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完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中心的第一步改革之后,现在又与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一起,进入了综合改革的阶段。农村综合体制改革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第一,农村经济环节体制的改革,包括县城经济,乡镇经济(企业)、及家庭经济三个环节的体制改革。第二,农村经济流通体制的改革,包括生产体制、流通体制、分配体制等的改革。第三,农村经济形式体制的改革,主要是由原来的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为以合作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协调发展的体制。第四,农村经济杠杆体制的改革,包括价格体制、计划体制、金融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如果说在宏观上是价格问题,那么,在微观上,在经济组织形式上就是合作社了,就是发展合作经济、完善合作社组织的问题了。 但是合作社的发展在我国曾遇到过一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在两种极端认识下产生的。一种极端认识是把合作社简单看做合并生产资料和集体劳动,以后由这一极端导致另一个极端,即因为怕“一平二调”和“吃大锅饭”而  相似文献   

3.
张晓芝在1988年第5期《社会科学探索》撰文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决条件.从我国国情出发考虑,其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我国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特殊的强大反作用,经济体制对政治体制具有天生的依赖性,不率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甚至经济体制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不能巩固.其次,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改革一般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这两方面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改革的成果能否得到巩固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改革正面临着如何处理此二者关系的选择。对此,我国学术界的大多数同志认为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并列进行的关系。他们主张在时间上二者应  相似文献   

5.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深化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热点,中国改革也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新的十字路口,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求我们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顾明同志在全国第二次经济法理论工作会议上作了关于“加强经济法理论研究,为建立经济法规体系而奋斗”的讲话。讲话分为三个部分:一、中国经济法是调整有计划商品经济关系的法;二、运用经济法律手段,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三、为“七五”期间建立比较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而努力。第一部分已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今年第2期刊用;第二、第三部分,本刊现以“经济体制改革与‘七五’经济立法”为题发表。  相似文献   

7.
宪法庄严地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当然包括或者说首先是政治权力。在我国,干部应当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老爷,当然也是人民的一员。然而,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常常颠倒了主仆关系。现行政治体制的很多弊病往往出在这里。例如,政治问题可以讨论吗?长期以来,这个理所当然的事情竟成了问题。国家的主人议政的权利被剥夺了,还侈谈什么“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其实,“允许讨论”也好,“可以讨论”也罢,还带有明显的恩赐的口吻,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与人民休戚相关的政治问题,应该由人民讨论,必须由人民讨论,不能少数“公仆”说了算!政治问题必须讨论,这是三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8.
“三改两加强”是搞活国有企业的根本途径袁湘南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如何搞活国有企业,不仅是国有企业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近年来,经济理论界对如何搞活国有企业进行了许多探索,总结出了...  相似文献   

9.
紫阳同志在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在经济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件大事。”这是中央向全国发出的重要指示。为了尽快搞活新疆的国民经济,为大规模开发、建设新疆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我们必须努力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一)当前,首先要集中力量切实抓好经济体制改革。只有改革,整个经济才有出路;只有改革,整个经济才能振兴。联系新疆实际,我们应当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文龙 《学术论坛》2006,(12):187-190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农村的内源性发展与外源性发展。兼顾到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任务艰巨,头绪繁多,但其当前核心任务应该是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只有搞好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农村的外源性发展与内源性发展、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新农村建设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经济体制改革是针对旧体制的弊端提出来的。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但到七十年代末,旧体制的许多弊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排斥商品交换,排斥市场。这就决定了,要真正克服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必须把培育市场和完善市场机制作为改革的中心任务来抓。可是,前十年的改革重点放到了价格改革(价格的调整和放开)和企业改革上,市场改革并没有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这可能是到目前为止旧体制的痼疾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并  相似文献   

12.
政企分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赵殿河在我国国有企业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基础。经过十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目前的状况基本是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甚至大量企业亏损,有的已达到破产的境地。国有企业成了速度慢、效...  相似文献   

13.
外国报纸和通讯社纷纷发表评论,认为我党十二大为我国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说明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现在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心所向,潮流所致,正视现实的外国人也看得清清楚楚。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听  相似文献   

14.
对市场经济到底是什么经济的问题,全国理论界颇有一些争论,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曰“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二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三曰“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而且是法治经济”;四曰“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不是法治经济”。以上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赞成第三种看法。因为:1、“法治”是指治国理论。党的基本路线是我国当代治国理论的基础,它的中心内容是经济建设。我国在很长时期内搞计划经济,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伴生诸多制约因素,影响了经济发展步伐。所以党和国家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马克思曾经指出:…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是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动态多变、因素众多,容人力流、财力流、材料流、能量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巨大系统。经济体制实质上是极为复杂的控制网络。“三论”运用于经济学而形成的经济信息论、经济系统论和经济控制论,是专门研究现代的信息化大生产,信息化大经济的特征以及规律和控制问题,所以,它们可以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一、划分经济决策权限的原则一切经济系统,必须首先是个能搜集、处理和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信息系统。经济信息是经济系统消除自身的不确定性程度、未知度和无序度的量度。经济系统输入输出信息如同人呼吸空气一样重要。经济系统只有依靠信息,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6.
十二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分配中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被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开始形成,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也取得了一些经验等等。但同时,改革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分配不公、通货膨胀、市场疲软、结构失调以及腐  相似文献   

17.
梧州市锅炉厂这几年在经济改革中,从单纯的生产型逐步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企业,收到了显著的效果。1979年——1983年间,在计划任务不足,市场多变化、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生产和利润年年增长。共生产各种中低压锅炉1,443台,产品畅销全国24个省区,实现利润1,150.84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7.8%,实现利润额等于国家总投资额的1.82倍。1983年被机械工业部列为全国保重点建设的五家工业锅炉厂之一,成为全国工业锅炉行业的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开端。这次大会提出的对建国初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思想,对于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讨论中,应该解放思想,各抒所见。社会主义经济学中还存在不少基本理论问题没有统一认识,在深入讨论中必然会反映出来,对此不应该回避,更不应该搞唯上、唯书、唯名,而应该实事求是地探索科学真理。理论工作者如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问题绕道而行,就会使党和政府局限于原有的基本理论,虽发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我国的"国本经济"、"民生经济"、"最基本的生态经济"和"稳定经济".目前县域经济的滞后发展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重大问题之一.要从行政管理体制、财税管理体制、金融管理体制以及教育、科研、人才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激活促进县域经济高快发展的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