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南藏族牧区妇女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浅析广西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现状与特点刘宝芬(广西区统计局)列宁指出;“没有广大劳动妇女的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可能的。”所以,妇女的就业问题历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作为评价妇女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住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田野作业的有关资料,以宁夏同心县预旺乡张家树村早婚现状为个案,探讨了宁夏贫困山区回族妇女早婚原因,同时对早婚危害、早婚治理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民族中专为广西培养了大批的少数民族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民族中专的发展也遇到了困难。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民族中专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显福 《民族论坛》2007,(12):37-37
为了解我省民族乡支柱产业的发展现状,不久前我专程对素有“林海竹乡”之称的绥宁县麻塘苗族乡的楠竹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共走访了8个村、34户,和上百名群众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解我省民族乡支柱产业的发展现状,不久前我专程对素有"林海竹乡"之称的绥宁县麻塘苗族乡的楠竹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共走访了8个村、34户,和上百名群众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广西少数民族乐器为研究基点,以文化产业为视角,从艺术链、市场链、教育链和旅游链等角度探析广西少数民族乐器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旨在开拓广西少数民族乐器研究新视野,深化民族特色产业文化创新理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多角度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大化风景区各民族习惯法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化风景区各民族习惯法的调查韦成球民族习惯法虽有局限性,但它在历史上对维护家庭、村寨乃至整个民族的团结和稳定,曾起到较大的作用。可知,民族习惯法是值得调查研究的课题。多年来,笔者对大化风景区各民族习惯法作了多次实地调查,获得了一些材料。现将这些调查材...  相似文献   

9.
奎浪村是互助土族自治县较为典型的贫穷村之一,位于互助县东部的阿米朵藏山脚下,地处脑山高寒区。地势东高西低,最高处海拔3500米,最低处2800米;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3公里,耕地面积5964亩(均为旱地),森林面积130亩,山大沟深,绝大部分土地坡度在25°以上。气候垂直地带性明显,年最高气温22℃,最低气温零下37℃,无霜期5个月左右;农作物主要有青稞、油菜子、小麦等,由于离城镇较远,交通极为不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解放前,这里的各族儿女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于1952年秋借用社员家的一间旧房创办了只有十多  相似文献   

10.
中越边境的跨国通婚十分普遍.本文以这些特殊家庭中嫁入中国的越南妇女为研究对象,她们没有中国国籍、户籍,作为中国家庭的重要成员,她们在国民身份认同方面出现危机,并导致婚姻关系不稳定,家庭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她们的处境给家庭成员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有必要用新的思维来解决这些越南妇女的国籍问题,并采取其他相应措施改善她们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11.
大理周城村的白族扎染技艺是白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染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曾占有较大比重,也是周城村重要的旅游商业产出。受传统生活方式变迁和市场商业化的影响,传统白族扎染从日常生活必需品逐渐丧失其原有功能,边缘化为艺术工艺品。2020年后受市场影响,旅游经济遭遇寒冬,相对脆弱的市场环境反复波动,传统白族扎染技艺和销售市场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2.
时代在前进,文化在进步,草苗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特殊的瑰宝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丢失,保护草苗民歌具有深远意义.为了保护草苗民歌,在理论基础的支持下让其更好的传承发展,为了对草苗民歌进行较为具体和深入的研究,并整理出文字材料为草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初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及国际化总称为“五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的重要表现及必然结果。“五化”是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不可逆转的潮流,它既体现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特征也反映了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觉是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发展的理解、认同及创新的状态,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自信与觉醒,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文化自觉是全球化下对后发国家与民族提出的一个重大挑战.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面临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问题.基于GZ仫佬族乡的调查发现,文化自觉的缺失源于生存与文化冲突中的主动放弃、现代文明冲击的无奈应对及现代学校教育的潜移默化.由此提出政府-市场-村庄三位一体的导引文化自觉的动力机制,即作为推动文化自觉主导力量的地方政府、以资本下乡形式的市场力量和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形式的村庄力量共同作用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5.
李曦淼 《民族论坛》2012,(8):104-107
葬礼是人生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之一。通过葬礼,亡者由一种生命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生命状态,从而确定亡者在亡者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在传统汉族父系制家庭中,婚姻的缔结使女性处于中立和身份不确定的境地,女性直至去世才获得了身份的归属。葬礼便是促成这一身份转变的过渡仪式,而娘家人在葬礼中的地位及作用也是这一身份转变过程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民族教育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而且也关系到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系统梳理了西乡县的回族人口及分布、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伊斯兰教育、宗教管理和寺坊情况,主要讨论了西乡县伊斯兰教的派别特征、宗教互动、宗教仪式、婚姻问题、宗教教育、民族涵化、宗教管理、宗教资源配置等问题,认为处于川陕交接地带的西乡县散杂居回族社区相较于西北其他省区的回族社区是一种陌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作为后发展地区的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不断转移到城市,农村发展的主体大量流失,导致了农村的“空心化”问题。农村“空心化”的具体表征主要有人口流失、文化消逝、村落凋零等。要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一是要积极推进城乡融合,激发农村生气与活力;二是要强化村落保护与开发,建构农民生存发展的空间场域;三是激活乡愁,铸牢乡村的“根”与“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平地瑶蝴蝶歌传承和保护的调查,发现蝴蝶歌随着自然、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变迁,传承场域和消费功能正在萎缩,传承人及传承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其变化结果呈现多种态势;在保护蝴蝶歌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只有尊重传承人的主体性,引导她们进行调适与创新,蝴蝶歌音乐文化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