护的价值彰显。立足未成年人保护的从业禁止制度是预防性理念和价值权衡的产物,需结合宪法基本权利与未成年权益进行综合评判。在现有的制度规范中,对从业禁止的查询主体、已入职者是否从业禁止、严重侵害程度的判断、密切接触的范围划定、从业禁止的期限、未成年人主体是否适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以保证立法宗旨的深入贯彻与实践操作的规范贯通,从而把立足未成年人保护立场的从业禁止这一“制度优势”切切实实地转化为“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19.
版权法的立法目的是促进科学和文化的进步,这最终有利于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使,而在版权保护过程中则对言论自由产生了一定的限制.由于版权是一种法定权利,它对于作为自然权利的言论自由的限制,必须能够促进更加重要的公众利益才具有正当性.1998年CTEA延长20年版权保护期限的立法,不但不能够促进更加重要的公众利益,反而增加了公众的负担,损害公众言论自由的权利,因此,它违背了宪法中知识产权条款的立法原则,也侵害了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自由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规定,为理解我国个人信息权利及其保护制度提供了一个全新视野,隐藏了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基础从隐私权向公民基本权利的转向,揭示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本性法律地位、横跨公私法的混合法性质,彰显了个人信息权利丰富的基本权利特征与内涵,为国家公权力主动保护个人信息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宪法”全面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需要构建科学有序的个人信息权利束,以个人信息自决权为束点整合协调各具体信息权利;拓展个人信息权利的保护功能,推动国家机关与信息处理者履行更加积极的保护义务;进一步理顺个人信息保护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的适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