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现代意义上的本真性伦理起源于卢梭,其核心主张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成为你自己。经尼采、萨特和加缪等人的存在主义重构后,本真性伦理在当代陷入了个人主义的困境中。现象学是当代批判个人主义的经典理论之一,能够为本真性伦理摆脱当代困境提供一条新思路。具体来说,现象学中的视域理论提出共享的价值背景的思想,对话理论提出在对话中构建自我的思想,叙事理论提出了叙事自我的思想,此三个思想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本真性伦理,并将本真性界定为个人美德和社会美德。  相似文献   

2.
当幼儿教师和家长遇到儿童的争宠行为时,通常会认为他们看到儿童的纠缠、竞争、嫉妒、哭闹等现象就是儿童争宠行为本身。从现象学的视角看,儿童争宠行为在本源上是儿童正在以排他性方式获得“爱”的感受、驱散其内心焦虑与恐慌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案例的现象学分析与教育者生活体验的反思,理解儿童争宠行为之意义,以期更好引导学前儿童形成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在逐年攀升,但是失地农民在向城市社会融入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困境,身份和居住环境上的变化并没有使他们迅速地融入城市生活。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为分析失地农民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遭遇的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运用惯习、场域、资本的分析框架对当前失地农民在社会融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探讨加快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农民工的社会流动,越来越多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开始突显,他们在城市的受教育状况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分析了进城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以及引起这一问题的社会原因,提出从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下的制度改革入手,突破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群体的受教育问题,从而为我国经齐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人力资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关系到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基于对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问卷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公立学校,但却有着强烈的融入愿望。据此认为,政府要成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保障者,公立学校要成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承担者,学校教师要成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6.
[提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践,让中国教育融入世界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却较为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以符号教育学为基础,建构“社会-教育-人”的基因结构图式,在学理上有其合理合法性。参照符号教育学基因提取方法,从中国融入世界教育实践和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因素中,提炼出发挥教育社会功能的文化和技术基因,聚焦育人本体功能的教育模式基因,构成像基因链中碱基配对那样的融入世界教育品牌的基因链。从普教文化和职教技术基因、东道国人民需要的教育模式基因,分析其结合东道国文化教育生态环境,满足其“社会-人”需要的中国教育品牌的基因遗传与变异规律。根据社会周期变化,适时调整中国教育服务政策及模式等教育品牌符号基因,以便更好地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不能被狭义地理解为一个概念和流派,而是回到事情本身这一宗旨下的哲学思想和方法。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作为西方同时代的大思想家,两人都对西方一直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理性主义哲学做出了颠覆性批判,都反对对象化概念式的思维方式,提倡哲学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点在两人的语言哲学、美学和伦理思想方面都有所体现。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个源头是古希腊,他要回归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世界;而维特根斯坦并不主动建构自己的哲学,他只是提倡回到日常生活世界,消解传统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编辑家,一生对儿童教育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他在批判与继承传统儿童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儿童教育思想,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儿童教育理论。他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以儿童生活为中心,教育方法则主张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教学做合一。叶圣陶以儿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及其实践,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可以为当前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人性所呈现的就是人类自身,人性教育要让人性回到它最本真的状态,就要回归生活世界,即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它是与当今的技术世界相对立的世界。在技术遮闭了人性本真存在形式的当下,人性教育要回到纯粹的人性本身,敞开人性,回归自然。要更好地实现人性的回归,就应更重视人性的圆满回归教育。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医疗保障是整个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基础性工程,在农民的基本卫生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新医改背景下,城镇社区医疗服务机制已经建立,绝大部分城镇社区医疗机构都被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而农村乡镇社区医疗服务虽然有了新农合制度覆盖,但微型的自然村社区医疗却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农民的社区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体系的矛盾对于农村社会质量的提升造成了巨大威胁。社会融入是研究个体能否融入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指标,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时期,用社会融入的价值诉求来引导农村社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自1995年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正式进入人们视野以来,流动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发展迅速,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支持方式和系统。根据支持的责任、动机和能力等要素,可把教育支持分为责任式、协助式、市场式、公益式、复合式和自强式六种类型和正式支持、辅助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三大系统,继而对流动儿童教育支持系统建构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2.
基于湖南省1 305名农民工的调查,按照返乡农民工是否进行创业和决定创业后的资金投入的强度分两阶段运用线性回归-线性概率模型,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务工前培训、就业行业的同一性对返乡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工务工前非农培训和长期坚持在同一行业工作这两项因素,提升了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了农民工对某一行业的了解与把握,极大地激发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热情,促使农民工能够将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到创业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世界作为一种视域,为我们理解价值及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活世界是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与社会世界的统一。价值同时与这三个世界相关联,这就决定了价值观教育不能是灌输式的教育,而应该是互主体性的教育。价值与社会事实相关系,这就决定了价值现教育是一种关于社会事实的教育,而不是关于自然事实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世界的政府观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活世界的政府不同于科学世界的政府,这是行政科学产生以来始终未得到关注的问题。生活世界顾名 思义就是公民生活的场所,或者说由公民自主生活构成的整体,但生活世界不仅仅是公民生活的世界,它更是公民 德性实现的世界。政府在生活世界中处于第三人称观察者的位置,生活世界的成员根据政府公共行政对其德性实 现的效用定义政府。政府在生活世界中引导和维护生活世界的合理化,肩负着伦理责任;政府在生活世界中兑现 与公民的行政契约,承担着道德责任。因而,政府必须在生活世界面前保持坚强的自制,又必须卓越地领导生活世 界的发展。在生活世界中政府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展示其公共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城市“第二代移民”的流动儿童,虽长在城市,但在社会体制、文化身份上并未被城市完全接纳.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看,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合过程中的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和社区支持存在很多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流动儿童生活环境中资源匮乏与滋养不足.应从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等多重系统的层面出发,构建流动儿童群体的社会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城市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民工群体"家庭化"外出趋势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学习、生活,产生了与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就学情况、家庭教育、群体交往、社会参与四个层面的调查,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入状况,并就此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就业在经历危机后被动返乡,如何有效地促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甘肃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劳务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严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就更为严峻。对甘肃省返乡农民工就业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系统分析了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就业经历、返乡原因、职业教育的认知程度等,得出劳动技能不高是制约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主要瓶颈,职业教育是农民工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的结论。并指出甘肃省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培训质量不高、培训内容滞后等问题。从而提出了发展农民工职业教育,要在形成培训合力、强化培训保障、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业成绩对农民工子女能否获得高水平教育和实现向上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现状并不乐观,不利于其未来发展.基于调研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正向、显著且稳健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即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越好.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强对农民工的再教育培训、调整教育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方面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国际法地位之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渐进发展,国际社会也由单纯的国家间体制正逐步走向国家间体制和超国家体制并存的时代。受此影响,国际法的普遍性、规范性、效力性增强,国际公共体管制范围扩大,国际法逐渐向有组织的国际社会的法律发展。然而,国际法要进化为“世界法”仍只是遥远的理想,国际法的核心概念仍然是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包括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两个方面.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具有多元性,除了因户籍制度造成的"上学难"外,还体现在流动儿童聚集地与城市教育资源的分布不一致性、流动儿童学习过程的不连续性;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农民工在城市较差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大部分留守儿童短期内无法结束其留守状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教育与技能水平决定了其工资报酬水平,但目前农民工整体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都较低,大多数未受过职业技术培训,且对今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不高.本文针对以上问提出了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