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极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与哲学思想的代表,一直影响着文学、艺术、美学等各方面的发展,而中国古典舞在吸收、借鉴了太极深厚的内涵元素后,体现出了别样的审美韵味。本文以中国古典舞表演吸收借鉴太极气息为切入点,从身体韵律、动作节奏和舞台表演三个方面阐述了太极气息运用在中国古典舞中表现的内容以及对其外在体现和内涵气质的影响。旨在将文中所提及的古典舞基本动作元素与太极气息融合的观点和对舞蹈动机中气息的体现应用到实际训练和舞台表演中,使其能够给舞蹈演员带来新的体验,给舞台表演提供理论的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戏曲作为中国的国粹,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许多元素在中国古典舞发展过程,特别是舞台表演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古典舞剧目在表演过程中大量运用戏曲元素来表现舞蹈的神韵和阴柔之美。本文以北京市第五十中学金帆舞蹈团专场演出"京艺求精"的剧目《镜像梨园》为例,分析中国戏曲元素与古典舞的融合与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形神"即形体与精神或是身体与心理,其本质不脱离身心学说。这一概念对立统一,且在古代多以绘画而论之。在现当代舞蹈艺术形式中,中国古典舞作为关键形式之一得以体现,一方面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作为独特的艺术媒介被大众接受并得以习之。中国古典舞教学则是训练艺术媒介从而传播传统文化的桥梁。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形神"之观点,如何作用在中国古典舞技法与身法中产生影响。本文基于"形神"之理念,针对中国古典舞教学的相关内涵,探究其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如何之应用,皆而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舞蹈艺术广受大众喜爱,高品质的舞蹈艺术作品不仅需要舞蹈演员将动作做到位,还需要其保证表演的连贯性和表演过程中的表情神态与舞蹈情感协调一致.这就需要舞蹈演员具有良好的气息调节能力,从而在表演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流畅地完成动作,同时将舞蹈艺术的情感完美地诠释出来.本文首先分析了气息对舞蹈艺术的影响,然后分别论述不同类型的舞蹈中气息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舞蹈艺术广受大众喜爱,高品质的舞蹈艺术作品不仅需要舞蹈演员将动作做到位,还需要其保证表演的连贯性和表演过程中的表情神态与舞蹈情感协调一致。这就需要舞蹈演员具有良好的气息调节能力,从而在表演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流畅地完成动作,同时将舞蹈艺术的情感完美地诠释出来。本文首先分析了气息对舞蹈艺术的影响,然后分别论述不同类型的舞蹈中气息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舞蹈是我国古代舞蹈吸取戏剧舞蹈的一种传统舞蹈复苏,古典舞蹈既具备古代舞蹈的特征和身姿,更借鉴了戏曲和武术的动作技巧。古典舞不仅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更具备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古典舞技巧分为旋转、翻身、跳跃,三种技巧分别代表了武术技巧的三大特征。本文阐述了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及影响,其次分析了中国古典舞的技巧,最后总结了中国古典舞作品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舞蹈是我国古代舞蹈吸取戏剧舞蹈的一种传统舞蹈复苏,古典舞蹈既具备古代舞蹈的特征和身姿,更借鉴了戏曲和武术的动作技巧。古典舞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更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古典舞技巧分为旋转、翻身、跳跃,三种技巧分别代表了武术技巧的三大特征。本文阐述了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及影响;其次分析了中国古典舞的技巧;最后总结了中国古典舞作品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8.
古典舞作为中国舞的重要分支,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曲艺、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元素,体现出东方舞的刚柔并济之美。在古典舞教学落实的过程中,要有效体现心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的身韵特点,以更好地推进古典舞的艺术审美发展。现从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入手,浅述古典舞身韵审美的艺术特点和练习技巧,以更好地凸显身韵在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针对舞蹈表演中的控制能力以及表现力培养进行研究,结合当下舞蹈表演中的控制能力培养、表现力培养等方面的现状为根据,积极从舞蹈表演本身的需要以及理解为出发点,强化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气息、肢体动作以及音乐节奏感等的控制,帮助舞蹈表演优化各种情绪感情等的控制以及表现,能够彰显舞台表现基础,还能对各种舞台效果以及表演等收放自如.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舞蹈表演的控制能力,更加深入地对舞蹈表演的表现力进行培养,提高整体舞蹈表演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针对舞蹈表演中的控制能力以及表现力培养进行研究,结合当下舞蹈表演中的控制能力培养、表现力培养等方面的现状为根据,积极从舞蹈表演本身的需要以及理解为出发点,强化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气息、肢体动作以及音乐节奏感等的控制,帮助舞蹈表演优化各种情绪感情等的控制以及表现,能够彰显舞台表现基础,还能对各种舞台效果以及表演等收放自如。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舞蹈表演的控制能力,更加深入地对舞蹈表演的表现力进行培养,提高整体舞蹈表演效果。  相似文献   

11.
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是一个整体性的艺术,只有实现民族特色、民族精神、情绪、情感、人物关系等各方面的统一,才能够实现一场完美的演出,给人带来艺术的审美体验。由此可见,充分调动情绪和情感,是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效果充分展现的关键。而理清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是充分调动情绪和情感的前提,也是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创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首先对情绪与情感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其次,对研究该问题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探析这种关系在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舞蹈表演在舞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舞蹈作品不论是在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还是在表达生动的思想感情,如果光靠肢体语言,显然表演出来的作品就缺乏感染力,所以就需要表演的融合才能把舞蹈充分地体现出来。舞蹈表演对舞蹈教育、舞蹈演员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影响。都需要舞蹈演员具有高水准的舞台表演能力。演员结合表演做出各种有节奏的动作、状态、面部表情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人们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表演可以丰富舞蹈的美感,加强艺术的感染力。舞蹈的情感是通过内心的感受来表达身体语言,直接体现在面部表情上,而这就离不开与表演的融合,只有掌握好舞蹈表演之后,才能把舞蹈更好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3.
重心是中国古典舞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训练项目,如果能够合理地掌控重心,将会使技术动作的运用更加合理,舞姿的协调性、平衡性以及稳定性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正是因为重心在古典舞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于古典舞重心的学习与训练。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中国的古典舞时都将重心作为核心的研究内容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和研讨,但从人体力学的角度来看,对于古典舞中重心的运用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所以,本文从基础的古典舞技术动作入手,结合古典舞理论、人体力学等有关知识,浅谈如何进行古典舞重心的教学,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掌握技术技巧中重心运用的要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舞袖舞是以衣袖元素为道具的舞蹈。纵观中国古典舞袖舞发展历史漫长而绚烂,从夏商周时代"以手袖为威仪",战国、汉代时期"翘袖折腰",隋唐盛世"广袖大衣",明清时期"戏曲袖衣",新中国成立后传统袖舞随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发展,袖舞在每个时期的发展都会受那个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动作与衣袖都会有不同的变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传统历史文化。本文以"袖舞渊源""袖舞传情"讲述传统袖舞的发展历史与动作特点,从"创新立足于现代,发展扎根于历史"论述传统袖舞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与创新,旨在对袖舞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取得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深思。  相似文献   

15.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舞台表演不仅仅会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引发观众共鸣,之后在此基础上达到预期演出效果。众所周知,舞台表演是声乐演员动作和表情以及声音的结合体,若将声乐看成是人体的话,那么表演便是声乐最具吸引力的眼睛。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二者的艺术魅力不仅起到了渲染舞台的效果,更最大限度上满足了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当前的优秀声乐作品数不胜数,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观众常常都将关注点放在了乐器伴奏和舞台表演效果两个方面。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表演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加以论述,之后详细分析声乐艺术表演的具体方法与技巧,希望借此不断提升声乐艺术表演效果,促进声乐艺术表演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团扇,是一种在我国流传较为久远的应用型器物,在时间的斗转星移之间,团扇的应用功能逐渐淡化,更多的被赋予了装饰的功能。团扇,这种承载者数千年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物品,与古典舞柔美、韵动的特点在审美认知中有着高度的和谐,因此,团扇也尝尝被用来作为古典舞表演的辅助道具。本文主要从团扇的审美角度出发,探究如何灵活运用团扇进行古典舞表演。  相似文献   

17.
"羊膻味"和"松毛气"是彝剧生活化、通俗化的气息,是彝剧自然、明快、清新的风格体现。彝剧剧目名称及剧目题材来源铭刻着彝族文化的标识,"汉语彝腔"将彝族风俗生活还原于舞台;彝剧的曲调和唱词源自于民间,舞台动作就是生活动作,舞美设计不失彝家原生态自然之美。彝剧根植于博大的彝族文化,演绎着亲切的彝家生活。  相似文献   

18.
"羊膻味"和"松毛气"是彝剧生活化、通俗化的气息,是彝剧自然、明快、清新的风格体现.彝剧剧目名称及剧目题材来源铭刻着彝族文化的标识,"汉语彝腔"将彝族风俗生活还原于舞台;彝剧的曲调和唱词源自于民间,舞台动作就是生活动作,舞美设计不失彝家原生态自然之美.彝剧根植于博大的彝族文化,演绎着亲切的彝家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建立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哲学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与生存之道。中国古代《易经》中关于"圆"的文化现象:太极中的八卦图、佛学的"圆通、圆融"的思想、儒家的"仁爱、中庸"的观点,圆是中国传统哲学观"天人合一、混沌初开、阴阳相生"的文化思想、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古典舞蹈的文化根源和历史缩影,为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建构提供历史文化的依据,是中国古典舞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0.
舞蹈表演在我国有着比较悠久的发展历史,人们通过舞蹈表演的方式来相互交流思想情感,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舞蹈表现作为一门表演性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气息.舞蹈表演技术以及表演的技巧在舞蹈表演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可以充分地表现出舞蹈动作所要抒发的情感状态,让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相结合,不但是肢体方面的协调,更需要通过舞蹈具体的技术动作技巧来充分展现出舞蹈的优雅.本文就针对舞蹈表演中的技术表现技巧进行分析,希望对舞蹈教学和提升舞蹈人员的技术层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