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的出现,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载体转向了“数字媒介”,使其传播方式也向数字化传播转换。新媒体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呈现感性化、个人化特征。与此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象也成为了传播主体,个人获得了传播话语权,这将导致重建大众化传播秩序,使传播内容由“宏大叙事”向微型化转变,传播方式也由“灌输”转向“对话”。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廉政文化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廉政文化建设全面融入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对廉政文化建设在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久推进正风肃纪和构筑不想腐的堤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映在廉政文化传播方面,则体现为党和国家更加注重廉政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当前,廉政文化大众化传播的理念有待革新,渠道有待拓展,内容急需创新。这需要推动廉政文化传播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向,积极建设和拓展廉政文化传播渠道,创新廉政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3.
融媒体时代,推进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具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凝聚社会发展力量、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价值。面对新的时代际遇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要从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把握其发展的基本趋势,发挥融媒体的物理优势,加快技术赋能,通过传播主体转变、传播方式转换、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渠道融合等途径,推动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4.
边疆民族地区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对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意义重大。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是促进民族团结的"粘合剂"、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器"、保障国家安全的"保护屏"、复兴中华民族的"助推仪"。然而就目前来看,边疆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却面临着传播理念陈旧、传播主体不足、传播对象复杂、传播内容模糊、传播方式单一等诸多传播困境。当务之急必须要通过更新传播理念、充实传播主体、细化传播对象、精准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来优化传播策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传播力、影响力和主导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文化,提升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力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首先从红色文化影像的国际传播现状切入,从传播的主体、内容、形式三个角度分析了当下红色文化影像的国际传播格局;再从爱国共情、软性竞争力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维度阐释红色文化影像国际传播的可行性;最后提出“集中+散落”的传播主体建构策略、“长视频+短视频”的传播模态设置、“历史+现代”的传播内容策略以及“高新科技+传统手段”的分众传播方式,以期探索红色文化通过影像手段在国际间传播的新进路,助推红色文化成为国际共享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6.
《国际公关》2022,(1):80-83
项目简述: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举重队团结协作、奋勇拼搏,勇夺7金1银。不仅取得了队伍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最佳战绩,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的风采和中国举重健儿的“精气神”。在全国人民见证“中国力量”绽放奥运赛场的重要时刻,作为“中国国家举重队独家市场开发及传播推广合作伙伴”,中青旅联科通过转变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方式、打造独家内容,将中国举重队在东京奥运会期间的传播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阶段,遵循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层层推进传播节奏。  相似文献   

7.
5G、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介入,对传媒生态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使传播理念与模式发生巨变。在新的媒介生态下,主流媒体要不断呈现和扩散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转型优化传播流程。在传播主体上,体现从一元到多元的传播赋权;在传播内容上,聚焦从聚合到分发的精准服务;在传播渠道上,深化从“相加”到“相融”的跨界耦合;在传播对象上,适应从受众到用户的定位质变;在传播效果上,实现从接受到认知的“黑洞”烫平,为建构主流媒体主导的新传播景观服务。  相似文献   

8.
在“刷抖音”已成为大部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刚需”的态势下,推动抖音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共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抖音短视频的健康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有重大意义。聚焦抖音短视频的泛娱乐化、碎片化、去中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性、系统性、主导性的矛盾,我们应坚持“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导向,提高传播内容的质量;完善“PGC+UGC”的创作模式,凝聚传播主体的合力;优化“人工把关+算法推荐”的推送方式,实现传播方式的深入人心,促进二者融合共生,共同统一于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之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传播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学作为被传播对象而被传播,以及文学作为传播手段而传播其他社会意识。从发生顺序看,文学传播是源于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作家在思想深处从异化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作为文学活动的主体存在并充分发挥能动性。这样,就传播主体而言,作家就首先成为文学传播的主体。发展到后来,作家这种原创文学的传播主体逐渐表现出团体化倾向;另方面,文学传播还包括已经存在的文学的传播,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看,这类文学传播的主体主要有乐府及其嬗变的机构,即那些以学术或其他传播方式进行文学传播的组织机构或机关,如历代史馆、书院、书坊等。文学传播主体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传播主体因存在状态不同而有性质差异;文学传播主体具有不同影响力;文学传播主体所利用的媒体影响传播力度;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呈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消费者触媒习惯的改变,企业营销的方式也从单纯的兜售产品转向吸引受众精神层面的关注。应运而生的微电影故事营销利用传播渠道的创新与“情感差异化”的内容来聚焦受众内心,既满足了碎片化时代的娱乐需求,又不失巧妙地植入了企业的核心价值。微电影营销兼具广告的智慧和电影的从容,其“高级定制植入”的光环背后是“谋局于伊始”的巧妙。其中,赋予故事主角“广告代言人+微电影主演”的双重身份、构建“与己有关”的故事内容、设置具有“意外奖赏”的故事结局等三方面的筹划与把握是微电影营销制胜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是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境遇。主流意识形态全媒体传播强调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和传播媒介的跨形态整合,面临着传播主导性泛化与降维、思想引领力旁落与消解、话语权威性衰减与蒙尘、认知共同体茧房与阻滞、价值安全线模糊与损坏的实践困境,具有突破时空界域的能动性触达机制、依托富媒框架的沉浸式共识建构、强调平等交互的轻量型话语阐释、彰显分众需求的精准化供求模式的效能,应该通过健全体制机制,“一元化+博弈式”增强价值引领;锐意破壁创新,“正能量+大流量”培育传播动能;扩容技术接口,“精准化+普适性”丰富传播方式;协同多元主体,“把方向+造血液”壮大传播阵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实效,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
如何及时、准确、有效地将廉政政策传播到位,既是廉政政策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廉政政策执行不力的重要原因。我国既有廉政政策传播模式无论是在传播渠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为了突破现有传播模式缺陷,提升廉政政策传播效果,必须因应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廉政政策传播模式的创新:一是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导入全媒体联动传播模式;二是大胆进行传播内容创新,增强政策传播实际效果;三是构建政府、媒体、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的政策传播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当前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材在体系安排、内容选取和形式设计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导致这些不足的直接原因在于该课程内容与学习对象之间的矛盾,此外也还存在一些主观原因。综合考虑“经济法”课程的特殊性,需要从体例、内容和形式三个方面完善和创新经济法教材,以实现“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著作在日传播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其成功传播与毛泽东思想的独特魅力、日本左翼人士积极参与等密切相关。同时,毛泽东著作在日传播也面临官方色彩较浓厚、传播渠道有局限性、传播内容单一等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对外政治文化传播要树立正确的传播理念,坚持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创新传播方式,发挥海外人士和海外机构的译介作用,增强对外文化传播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智媒时代文学生产新景观,公众号“林记出品”的文学生产与传播方式与传统文学迥然相异,其强化了属于家族场域的对话机制,依托于互联网新媒介的内容生产方式,形成老少参与的部落文风;其拓宽了传播路径,实现了文学的脱域化传播,建立起与读者的“互动仪式链”,打造了属于智媒文学团体的新阵地;其传承弘扬了和谐家风,传递了社会正向价值,为智媒时代全民文学欣赏与创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校报面临传播方式、传播对象、传播内容等多方面的挑战.校报要继续发挥作用,必须在形成特色、塑造品牌、更新理念、拓宽思路、延伸内容、提高层次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青年职工的思想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做好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着重阐述在抓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注重在观念、内容、方法、渠道、机制方面做到“五创新”,以创新为动力,增强时代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李退溪是韩国李朝时期著名哲学家,其学宗朱熹,为李朝“朱子学”之集大成者。本文从三个方面略论“退溪学”之形成及特色。一、考察从13至16世纪前期“朱子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流变,以明“退溪学”之所以诞生的条件;二、从退溪本人的经历、个性、学识及修养等方面,论述“退溪学”形成之过程;三、以退澳关于“四端七情”的理论为例,论述退溪如何在朱熹思想的逻辑基础上补充和发展“朱子学”,进而展示出“退溪学”本身之特色。  相似文献   

19.
红色基因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红色基因传播的“情感转向”,旨在通过建构以青年受众情感为本体,以红色基因的情感传播活动为中心的传播范式,实现传承好红色基因的重要任务。借助情感的媒介化、情感叙事的张力释放和情感认同的内在驱动,红色基因传播的“情感转向”具有唤起红色记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身份认同的突出效能。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软性渗透、传播“泛情绪化”风险和情感效用工具化的现实困境。为此,应当从内容、主体、方式三个维度,实现红色基因传播“情感转向”的路径建构,强化效能、防范风险,使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  相似文献   

20.
工科物理实验学科建设与改革的出发点必须从工科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出发,重点从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实行“阶”“层”教学模式;科学研究规划实验项目训练重心;重视创新平台搭建和创新教育积淀;把握实验技术人员定位,注重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物理实验课程学科的改革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