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宋太祖的祖籍问题,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大致有涿州说、幽州说和清苑说(保州说)三种说法.本文依据可靠的四条人证、物证,支持清苑说,以及对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宋陵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的探讨,对有关宋太祖祖籍的若干问题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
刘泽军 《社区》2010,(20):45-45
宋太祖赵匡胤五代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生于洛阳,祖籍河北涿州。赵匡胤幼年接受了传统的封建教育,但时代的熏陶,耳濡目染,使他学文习武,成长为文武全才的人。  相似文献   

3.
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统治时期,宋朝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宋军先后攻灭了南方诸国,从而初步奠定了北宋的疆域。宋太祖又在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基本上结束了藩镇割据、长年混战的历史局面。宋太祖治军理国成功原因诸多,用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对宋太祖的用人问题,解放以来却很少有专门的论述。为此,本文打算对宋太祖成功的用人实践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分别评述。一、重视以文人治国唐末五代时,藩镇割据武夫专横,重武轻文之风盛行,官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  相似文献   

4.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王朝的创建者,公元960-976年在位。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我国自唐中后期以来长达二百多年的战乱基本得以平息,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宋太祖还在政治上、军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明显的成效。以下是作者研究宋大祖时所作札记,它不仅对我们了解宋史有所帮助,而且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风慕竹 《社区》2014,(20):41-41
开宝七年(974年),一个名叫樊若水的书生,从南唐来到北宋都城汴梁,想要谋个官职。此时的宋太祖正做着拿下南唐、实现统一的中国梦,这个来自江南的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派人去看看他的学问如何。考官们的报告很快就送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龙书案上。结论只有两个字“学浅”,就是学问浅薄。宋太祖有些不太相信,亲自把他找来谈话。  相似文献   

6.
宋太祖在南征北战中,深深地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腐败亡国,廉政兴邦。  相似文献   

7.
贪官污吏,人神共嫉,是社会的毒瘤,常常引发一些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在我国封建社会,一些开明的皇帝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重视吏治的廉洁,不断惩戒贪官,以达到政治清明、人心稳定、人民富裕的目的。宋太祖和康熙皇帝就是其中的两位,本文特选他们惩贪的故事以飨读者。 宋太祖:肃贪用重典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称帝,这就是宋太祖。他从五代的灭亡中汲取教训,认识到:梁、唐、晋、汉、周这五个短命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内部腐化堕落,官吏贪污成风,以致民怨沸腾,因此,他决意革新吏治,用严刑峻法惩办贪官污吏来争取民心和稳定社会秩序,以“塞浊乱之源”。  相似文献   

8.
北宋建立之初,面对巩固新政权和继续进行统一战争的艰巨任务,宋太祖在内地实行"强干弱枝"的同时,于边防地区部署重兵。为更好地制御边将,他采取了不同于内地的两手策略。经济上宽纵与政治上严控相辅相成,是宋太祖制御边将策略的主要特点。这些策略做法对当时及太祖以后的宋朝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宋太祖于公元960年代周建宋之后,为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以免重蹈五代覆辙,不仅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而且在社会思想领域也加大了整治力度,比如倡导<孝经>,实行所谓的孝治.宋初孝治实践对后世孝治乃至社会伦理思想的重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建立现代"和谐社会"也是有很大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宋太祖之母昭宪太后生前,曾嘱宋太祖立约先传位于皇弟,复传位于皇子。此即所谓“昭宪顾命”。因这一顾命文件曾封藏于金匮之中,故通称“金匮之盟”。两宋及元明清三代,很少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本世纪四十年代,张荫麟、邓广铭、吴天墀等若干治宋史之名家几乎  相似文献   

11.
从学界不太关注的宋太祖受禅的佛教谶言之视角 ,探讨宋初良性政教关系重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宋太祖提出荒年募兵的政策,以消除流民可能的动乱隐患。此一设想被富弼较好地落实,并与其它措施一起成为很多士大夫推崇的赈灾典范。欧阳修、司马光等人却因其带来冗兵冗费和劳动力减少而加以反对,但他们未能提出建设性的解决之道。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推行以工代赈的救荒政策,而且采取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灵活方式,由此发展了生产,同时也起到了避免动乱的政治效果。苏轼兄弟在几种救荒方式间依违不定,程颢曾参与以工代赈行动,朱熹则多次呼吁以这种可持续的方式赈灾。宋太祖钦定和宋神宗正式诏令的赈济方式,均产生很大争议,说明士大夫对"祖宗家法"与国家法令的态度并非严遵谨守,而是力争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3.
宋初名将郭进事迹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进是宋初守卫北疆的名将 ,以善于用兵 ,从严治军而享誉一时。宋太祖时 ,郭进长期镇守西山一带 ,有力地抗击了北汉、契丹军队的进攻 ,确保了防区的安全 ,因此得到宋太祖的高度评价。宋太宗即位后 ,由于对统军将帅采取了极端猜忌、压制的态度 ,郭进虽仍在守边及北伐战场上屡立战功 ,但最终却被逼自杀。其生平功业及最后结局 ,可谓与家喻户晓的杨业颇为相似  相似文献   

14.
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新崛起的北宋王朝以武力征服了割据四川的后蜀政权。作为亡国之君的后蜀降主孟昶,受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礼遇。入朝后即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等勋衔,并赐第京师,厚加赏赉。然而,这个曾幻想能在赵氏王朝的恩赦下“全躯于今日”的孟昶,却在授官七日后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5.
通过搜集、整理、考订宋代有关文献资料,在厘清史实的基础上,系统讨论了宋太祖的父母、妻妾、子女,以及兄妹、外戚等皇亲群体与宋初政治的关系,并对帝王之家与常人温情的问题做了审慎而正面的探讨。在"家国同构"的传统体制下,宋太祖可能是处理"家""国"关系最明智的一位帝王,这不但将宋王朝带出了"五代十国"动乱的泥淖,也创造了"齐家治国"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6.
两宋自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之后就加大力度重视社会教化,经过长时间的教化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社会教化体系,并发展了一些全新的教化方式,主要通过学校、地方官员、长者、乡规村约等实施引导社会教化。这些方式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教化民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开国君主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对待佐命功臣、开国元老的实际问题。对此问题处理的得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新生王朝的治乱兴衰。与前代相比,宋太祖对宿旧功臣的政策可谓别具一格,其实施对宋初以至整个宋代政治的影响,令人关注。这里仅从《宋史·符彦卿传》谈谈宋太祖对待功臣宿旧的政策。符彦卿(公元897——975),字冠侯,陈州宛丘人。在五代至宋之初,他堪  相似文献   

18.
宋代散文,指的是发生在宋太祖建隆元年至帝,(?)祥兴二年共三百二十年间的散文创作和散文理论现象。宋代散文的演变和发展,既接受了秦汉古文、六朝骈文、唐代散文的艺术传统,又受到宋代社会生活的制约和影响。从继承艺术传统上说,宋代散文接受了秦汉古文的议论纵横和简朴平实,六朝骈文的构制工巧和  相似文献   

19.
文学至宋──世俗之美的选择王庆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学至宋为一变。充分把握宋代及其之后文学的特征和发展的道路,对认识中国文学史的演进轨迹和规律,认识今日文学的一些思潮和现象,无疑不无稗益。自宋太祖始,朝廷为了吸取晚唐五代藩镇割据造成混乱局面的...  相似文献   

20.
宋太祖和宋太宗一改后周世宗时的排佛政策,开始实行保护和弘扬佛教的政策。保护寺院,控制僧尼,奖掖高僧,弘扬佛教文化,使佛教发展纳入理性的轨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在宋初佛教政策影响下,以后的佛教发展趋向有所改变。佛教恢复了势力,开始平稳发展,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创造了繁荣的佛教文化,同儒家的融合大大加深,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