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经在全国出版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小卜平文选》第三卷,是1982-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主要著作,同他的前两卷文选是一个整体.集中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全国人民,这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党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创造过程中,他同时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教育思想,建立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教育思想体系,即邓小平教育思想。邓小平的教育思想贯穿于他探索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更集中地反映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许多论述和思想都在《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中反映出来。通过《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的学习,可以加深我们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理解,并进一步认识到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根据我国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发展的总趋势,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发展道路的高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开拓、研究,总结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在设计、绘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教育和科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教育的一系列独到、精辟的论述,内涵丰富,精深博大,是加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4.
唯实、为民、改革、发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王展飞《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展示了邓小平同志领导党和人民开拓新境界,开辟新道路的伟大里程,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集中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丰富的内容从多方...  相似文献   

5.
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继续前进的科学指南──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吴官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集成,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一、邓...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引导人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精神支柱和科学指南。这个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涵盖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①因此,各行各业的干部和群众,都要系统地学习这一理论,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专业的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本文从思考文艺问题的角度出发,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第…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一向十分重视教育,认为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邓小平同志这方面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三卷中,都有大量这方面的论述.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结合大庆二次创业的实际,对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市教育事业,笔者作如下一些思考.一、在一次创业中,必须把教育作为基础产业,摆上战略位置教育是一种产业,并且不同于其它产业,它是起关雄性作用的基础性产业.邓小平同志指出:“翻两番,分成前十年和后十年,前十年主要是为后十年的更快发展做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四…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给我们学习邓小平思想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因为本卷汇集的著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丰富、完善时期的代表性著作。我们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同时它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全党智慧的结晶。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思想的核心和主要涵义所在。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邓小平思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由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教育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教育的一系列精辟论述,提出了许多充满鲜明时代气息的独到见解和崭新观点,为我们党制定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一)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教育质量和效益还急待提高。我国拥有12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陪同朝鲜劳动党中央…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局,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高度重视和放手使用人才,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其教育思想十分广泛,内容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简论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李兴水邓小平同志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教育人的科学依据和重要保证。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尤其学好第三卷,深入研究邓小平同志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是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之后我们党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的重要会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了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新时期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记录,它集中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社会主义建设观,是一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典之作。邓小平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社会主义建设观,体现在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上,但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14.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朱坚劲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开卷篇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该《文选》的以后各篇中,围绕这个主题,邓小平同志又反复指出...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绘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和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三个面向”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指出;“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要联系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做到五个“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其中,为首的一条就是要”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全党同志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解放思…  相似文献   

17.
通俗明白切实有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口语的运用杨克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迅速为亿万人民群众所掌握,在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物质力量。究其原因,首先...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的回应与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百年现代化之路袁国友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和框架系统、全面地反映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其“内容丰富、博大、精...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蕴含着邓小平同志深刻的哲学思想。邓小平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思想,是当前哲学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邓小平文选》中,贯串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思想。中共中央在《关于全党学习<邓小平文选>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着重学习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872页)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和根本方针。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很有必要从哲学上进行探讨和思考。一、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辩证法是“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列宁全集》第17卷,第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