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高质量的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旅游的人口反虹吸效应、经济提振效应和基建带动效应能够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形成有效衔接,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然而,在两者衔接的路径中,乡村旅游业又存在市场发育不健全、产业联动效应不明显以及战略衔接不系统的问题。通过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多层次分析,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革路径为:微观层面以市场培育为核心,兼顾生态文明、创新竞争、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中观层面积极发挥政府的产业引导作用,探索现代化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系统发展模式;宏观层面以中央政策为核心,因地制宜论证各项战略在本区域的有效衔接路径。  相似文献   

2.
蔡亚荣  郝鑫 《国际公关》2023,(7):121-123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环,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整个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价值指引和精神动力,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铸魂工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是重中之重,却不可避免要面临许多发展困境,想要破解乡村文化振兴的难题需要从以下工作着手:依托科技媒体,实现乡村文化创新发展;加强思想培训,发挥基层干部骨干作用;加大资金政策帮扶,优化人才资源保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层化现象严重、信息化程度不高、优质师资匮乏、乡土意识薄弱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需要遵循系统性、开放性、统整性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坚持梯次发展策略以解决乡村教育的层化差异,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以支撑乡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选择多样化发展路径以解决乡村教育资源不充分的现实问题,构建产业经济与教育发展共生机制以破解乡村教育的效益难题,构建乡村文化发展体系以重塑乡村教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需要前瞻性地思考乡村文化发展,而乡村图书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节点。目前,乡村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治理困境,表现在治理主体过分单一、治理过程流于表面、治理环境逐渐恶化、治理空间遭受挤压、治理目标缺乏土味等诸多方面。“图书馆+”是使乡村图书馆摆脱发展困境的有效方式,提升乡村图书馆的治理水平需要以乡村图书馆为依托,通过将文化站、网络资源、乡村游、新乡贤、技能培训、他山之石等整合在一起,拓展乡村图书馆的办馆思路,丰富办馆内容和拓展办馆空间,在传统纸媒基础上,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速度。为了促进乡村图书馆高质量发展,需要克服单一财政投入的不足,尽快形成“政府+社会+个人”的多元投资主体,让乡村图书馆具有感染了土味的乡情和乡趣,从而为乡村图书馆增添附加功能创造机会,进一步强化乡村图书馆的文化张力。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为乡村文化共同体建设提供价值指引,乡村文化共同体建设为共同富裕创造支撑条件。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文化共同体建设呈现多元主体参与欠缺、联结平台发展孱弱以及相关机制供给不足等问题,可从深入开展科学有效的乡村文化认同教育、优化开发多元多样的乡村文化载体以及建立健全系统长效的乡村文化 发展机制等方面探索乡村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进路,促进乡村文化共同体的纵深发展,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7.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三农”认同是青年成为乡村人才并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思想前提和保障。当前,青年“三农”认同整体薄弱成为其助力乡村振兴的掣肘因素,主要表现为认同对立、认同离散、认同逃避、认同功利等。认同本质上是心理过程,因而既要从心理学的层次分析认同薄弱形成的原因,也要从中寻找增进青年“三农”认同的着力点。在实践中,以“三农”政策引领乡村振兴以彰显认同的时代主旋律,以“三农”教育夯实理性基础严守认同的认知主阵地,以“三农”实践激发行动热情打开认同的知转行主通道,联动协同发力,增进青年“三农”认同,从而培养“一懂两爱”的青年乡村人才,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增长"理念是公平、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包容性增长"理念纳入乡村文化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包容性增长"理念指导下,乡村文化体制改革应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改革路径相结合,探索政府引导下的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文化主体,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乡村文化投融资体制,从而推动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9.
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内生动力和精神支撑。处于转型期的乡村文化存在发展动能不强、基础教育滞后、科技应用不足、精神文明建设薄弱等问题。因此,建设乡村文化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强化农村教育保障,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提升乡村文化建设能力;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打造乡村文化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0.
将乡村振兴置于共同富裕目标下进行研究。首先,在界定新时代共同富裕概念、阐释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的基础上,从主体、动力、内容、途径、过程、目标六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其次,分别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发展的视角剖析了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前提下,明晰了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要点设计原则,并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振兴的战略要点。  相似文献   

11.
12.
“伪信息”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信息"一经产生,即伴有"社会化"的色彩,体现在其有社会化的性质,社会化的功能,社会化的问题,分解它的社会化体系就具体涉及到"伪信息"的政治化、经济化、文化传承等层面的因素。其中,"伪信息"的文化认同属于最深、最玄、最不易把握的,因为文化的发生、改进、转向、定型与消亡都是在潜移默化过程中进行的整体变迁。所以,本文梳理"伪信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定型"伪信息"的文化效应更是一种尝试与发问。  相似文献   

13.
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影响,我国乡村文化正经历着巨大变化,乡村社会认同危机已经开始显现。在乡村文化重构的过程中,乡村档案因为其原始记录性而更易唤醒乡民共同的价值、信仰和行动取向。在社会认同的理念下,需要将乡村文化建设与档案文化发展有机结合,寻求持久有效的档案支持方式。构建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需要在更新文化建设理念的基础上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民间力量参与、统筹乡村档案资源的建设,并尝试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来丰富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网络认同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重要心理机制,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技术性、主体交互性、合作性、冲突性、系统性是网络认同的鲜明特征.网络技术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群体出现网络身份认同错位现象,话语认同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共在化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网络化时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站在当前时代和科学发展的前沿,融入鲜明的价值判断来思考和解决大学生网络认同问题.以彰显改革创新精神的"三因"理念为指导,为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法、方位和方向的遵循.  相似文献   

15.
16.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补齐“三农”领域主要短板和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的国家战略。“五个认同”是西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战胜乡村振兴困难的力量之基,是有效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从认同形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讲,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加强“五个认同”教育;从广义教育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出发,以及基于乡村广义教育的功能现状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五个认同”教育的难点问题,旨在提高乡村振兴视角下认同教育的有效性,提出西部民族地区“五个认同”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但乡村学校发展仍面临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主要体现在小规模及超小规模学校问题凸显、人力资源问题相对胶着、内外治理能力不足、乡村生源弱势状况堪忧。基于合作探索的亲身体悟,借鉴国内外同行研究中破解乡村教育发展困境的思路和经验,提出乡村学校走出困境并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可能路径:在区域教育现代化框架下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盘活资源、促进共享,创新乡村教师流动政策;重点扶持乡村小规模学校,另辟蹊径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慧芳 《国际公关》2023,(14):19-21
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在乡村振兴中起到凝心铸魂的重要价值。乡土文化是乡村文化根脉之所在,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厚文化土壤,更是我们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乡土文化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双语教育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立论的基础是语言与民族、民族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在此基础之上,文章以土家族为例,论述了中国双语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及主要类型,提出在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过程中,如何使母语母文化不被第二语言文化同化,减少异族文化对母语文化负的或破坏性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村学校数量锐减,乡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流失越来越严重,乡村学校的衰落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乡村学校的"保量"与"保质"仅仅成为一种理想,乡村学校的发展陷入了迷茫。本研究基于公平理论的视角,从经济学、法律学和伦理学等维度论述乡村学校衰落的必然性,提出乡村学校发展的路径:转变乡村学校的办学理念,缩小城乡教育投入差距,完善乡村教师和学生流动机制,引导乡村学校走出文化迷失,从而突破乡村学校"留或撤"的观念束缚,引导乡村教师和学生合理流动,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促进新时代乡村学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