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及中国当代文学史,"50后""60后"作家及其作品都已经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文学史教材,甚至"80后"作家及其作品也已堂而皇之地框入了当代文学史的版图,唯独"70后"作家们的作品似乎被文学史所遗忘。但观照当下文学的创作实绩会发现,处于文学"中坚代"的恰恰是"70后"作家。近几年声名鹊起的魏微、鲁敏、徐则臣、盛可以、路内、张楚等,都在思考着当前文学在新时代如何实现深层次变革与转型的问题。特别是鲁敏,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创作,从《寻找李麦》到2019年的最新中篇《或有故事曾经发生》,很多篇小说都在讨论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本文以鲁敏小说的追寻主题为线索,进一步阐述鲁敏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的三部“大史”之一的《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著名文学评论家张炯在代序中对其所具有的越超性作了如下评价:首先,这是一部由多民族学者共同通力合作编写的少数民族文学史,共有十个少数民族的十七位学者参加撰写。这与过去主要由汉族学者写的著作就有不同……其次,这也是论述作家作品最多的一部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再次,本书对所论作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都有较详细的介绍,对作家的创作成就及其代表作品都有言简意赅比较恰当的评价。翻开淡紫色清雅的封面,我们首先能够了解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五十…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学界,传扬着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特·赛音巴雅尔.他是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著名蒙古族作家、编辑家、文学史家,曾任《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编审.他主编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等系列三部文学史,创意建立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为中国多民族文学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丹珍草 《西藏研究》2023,(5):43-52+160
当代藏语文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展示中国文学“大文学观”的重要内容。藏语文学承接1400余年的藏族书面文学传统,体现了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学特性。新时期以来,当代藏语文学出现的一批优秀藏语文作家,他们能同时用藏汉、藏、英等多种语言文字创作,且有意识地采用现代藏文进行创作,使藏族原有的格言诗、寓言小说、说唱文学等传统文体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受到藏、汉、英等多语言阅读世界的关注与研究。藏语文学自身携带的古老的诗性智慧,从慈悲利众到诗意浪漫,作品充满情感力量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哲学思考,将藏语文学创作的“地域研究”和“族群个性研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需要不断拓展藏语文学的边界,以建构多民族共同体诗学。  相似文献   

5.
祖尔东·沙比尔在20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维吾尔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奠基人,是维吾尔新时期小说创作发展的引领者,是让维吾尔文学登上世界文学殿堂的引路作家之一。笔者试图对祖尔东·沙比尔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柏树叶》的人物形象塑造、谋篇布局、艺术结构以及语言锤炼、用语技巧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作论述。  相似文献   

6.
何谓苗族文学,文艺界有不同的界定,有的指反映苗族生活、表达苗族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有的则专指由苗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本文论及的苗族文学是后者,而且仅限于广西当代的苗作者作品.(一)与前几年相比,广西苗族当代文学有了较大的进步,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创作队伍已初步形成.在广西苗族作者中,辈份最高,起步最早的是梁彬同志,他在繁忙的领导工作之余挤时间创作,从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有小说、诗歌、评论和民间传说故事.近年来,还编辑出版了《广西苗族民间故事选》和《苗族风俗趣谈》.南丹县的龙  相似文献   

7.
《尘埃落定》是阿来以藏族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将藏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雪域高原的神秘相结合,表现出神秘的高原色彩.并于2000年度获得茅盾文学奖.小说对嘉绒藏族的历史再现,凸显了作为藏族作家独特的身份背景.藏民族赋予阿来的民族文化心理机制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作品的风格.本文试从典型人物设置、民族文化心理的坍塌、作家原生情感表现三个方面试图说明作品的创作风格是作家民族"原生情感"的外化.  相似文献   

8.
《尘埃落定》是阿来以藏族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将藏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雪域高原的神秘相结合,表现出神秘的高原色彩。并于2000年度获得茅盾文学奖。小说对嘉绒藏族的历史再现,凸显了作为藏族作家独特的身份背景。藏民族赋予阿来的民族文化心理机制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作品的风格。本文试从典型人物设置、民族文化心理的坍塌、作家原生情感表现三个方面试图说明作品的创作风格是作家民族"原生情感"的外化。  相似文献   

9.
(一)今年1月22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民族文学新人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土家族青年作家向远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手中接过了2002年度民族文学新人奖———金鹰奖杯和荣誉证书。向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至今已在《民族文学》、《星星诗刊》、《湖南作家》等全国百余家报刊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件。民族文学新人奖每年举行一次,每次从散文、诗歌、小说三方面各评出1人,是我国民族文学的最高奖项。(二)十多年前一个夏日,当我一身疲惫地从都市…  相似文献   

10.
王爽 《中国民族博览》2016,(20):202-203
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了狂欢化理论,即文学的狂欢化和双重性,这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这一理论也被称为世界文学领域的重大发现.英国作家戴维·洛奇曾深入研究巴赫金的理论,并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也是黑色幽默加狂欢化风格.这两位作家都是英美文学领域的带头人物,以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存在论解读两位带头人物的作品,就可以理解狂欢化文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1.
聂茂 《民族论坛》2014,(2):60-64
2013年11月18日,由《文艺报》、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创作与评论》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瑶族作家陈茂智长篇小说《归隐者》研讨会"在江华瑶族自治县举行。来自文学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对陈茂智这部长篇小说处女作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深入的交流。陈茂智,男,瑶族,江华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大学文化,已在《民族文学》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说、戏剧作品300余件,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静静的大瑶河》,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江华瑶族自治县作家协会主席、《瑶族文学》主编。其长篇小说《归隐者》于2012年10月由线装书局出版,书中描写一个身患绝症、逃离官场的官员的隐居生活,作品以清新、淡雅的笔调,展示了南方山林香草溪的生态之美、景色之新和人文之奇,犹如湘南大瑶山徐徐展开的一幅民俗风情画卷,被誉为"现代版的《桃花源记》"。《文艺报》副总编辑、著名评论家王山,《民族文学》资深编辑、评论家哈闻,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阎真,湖南省文联原党组成员、作家管群华等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一陆地是壮族作家中使小说创作发展成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第一人。壮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民歌民谣,壮族文人的文学创作则多是古体诗词和古文。本世纪初叶小说创作才成为壮族文学的一种样式,较早的小说家要算韦杰三。由于历史原因及作家本人生活环境和经历等因素的限制,韦杰三的小说创作还处于萌芽和尝试阶段。作品所反映的生活面较为狭窄。除了反映“穷乡僻壤里小兄弟们的呼声与酸泪”外,较多地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作品仍然停留在  相似文献   

13.
阿来,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就新时期藏族文学而言,阿来的作品承接与拓展了藏族作家扎西达娃开创的艺术道路。而放眼全国民族文学,阿来的创作表现了我国当代民族文学所达到  相似文献   

14.
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了狂欢化理论,即文学的狂欢化和双重性,这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这一理论也被称为世界文学领域的重大发现。英国作家戴维·洛奇曾深入研究巴赫金的理论,并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也是黑色幽默加狂欢化风格。这两位作家都是英美文学领域的带头人物,以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存在论解读两位带头人物的作品,就可以理解狂欢化文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十年动乱,各民族的作家、诗人和人民一道,用大山一样的情怀,默默承受着雨雪冰霜的摧残。灾难孕育着成熟。粉碎“四人帮”后,从历史的板结状态中走进新时期的各族作家、诗人,怀着再一次获得解放的心境,迅速投入解冻了的当代民族文学创作中去。这里要强调的是:文革前十七年的当代民族文学,是处于各个民族基本各自为阵的创作状态,自发地养育和造就了当代民族文学的成长。而新时期的当代民族文学,围绕普及、培养、提高的方针,在有组织、有步骤的发展壮大。 1979年,中国作家协会成立了民族文学委员会。 1980年,召开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同年,专门刊登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刊物《民族  相似文献   

16.
《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继承了民间创作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它的基础上使蒙古文学向前推进了一步.《秘史》的产生是整个蒙古文学史的一大转折,从此蒙古民族开始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秘史》虽然从民间创作中吸取了很多的营养,但它作为蒙古书面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作品,其主要艺术成就在于它的书面创作.《秘史》翻开了蒙古书面文学的第一页,从此蒙古族书面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优良传统.它是一部文史不分的历史文学作品.用文学的手法描写了蒙古社会封建化的整个过程.《秘史》奠定了蒙古族历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回族文学研究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若干进展,但缺乏整体的开拓和突破。主要表现在未建构翔实的文献基础,至今尚无《现代回族文学史》出版,已有文学史著中涉及现代回族文学部分内容普遍单薄。作为古代文学转折和当代文学滥觞的现代回族文学,展现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浩大声势、丰富内涵和独具风貌。现代回族文学文献储量十分丰富,研究者首先要沉下心来,发掘更多堙没的史料;同时,改变局限于作家作品的单一思维,拓宽思路,开阔视野,从与"现代回族文学史"息息相关的各方面着手,开掘复原"史"的原生状态,梳理展现"史"的丰富内涵和实际面貌,进而探寻研究"史"的流变轨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当代藏族作家成长经历和作品特色的分析,将藏族作家分为四个类型;通过对这四个类型作家群的小说作品的具体剖析和研究,以及对作品中不同文化内涵的比较和挖掘,全面、客观地梳理、总结和评介了新时期的藏族文学。由于作者本人就是当代西藏文学的创作实践者和评论者,同时对藏族作家有较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因此,本篇关于当代藏族作家的文章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学》即将创刊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文学》,即将在北京创刊。主编陈企霞、副主编玛拉沁夫。《民族文学》用汉文出版,发表全国少数民族作家和作者创作的反映各民族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少数民族优秀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品,各少数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风光景物的随笔和游记,关于少数民族作家和作品的介绍与评论。《民族文学》将体现我国文学的多民族性和少数民族文学绚丽多彩的特色。1981年为双月刊。 (博·巴尔斯)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著名作家经典·苗族作家丛书》(25卷)汇集了当代中国苗族著名作家的小说、诗歌、散文等经典作品,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首次苗族作家作品的总汇集,集中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苗族作家从无到有、到成员众多、作品丰厚的历史性飞跃。20部分卷是著名苗族作家独立卷,包括乐黛云、伍略、滕久明、石太瑞、石定、凌宇、侯钰鑫、杨明渊、徐新建、向本贵、龙潜、李必雨、李顺、何小竹、吴恩泽、肖仁福、贺晓彤、第代着冬、向启军、赵朝龙等作家,另有5部多位苗族作家精彩作品合集卷。这些经典之作大多记述的是苗族地区的风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