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李小可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对中国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产生深远影响。小可先生自幼受父亲李可染艺术思想的熏染,坚守文化使命,深研传统画学,坚持深入生活,致力艺术创新,为山水画表现形式和水墨语言的现代创变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他勤于耕耘,奋力探索,身体力行到全世界各地采风写生,尤其对西藏和黄山两处格外钟爱,分别踏访三十余次之多,创作出以西藏为主题的"雪域藏迹"、以黄山为主题的"山水黄山"和以北京为主题的"水墨家园"等系列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大批宝贵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2.
2月4日至15日,我国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率写生团一行来到元阳哈尼梯田开展"贴近人民、走进群众、深入生活"采风写生活动.短短10天,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用手中的画笔浓墨重彩绘红河,以艺术形式让世界文化遗产千年哈尼梯田焕发生机,用手中的笔墨描绘新时代生态文明新画卷.  相似文献   

3.
强调写生,重视生活,是艺术的生命之所在,艺术来源于生活,从而高于生活。艺术家首先应该认真地观察生活,深切地感受生活,努力地思考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创作出来真正打动自己感动他人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是鄂温克人赖以生存的热土,鄂温克人的一切都与大自然紧密地交融在一起。鄂温克人在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民族艺术。在他们的艺术世界里充满了自然崇拜的审美个性。他们以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动植物作为艺术的追求与目标。自然崇拜是鄂温克人世代崇奉的萨满教当中一个十分普通、影响深远的内容之一。这种宗教观念对鄂温克族的舞蹈、绘画、雕刻、造型等艺术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一、舞蹈与自然崇拜任何一种传统艺术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审美意识和生活习俗中形成的。鄂温克族舞蹈艺术也是如此。纵观鄂…  相似文献   

5.
强调写生,重视生活,是艺术的生命之所在,艺术来源于生活,从而高于生活.艺术家首先应该认真地观察生活,深切地感受生活,努力地思考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创作出来真正打动自己感动他人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是赵占东的启蒙老师,是他创作的源泉。他在自然中写生、思索,把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作为花鸟画创作的依据,从而使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赵占东很容易被身边的事物所感动,凡是美的人,美的事,美的自然,都能使他触景生情,产生创作冲动。他对于自然的体味是深刻的、立体的。日出日落,云烟变幻,悬争的瀑水,叠卧的泉石,以至于无人注意的野花野草,都使他痴迷,都能成为他创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7.
<正> 千百年来,勤劳的瑶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以卓越的才能创作了大量的民间歌谣。这些作品来源于生活,丰富了生活,形成了瑶族人民古朴自然的民族艺术特色,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能。现根据笔者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三水瑶族乡调查时所得的资料及手头所有的歌谣对瑶族民间歌谣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及其社会功能作一些分析。一、瑶族民间歌谣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相似文献   

8.
4月初,西部放歌绘画作品展在北京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举办。曾经西部的赵凤琴、张庆之、李立祥三位画家心系西部,怀着对时代的使命感和对艺术的虔诚,走进西部,描绘西部。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副教授、满族女画家赵凤琴,曾8次赴西藏、青海、甘肃等地深入生活,创作了大量以藏族风情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形成了特有的西藏文化艺术风格,并在中国美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博览》2021,(9):29-33
张传东,1955 年生于河南武陟县,他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黄河儿子.几十年来他辗转多地,却总也没能离开黄河的怀抱,在进入暮年时,他两次黄河采风,多次重走黄河部分沿线感悟,历经五年备课,五年创作,终于在今年金秋独立完成了"走近黄河"万里长卷.  相似文献   

10.
陆群 《民族论坛》2008,(8):20-21
<正>即使在人的认识水平非常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也知道大自然之于人的生存之重要:大自然是孕育万物的生命之源,大自然作为丰饶与富足的象征,是有生命力的,大自然也会"死",冬天的万木萧条就是大自然"死",大自然也会"生",春天的万木初长就是大自然"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特别重视大自然的"生",因为这种"生"关系着人类之"生"。那么,如何促进大自然的"生"?  相似文献   

11.
乌钦是达斡尔族的民间说唱艺术,题材内容丰富,在达斡尔族人的传统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色热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达斡尔族乌钦创作的典型代表,他创作的乌钦在音乐上保留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特色,在内容上具有新社会达斡尔族乌钦的内涵。本文对色热的成长与创作经历进行了梳理,并对色热乌钦的艺术特色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鼓舞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追捧。其中"翼城花鼓"是山西省翼城地区的传统鼓舞艺术,也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以"翼城花鼓"为例子,介绍了"翼城花鼓"的概况,并探索了如何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发展"非遗"舞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从高校艺术教育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翼城花鼓"保护、继承和发展,才能促使鼓舞艺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才能把保护和传承"非遗"做得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艺术需要"真",唯有真情实景,才能引入;唯有真情实感,才能动人。在对"真"进行探索的长途跋涉中,中西方绘画开始时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是脚步迈开后就分道扬镳了。西方人十分理智地分析解剖每一个局部,"真"在西方画史即是重比例、重空间、几何透视等与事物外在形态逼真的写实内涵。而中国人极富感情地去体会那"天人合一"的境界,"真"是人生的体验,是生命与自然融合的一种方式,是对宇宙本体精神的感悟,又是自我灵性的抒发。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鼓舞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追捧.其中"翼城花鼓"是山西省翼城地区的传统鼓舞艺术,也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以"翼城花鼓"为例子,介绍了"翼城花鼓"的概况,并探索了如何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发展"非遗"舞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从高校艺术教育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翼城花鼓"保护、继承和发展,才能促使鼓舞艺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才能把保护和传承"非遗"做得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艺术需要"真",唯有真情实景,才能引入;唯有真情实感,才能动人.在对"真"进行探索的长途跋涉中,中西方绘画开始时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是脚步迈开后就分道扬镳了.西方人十分理智地分析解剖每一个局部,"真"在西方画史即是重比例、重空间、几何透视等与事物外在形态逼真的写实内涵.而中国人极富感情地去体会那"天人合一"的境界,"真"是人生的体验,是生命与自然融合的一种方式,是对宇宙本体精神的感悟,又是自我灵性的抒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山西浮山剪纸创作群体为个案,调查了浮山剪纸精英产生和分化的历程,发现:一部分艺术精英在当代传媒、地方政府及商业化等因素的推动下再次掌握了民间艺术的话语权;而另一部分艺术精英,特别是植根于乡土的艺术精英,则在发展过程中失去了话语权.这种局面可能会导致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渐渐消失.所以,在关注"在场"的民间艺术精英的同时,更要关心失去话语权的"过往"的艺术精英,这样才能使当代的民间艺术得以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艺术领域中,舞蹈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通过舞蹈展现出情感和优美的姿态,给予人不同的享受。舞蹈创作是人的艺术造诣的展现,也是情感抒发的体现。舞台灯光为舞蹈创作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在创作中,若缺乏灯光的配合,则会让舞者的动作黯然失色,人们眼中所看到的艺术则缺乏感染力。由此可见,舞蹈创作中舞蹈灯光的运用,会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舞蹈作品呈现更加完整。舞蹈创作不仅要注重主题、风格和动作等方面的把握,也要把关注点放在灯光上。灯光的设计要符合舞蹈创作的要求,这样才会彰显出舞蹈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18.
在艺术领域中,舞蹈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通过舞蹈展现出情感和优美的姿态,给予人不同的享受。舞蹈创作是人的艺术造诣的展现,也是情感抒发的体现。舞台灯光为舞蹈创作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在创作中,若缺乏灯光的配合,则会让舞者的动作黯然失色,人们眼中所看到的艺术则缺乏感染力。由此可见,舞蹈创作中舞蹈灯光的运用,会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舞蹈作品呈现更加完整。舞蹈创作不仅要注重主题、风格和动作等方面的把握,也要把关注点放在灯光上。灯光的设计要符合舞蹈创作的要求,这样才会彰显出舞蹈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19.
布农族作家霍斯陆曼.伐伐的长篇小说《玉山魂》不以情节取胜,其艺术魅力首先来自出色的景色描写。作者擅用比喻、拟人化、通感等艺术手段,并让大自然成为小说的主角之一,这本身即是人与自然相亲相契、和谐共存的"自然世界观"的体现。小说通过一系列生命礼俗、岁时祭仪和禁忌规约的描写,说明布农人仍需从大自然索取生活之资,但具有适度取用的生态理念。自然世界观还向人际关系中延展,布农人师法自然,传承祖先经验和智慧,建立起适合族群生存延续的社会形式和谦谨稳重、互助友爱的生活基调。《玉山魂》是台湾少数民族文学从政治抗争向文化扎根方向移转的典型之作,其体现的自然生态理念,具有针对现代文明的深度反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初,民族文化宫组织本宫画院6名书画工作者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进行了为期10余天的文化采风和文化下乡活动。在自治区民委的大力协助下,画院书画家们跋山涉水深入瑶、壮、苗等民族村寨体验生活,研究民族风情,观摩山川河流,收集创作素材。金秀县十八家的瑶族村寨座落于广茂的森林与奇峰屹石交相辉映的大瑶山中。大家围坐在瑶家的火塘边,与瑶族同胞促膝交谈,了解民族风俗、语言、生产生活,亲身感采风作品之一受了瑶族群众的质朴和勤劳,目睹了人民生活发生的变化。那具有古朴、隽永风格的民居,门窗上大量的木雕彩绘,图案复杂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