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克红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3,(3):59-64
西方现代文明语境下物质主义导致的内心空虚和对人类永恒精神家园的追寻,是法国生态作家勒克莱齐奥始终关注的主题。他在小说《寻金者》中通过“寻金”主题的双重隐喻,表达了作家一贯对西方现代文明和物质主义的批判;对自然元素和空间意象的诗意描绘,以及对异域土著文明生态价值的关注,赋予了作家笔下的想象空间以神话般的象征色彩和深刻的生态隐喻意义,表达了作家非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和对人类真正宝藏——人与自然和谐家园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汤建民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68-72
生态隐喻方法是指通过隐喻性的类比,将生态学的原理和知识映射到另外一个研究领域中,从而有可能给新的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启示的一种方法。生态隐喻方法现已成为一种系统科学方法的具体范式,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被滥用的倾向。为此,人们在应用生态隐喻方法的过程中,应注意其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美国与荒野、荒野实践、荒野伦理、荒野诗学以及荒野文明五方面探讨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荒野观.作为在荒野上建立起来的民族,美国的历史常被当作一部东部拓居与西部拓荒的历史.斯奈德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美国西部荒莽山地度过,是一位身体力行的荒野诗人.斯奈德的荒野观比较系统完整.斯奈德的诗歌大多以荒野为背景,号召人们回归荒野,在荒野中沉思.斯奈德强调荒野的治疗作用,认为荒野与文明的交汇才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状态.荒野伦理处理的是社会对生态系统及大地的所作所为问题,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更为民主的、更带包客性和永恒价值的伦理,是一种普世伦理. 相似文献
4.
在徐志摩的诗歌意象体系中,动物意象占据了较大比例,主要呈现为飞禽、游鱼、走兽三类动物形态,具有独特、丰富的隐喻内涵。它们或隐喻自在的生命情态,或揭露人性的暴戾与低贱,或暗示诗人理想破碎的失意境遇。徐志摩的动物隐喻具有人本精神的生命关怀、宗教原罪的批判意识及孤独个体的虚无体验等特征,展现了明丽、激昂、忧郁、绝望等多声部交织的复调色彩。这种隐喻特征的形成根植于诗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与现代"自然中心主义"的双重生态观,既有对动物基于人类主体性的"他者"审视,又有超越单一视域的生态伦理复归,展现了现代新诗超越传统、自成一格的突围历程。 相似文献
5.
荒野价值与生态文明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内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定位,停留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社会实践的积极的文明成果。这一定位显示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心所在。然而荒野价值未被纳入生态文明的建构之中显得有些缺憾。本文强调荒野价值在人类文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荒野价值在生态文明建构中缺席的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6.
周加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125-126
《熊》是美国现代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福克纳长篇小说《去吧,摩西》中的轴心部分。它通过一位白人少年艾克.麦克斯林接受自然洗礼的成长过程,批判了人类贪婪欲望对自然的破坏。作者前瞻性的预示了自然被破坏,岌岌可危的困境,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价值的认同和和谐自然社会的向往。本文以生态批评的视角,发掘作者对警示后人解决生态危机,重塑人文精神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勒克莱齐奥在创作中对理想国度的营构,使他的作品文学意蕴既具时代特征,又具人类永恒主题。《乌拉尼亚》等作品中的理想国度、天上的国度,都是以文学的理想国,表达对人类生存之路的诗意追寻与人性回归。 相似文献
8.
芦焚小说创作的荒野意象凝聚着作家复杂而又深沉的乡土情结。透过荒野意象,芦焚的乡土小说表现了中原乡村大地的异化与挣扎。同时,对荒野意象的关注表现出作家强烈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情怀。 相似文献
9.
10.
认知语言学派认为,隐喻是语言和思维所固有的、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的认知工具。运用这一认知隐喻理论审视中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诗词,根据其自然意象中源域的特点进行分类,概括出植物隐喻、动物隐喻、山水隐喻和月亮隐喻四类隐喻。通过分析这些隐喻来解读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从中折射出的苏轼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1.
从对写作的探索角度看,勒克莱齐奥的《逃之书》在其创作之路中,有着特别的意义,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勒克莱齐奥在该小说的创作中延续其对传统小说写作的叛逆,在小说的写作形式上加以突破,更在于其对写作本身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本文通过对《逃之书》的细读,以文本为依据,就勒克莱齐奥早期对写作的实践与思考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勒克莱齐奥试图用一种自然流出的语言,去实实在在地发出世界本身的声音,去展现世界的真实. 相似文献
12.
艾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2):6-8
生态隐喻是生态语篇中的重要手段,通过概念化的方式将生态观念传达给公众.习式话语中的生态语篇采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隐喻表达.功能语言学在功能研究的卓越成绩,为剖析生态隐喻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将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视角,以2012-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的会议、考察讲话等为语料,对"习式"话语中生态隐喻进行概念元功能分析,剖析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借助生态隐喻,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绿色发展之路.并进一步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倡导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3.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西方哲学有着长期深入的思考。当代西方生态哲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进一步思考,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哲学理论。总体说来,可以把这些理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把自然看做人类生存发展之背景或工具的工具主义理论,第二类则是承认自然具有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内在价值理论。除此之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还涌现出了一批颇具新意的研究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这些理论或视角进行批判性整合,构建"人-社会-自然"生态整体主义理论,是符合生态文明对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一种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14.
孔秋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4):67-68
隐喻在日常语言中到处存在,是构筑概念系统的必需手段.本文以修辞格隐喻为切入点,探讨并区分了从修辞学领域研究的"隐喻"以及从认知学领域研究的"概念隐喻"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并对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的特征、类别及映射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选择与渐进的理解——勒克莱齐奥《沙漠》的译介与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在中国已有近三十年的译介历史.中国对勒克莱齐奥的选择与翻译,具有明显的特点.<沙漠>一书是勒克莱齐奥在中国译介的第一部作品,译者的选择与理解,对其在中国的传播着多重的意义.本文针对勒克莱齐奥获奖后中国文坛对其褒贬不一的评价,以勒克莱齐奥在中国最早译介的<沙漠>一书的选择与理解为例,通过中国的法国文学翻译和研究界对该作品渐进的认识与理解的过程的描述与分析,说明对一个作家的思想和创作的理解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中涉及包括意识形态、社会语境和文学价值观等在内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高琳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3):21-24
本文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研究对象是表愤怒的情感隐喻。这两种语言都遵循同样的原则:都是以描述由这种情感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来表达这种情感。但是在选择具体由哪种隐喻来表达情感又有不同,而这是由这个国家的文化模式所决定的。因此,隐喻既是建立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又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宣佳元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2):156-157
隐喻在语言中是广泛存在的,长期从事隐喻研究的语言工作者和心理学者已逐渐深知人类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无法脱离隐喻。语法隐喻理论是隐喻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理论,是隐喻研究中的一个突破性进展,而且它从根本上扩展了隐喻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李葆卫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30(3):112-116
本文主要研究人际隐喻.首先介绍情态隐喻,然后从语法表达以及倾向性与类型的关系角度,讨论情态隐喻;其次,介绍语气隐喻,讨论了语气隐喻的语义特征,最后,本文揭示隐喻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