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当代学术界 ,傅璇琮先生的一系列学术论著既开创了文学的历史文化学研究的良好风气 ,又很好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意气峻爽”的优良文风 ,体现了“篇体光华”的鲜明特色。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我们总结他的学术论著的语言特色 ,就是为了在当今的学术界能够倡导一种优良的文风。  相似文献   

2.
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九十年代中国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九十年代以来 ,缘于中国大陆学者治学旨趣的转变、学术商品化现象的开始形成并日趋强化以及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的熏染 ,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成为了中国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本文对学术界这一新的关注热点做了简要的评述 ,以期引起学术界更多的同仁对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的理解、关注、支持 ,乃至能够以“铁肩担道义”的学术使命感积极地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3.
惩治学术腐败应纳入立法轨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士英 《学术界》2002,(1):23-25
在学术界正大力张扬学风建设、提倡学术规范的时候 ,日益浮泛而起的学术腐败现象成为不能不加以正视的严重问题。形形色色的学术腐败现象 ,不仅玷污着神圣的学术事业 ,也污染着圣洁的学术风气。因此 ,在学术界倡导学术规范之时 ,对学术腐败的惩治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这也明显地是当前加强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识之士已经把反对学术腐败与维护学术尊严联系起来 ,并指出这“关系到中国学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 ,也关系到每个学者自身的利益”(《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 0 0 1年 1 2月 2 5日专家访谈《维…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的座谈会上,与会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术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一,对学术界出现的问题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联系到整个社会的氛围,比较了商业腐败、官场腐败,并在此摆正学术腐败的位置。并谈到,舆论之所以关注学术界的情况,是因为广大老百姓对学术界作为一块净土有比较高的要求。第二,区别了学术腐败和学术不道德,认为不要把学术上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学术腐败。第三,追究了学术腐败现象背后的原因,比如说整体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学术体制、学术管理等等原因,也有认为我们正处于知识转型的时期,关。第四,追究了学术规范问题,学术界出现的情况与这一背景有认为如果规范不明确,学术评价数量化的话,就会导致学术腐败。最后,大家讨论了学术的道德操守问题,认为学者要坚守学术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5.
学术媒体期待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军 《云梦学刊》2004,25(4):24-25
这些年,关于学术发展、学术规范、学术反腐打假的讨论使得作为学术成果承载工具之一的学术媒体成为备受关注的对象。常言道,“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而学术媒体,如今可说是学术之公器,学术界中的问题往往通过学术媒体得到反映,而学术媒体一旦出了问题,则会令整个学术界遭殃。从目前的讨论中,大家不约而同地把批判的目标指向了“核心期刊”制这一体制性障碍上,激烈者说,应该彻底废除“核心期刊”制;平和者说,“核心期刊”制作为评价学术媒体的机制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应该将之从对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中剥离出来。在我看来,无标准的学术评价无政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应用伦理学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高频词。应用伦理学的产生被广泛认为推动并代表了伦理学的“繁荣”。倘若倡导应用伦理学旨在强化伦理学的实践功能和问题意识,强化伦理学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干预,那倒是无可厚非并值得肯定的。遗憾的是,当今学术界缺少对应用伦理学概念的认真思考,伦理学在追逐应用的过程中下降为解决某个道德问题的具体手段,结果是应用伦理学成为伦理学应用,并且往往是对伦理学极其庸俗和粗陋的应用,那就是简单地把伦理学当成工具来使用,遗忘了伦理学特殊的价值引导功能,丢失了伦理学高贵的学术理论品格。正因为如此,随着伦理学被越来越多地应用,道德问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着花样在增加。只有对这一现象的文化源流给出深层反思,才能规范伦理学的合理应用,应用伦理学也才能得到恰当的解读。其实,应用伦理学与理论伦理学不可以截然两分,应用伦理学一定是理论的;伦理学与应用不可以截然两分,伦理学一定是应用的。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2000,(4)
本刊讯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的《自然辩证法通讯》自 2 0 0 0年第 2期起开辟“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笔谭”专栏。该刊编者按写道 :“纵观当今中国学术界 ,在学术社团的组建、学术站点的设置、学术职务的评聘、学术资源的分配、学术成果的评估、学术奖励的颁发、学术刊物的运作、学术论著的出版、学术规章的制定等方面或缺乏规范 ,或有规不依 ,或规范本身不尽合理 ,从而贻害于中国的学术事业。尤其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自九十年代以来 ,在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的熏染下 ,学术界的各色丑闻也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8.
学术规范问题近几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出于编辑的职业意识,对学术规范的探讨更为敏感。学术规范与编辑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重新认识和理解学术规范的含义,真正寻求在高等院校中加强学术规范教育的意义及有效途径乃为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注释体例大一统、学术规范及学术水准的提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者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出台后,已有许多人文社科学术期刊采用了这一标准。但对这个规范,学术界始终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为了使这一问题在学术界更为广泛深入地展开讨论,本刊特与学术批评网共同组织了一组文章,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肩负着学术研究导向的使命,在发稿选择上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中国化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内涵;如何在推进世界知识体系中建构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以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当代学术思潮;积极倡导综合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深入地从"问题规范"来提出问题.凸显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推进学术进步.  相似文献   

11.
洪煜 《文史哲》2002,(4):167-168
为了促成并加快史学范式的转变 ,培育并确立科学的学术规范 ,倡导并树立健康的学术风气 ,2 0 0 2年 4月 15— 18日 ,《史学月刊》编辑部在古都开封召开“史学期刊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学专业期刊及设有史学专栏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等近2 0家杂志社的代表应邀出席会议 ,就史学的学术规范、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史学期刊在史学发展中的作用、学术期刊的合作等问题 ,进行了热烈讨论 ,并达成了许多共识。学术规范问题是当前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李振宏 (《史学月刊》)认为 ,学术规范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 ,是…  相似文献   

12.
学术问题意识的窘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10年来一直在反思。重整学术史、讨论学术规范,直到叩问学术的问题意识。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的进步,在于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问题预示着创新的契机。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启示了新的思路,发现了新的对象。而为了解决新问题,就会尝试运用新的方法,提出新的理...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国际学术领域,跨语言学术共同体和各种单一语言学术共同体同时并存.对此,当近年来大陆学术界各学科学者都在纷纷谈论与国际学术规范"接轨"时,也有人提出了应该注重区分相异的语言和学术共同体中存在着不同传统规范的问题.在后一类观念里,就社会科学领域的特例来谈者远多于自然科学领域.这显然是与后者比起前者来说,接纳"新学"的学术思维和学术传统更为完全、彻底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叶勤 《云梦学刊》2006,27(6):156-159
知道杨玉圣教授,是从学术批评网开始的。作为最早倡导学术规范的学者之一,他不仅身体力行撰写了不少有分量的学术批评,而且在如今最为强势的网络媒体上开辟了一个阵地,真正将倡导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当作一门事业来做。现在他将自己的有关文章结集出版①,算是对自己一个时期工作的小结,而读者,则可以从中看出杨玉圣对推进中国学术规范建设的思路与践行。学术规范,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界的焦点论题之一,要对杨玉圣的《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进行述评,势必涉及这场大讨论及其所带来的学术规范化运动,而关于这场讨论及运动,我们有必要强…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国际学术领域,跨语言学术共同体和各种单一语言学术共同体同时并存。对此,当近年来大陆学术界各学科学者都在纷纷谈论与国际学术规范“接轨”时,也有人提出了应该注重区分相异的语言和学术共同体中存在着不同传统规范的问题。在后一类观念里.就社会科学领域的特例来谈者远多于自然科学领域。这显然是与后者比起前者来说,接纳“新学”的学术思维和学术传统更为完全、彻底有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学术规范成为时髦话题。学术规范问题,说到底是个学术训练问题。学术界对于学术训练的含义还有一些模糊认识,几乎没有人从理论上对学术训练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本文对学术训练的内涵试做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就学术创新、学术理念、学术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在学术反腐中的责任与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腐败是当今学术界一热门话题,作为发表学术成果的平台,学术期刊自然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术繁荣表象的背后,学术期刊对于学术腐败的存在与蔓延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同时在学术反腐中应有怎样的作为,是笔者深入阐释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学术失范现象愈演愈烈,学术界、出版界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从文化视角、学术人成长经历和环境、学术人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变化、学术人对学术本质认识的变化、学术人的社会责任感、学术的独立性等多个角度来看.当今学术失范是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学术和合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崔平 《河北学刊》2005,25(5):34-40
当前中国学术界存在的粗放高产和伪学术现象的内在原因是缺乏关于理论构造有效性的标准,相应地,学者缺乏自我批判的意识和能力。在这种条件下,即使有良好的社会学术环境,也不会产生具有真正学术价值的成果。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法是进行关于理论认识的先验批判。通过先验批判可以清理思维合法前提即合法内容和合法形式,明确作为学术创新的形式有效性尺度的理论构造标准,从而规范学术研究行为,提高学术创造水平。本文对一种能够完成理论构造标准反思任务而不同于康德的新型先验批判进行了纲要式的元哲学筹划。  相似文献   

20.
建树学术规范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确立学术内在的发展机理和自主的规则,为了消除学术失范和腐败行为对于学术发展的消极影响,以规范化与本土化、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这两个前后相继的话题为主线,学术界的一批中青年学者率先积极提出和发起了一场影响日渐深远的学术规范化运动。十多年过去了,这场“学在民间”的运动极大地开阔了建树学术规范路径选择的思路。今天,把握学术规范讨论中有关建树学术规范路径选择的代表性观点,用新的视角寻求建树学术规范的路径选择,应当成为进一步推进学术规范化运动所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一学术规范化讨论中,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