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交际方式,由此衍生的网络英汉语码转换现象越来越为人所关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网络英汉语码转换分成情景型语码转换和喻意型语码转换;从语言结构角度分为句际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从认知角度,语码转换划分为有标记转换和无标记转换。网络英汉语码转换具有非正式、及时性,网络英汉CS发生在对等场景中,主要以句内转换为主、附加语转换为辅、少量存在句际转化等特点。网络英汉语码转化的功能主要是吸引注意、彰显个性,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满足群体认同感,表达文化认同,促进语言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讨汉语主题链衔接模式,揭示汉语语篇的内在组织规律和主题链衔接模式的语篇交际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主题链衔接模式对汉译英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是汉译英的一个难点.流水句是一种在非句终句段出现句终语调的无关联词复句,在专八考试汉译英题型中频繁出现.文章从形合与意合的差异出发,结合分析专八汉译英真题,以此试图说明:通过切分、合并和重组三个关键步骤,分清主次信息,使用关联词、介词和其它形合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汉译英中流水句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4.
语间迁移指语言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将母语的特征迁移到中介语中去的现象。语间迁移的产生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标记性差异密切相关。对英汉语的形态标记差异及其引起的语间迁移错误的研究表明,当汉语词的形态无标记而相应英语词的形态有标记的时候,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往往将汉语词在形态上无标记的特征迁移到中介语中,在本该使用英语的有标记形态时却用了无标记形态,从而犯各种形态错误。  相似文献   

5.
提起汉译英,许多学生都感到头痛.汉译英是难,但是如果能掌握些翻译的方法,译起来就会容易一些.下面就是我们在讲汉译英时的一些体会.一、套用句型1)直到昨晚11点他才做完作业.分析:句中的“直到……才……”是汉语中的一个强调句式.英语中有一个相对应的强调句型;“It was nct until…,that…”.套用这个句型,翻译这个汉语句子就很容易.译文:It was not until llo’clock last night that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  相似文献   

6.
在比较汉语主题结构与英语主谓结构的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汉译英时两种结构的转换,并通过实例提出九种情况下将汉语主题结构转换成英语主谓结构的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汉英翻译的质量,实现信息流畅传递。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将一种语文转换为另一种语文。英语有冠词,如果汉语也有,互相转换,就比较顺利。如果汉语没有,则无论英译汉或汉译英,都会碰到一些具体问题,而须多费一番斟酌。有的语文,如德语,它的冠词可以表示名词的性,可以协助表示名词的格和数。那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个民族在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英语民族趋向于分析思维、直线式思维、主客体分离和抽象思维,而汉民族语趋向于综合思维、螺旋式思维、主客体统一和具象思维,思维模式的区别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典型句式的不同:英语典型句式为主谓模式,即S=NP VP,汉语为主题化模式,即句子=主题 述题。这两种模式在主题结构、句子风格以及主语选择等方面形成鲜明对比。指出这些对比对英汉互译实践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即汉译英时句式转换应遵循聚合等基本原则,而英译汉应遵循拆分等基本原则,在翻译英语长句时更应遵循按照核心句进行拆分重组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用汉语的被动句和土家语的被动句作为比较,进而对土家语的被动句进行分析,认为土家语的被动句有两类,一类是有标记的被动句,一类是无标记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10.
翻译过程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语义、逻辑关系的转换过程,即衔接纽带的重新建构过程。文章在认识语篇衔接及衔接纽带,区分显性和隐性衔接纽带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了汉语科技语篇中显性衔接的表现形式,简要探讨了科技语篇汉译英时如何实现显性衔接纽带的重构问题,以促进科技语篇英译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1.
小句原小句语际转换机制指小句内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小句与小句的整体对应与转换,包括直译与意 译。原语小句译作译语小句时,基于整个命题和命题成分的直接对等机制的直译用得较少,而基于命题成分的增减、转换和分合机制的意译用得较多。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德语语法书都鲜见"同位语从句"这一概念,为了将德语同位语从句归置到其应有的位置上,文章对德语中同位语从句这一语法现象从语言形式和逻辑上进行了探讨,并将同位语从句与一些与其貌似但实际神离的从句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定语从句在语法意义上相等于一个形容词,用做定语。从结构上讲定语从句置于所修饰的名词、代词——先行词之后。可是在现实许多定语从句从表意上起着状语从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定语从句在英语实践中的应用以大量的例句作了总结性的论述。同时就其翻译技巧也进行了探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语言结构,在实践中正确使用语言,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英语长句构成,提出运用"小句"的概念讨论英语长句的汉译方法,试图从小句的定义、划分和翻译处理,到小句排列、整理一系列过程中,探讨翻译实践和评论常常面临的长句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俄、英两种语言中定语从句在表现形式上的两方面1.语言对比中术语的统一;2.定语从句中连词的比较,找出异同点,有助于两种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尤其是对双语言学习者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言实践出发,探讨了语法关系中的目的复句,认为一般语法著作中不提目的复句或作为因果句的一种下属类型是不妥的,目的句有跟因果句不同的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并从目的句的界说及类型,如何区分目的句和因果句,以及目的句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转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语言现象。本文以转述分句和引语毗邻的话语片段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加以简单界定之后,从转述分句的位置和词序两个层面上进行了特征分析。此外,文中还对转述分句在语篇衔接方面的功能作了探讨。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一些英语中的实例,对转述分句的语义及语用功能进行了具体分类和描述。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来阐释源发语文化的过程,这种选择发生在目的语语言任何一个层面上,它包括语言形式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之所以能够对目的语语言作出恰当的选择,是因为目的语与源发语同样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翻译中的语境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使用目的语语言阐释源语文化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境会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在顺应的过程中,译者必须使自己的翻译行为及思维运作顺应于源发语与目的语双方的认知环境,只有这样,他的译文选择才能确保不同文化之间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小句可以联结成复句和句群,正是后二者为小句提供了语义由小到大的拓展空间,小句对全译理解具有顾后作用,顾后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复句和句群的照顾与考虑。即小句理解要顾及下文或后文中比它大的语言单位,即复句和句群,包括小句推进复句的理解、小句理解受控于复句、小句延展句群的理解和小句理解受制于句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