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他是北大化学系的高材生,一生与写作为伴,写下了1400万字的科普著作、1500万字的纪实文学、500万字的行走文学。他是六十年代的"知乎大神",他的《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他是一代纪实文学大王,《红色的起点》《邓小平改变中国》《历史选择了毛泽东》蜚声文坛。2020年5月15日上午9时30分,上海长海医院里,著名作家叶永烈病逝,享年80岁。他生前  相似文献   

2.
吉林吴月清山东桑晓东贵州王广田湖南丁召书等诸位诗友:小时候,我读了1910年出生的、著名诗人、作家卞之琳先生的一些诗、小说、纪实文学、评论,以及译著,如诗集《十年诗草》,小说《山山水水》,纪实文学《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评论《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译  相似文献   

3.
当代著名作家叶永烈,自11岁在报上发表诗作与文学结缘,20岁第一部书出版,迄今已出版各类著作160多部。从写诗到科普小品、童话、寓言、杂文、散文、小说、影视剧本,再到纪实文学创作,叶永烈自称是“一名一步一个脚印的‘苦行僧”’。这位文坛多面手,作品影响最大的还是纪实文学,《红色三部曲》、《“四人帮”兴衰》等系列长篇作品,其展示面之广,材料之翔实丰富,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历史的门窗。他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纪实文学大王”。然而,功成名就后的叶永烈却说,这世界上最令他感到幸福和骄傲的,不是使他名扬海内外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文艺学作为一个学科的边界总是随着文学事实、文学经验和文学问题的变化而变化。文艺学边界问题的涌现,基于对这样一些问题的理解:文学是否如某些人所说的已经终结或即将终结?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是否可以取代文学研究?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审美?我们是否已经不需要“理性”精神的审美,而只需要“物质化”的审美?“文学的终结”近几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一些人认为现在的社会已经处于高科技时代,在文化领域,图像的霸权已经势不可挡,视觉图像统治一切,哪里还会有文学这种非图像的文字的立足之地?这里我们必须给出一个文学不会终结的过得硬的理…  相似文献   

5.
田莹娟 《现代交际》2003,(10):42-43
在成为同事之前,我和江寒做了四年的大学同学。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就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他。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不知道,我觉得无法为对他的这份感情找一个确切的起点。也许是在我刚进校门他从我手上接过大大的行李包的时候,也许是在上课时他站在讲台上神采飞扬的时候,也许是看他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的时候,也许是和他在校园里无数次偶然相遇的时候。那时的我是多么的胆怯啊,守着一颗自以为应该矜持的心,站在原地默默地张望徘徊。明明是等待着一个开始,却总把一切都当成结束来对待,固执地、懦弱地、可笑地营造着自以为是的洒脱和淡然,而不敢向前一步。  相似文献   

6.
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运动,标志着黑人文学的成熟。当时不仅出现了一批影响巨大的黑人男性作家,也涌现出杰茜?福赛特、纳拉?拉森、佐拉?赫斯顿等许多优秀的黑人女性作家。她们以自身独有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文学素养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体系,在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意义不可忽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形成脉络,并对其深远的影响力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7.
1997年,由湖南省祁阳县文化馆退休干部欧阳友徽创作完成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陶铸和他哥哥的故事》一书,由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后,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未曾想到,4年后,这本书竟给作者欧阳友徽带来了一场名誉侵权官司———陶铸的胞兄陶耐存的继女陶玉山认为该书捏造事实,严重侵犯了其父的名誉权,愤而诉诸法律。日前,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陶铸和他哥哥的故事》一书不构成对陶耐存的侵权。至此,这起历经两个年头的纪实文学作品名誉侵权纠纷终于尘埃落定。(一)今年67岁的欧阳友徽博学多才,是个“杂…  相似文献   

8.
国人爱酒。古代帝王祭祀山川,祖先要祭酒颂诗;婚庆要向宾客敬酒;文人吟诗作画要饮酒助兴。从皇宫到街市小巷,酒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酒,热情似火,冷酷如冰。它能使人超越旷达,放荡无常:它可以使人忘记一切烦恼,肆意徜徉;也能让人诗兴大发,叫人丢掉面具,成就绝世之作。从古至今,酒存在于各路文人的作品中,为中国文化添彩。那么,在这些作品中,又有什么文化内涵呢?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社会发展迅速,物质文化丰富多彩的同时,文学成为了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一大需求,同样文学研究逐步成为了当代学者关注的话题,许多专家及学者就文学研究的特征和价值进行了思考,本文将初步探究文学研究特征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征联选登     
胡静怡 《老年人》2005,(10):49-49
一副上佳的行业对联,必先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切合实际,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二是以事论理,有言外之意。益阳名士肖大猷题伞店酒铺合铺面一联即是此中范例:“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看世情怎样?醒的少,醉的多。”“揩干两腿泥,旋向长街挥汗雨”,该出句已明确指出所言为“进城农民  相似文献   

11.
正一我写过一篇题为"妻子"的纪实文学,那是一位记者朋友的自述。我这位朋友身世坎坷,从50年代中期便开始倒霉,受尽苦难,直到70年代末才得以平反,恢复职称地位。就在这时,他那位一直支撑着他、没有多少文化的妻子病故了。  相似文献   

12.
敬告读者     
您想知道一个当代作家的奋斗历程、坎坷泪史、忏悔之夜,以及他的光明早晨么?请购长江文艺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李德复文集》三卷本:第一卷:《血吻》(包括短、中、长篇小说系列)第二卷:《九死而不悔》(包括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相似文献   

13.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名作,通过对一个善良、坚强而美丽的女性形象Tess(苔丝)一生悲惨命运的刻画,揭露了禁锢人们思想的伪善道德.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式,分析了Tess命运多舛的成因,其中不乏社会因素、Tess自身性格因素、还有当时的男权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商州是贾平凹自小成长的地方,其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对他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学创作等均产生巨大影响,成为其作品贯穿始终的精神主线。他的这种商州情结成就了他作为一个作者的存在,使其成为当代文坛中一个无法忽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5.
当网络作为文学的载体,成为新型的文学工具之后,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学变革.无论是文学的传播过程还是文学的创作过程,乃至文学的接受过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我们了解和认识这些变革产生的原因,能够认识和把握网络文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更好地认识网络文学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6.
文学素养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完善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基奠,文学底蕴的深浅决定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然而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高等职业院校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普遍存在着文学素养教育缺失的现象。这使得众多高职学校单纯地重视技能培养,而忽略文学素养教育的提升,致使毕业的学生综合素质较低,文学素养低下,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学素养教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升文学素养教育呢?本文将拟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经典文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在新世纪中,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家长注重对孩子进行各种技能的培养,但仅有这些技能是不够的,必须特别注重孩子审美情趣的培养,因为它是培养孩子优良性格,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经典文学的学习,既训练了他的记忆能力,又随着其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儿时记得的文句自己能够渐渐领悟,乃至触类旁通。从而学到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打下一生最重要的智慧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建构少数族裔女性身份与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成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师院校重点学科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人才需求层次的提升,使吉林省高师院校该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就业率偏低的问题。如何针对制约人才培养的瓶颈,重新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吉林省高师院校一直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英语教学的实效其实十分堪忧。对于英语这一从小并没有深入接触的语言,用长达十数年的时间来学习也未必有母语学得精通。再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巨大的,体现在语言方面也出现不小的鸿沟。所以要想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效,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革。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成为当前很多高校的有效尝试,成为当前提升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就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可行性、现实路径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