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存在内在关联。"中国梦"蕴含着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和个体层面的"三重"梦想。从逻辑价值来看,国家、社会、个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主体;践行"三个倡导"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目标;民主、法治、诚信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2.
大致而言,意识形态旨在解释并改变世界,它力图从理论上澄清认识论的基础,进而试图从实践中改变社会。囿于时代限度和阶级立场,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但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始终是清晰的,它有时呈现为进步的价值判断,有时则嬗变为虚假的思想统治。新时期的意识形态更是无处不在,它不仅悄然进入人们的无意识层面,编织为极具舆论导向性的核心价值观,并且构筑起一个国家或者某种社会的制度精神。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普世价值就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它既论证着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又在全球范围内诱导推行垄断资本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我们应该在防范和平演变的战略高度上抵御普世价值的肆意渗透,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文章围绕主题从四方面展开了论述:一是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并从教育目标凸显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实践性、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整体性、教育主体角色的多重性和重要性、教育受众的多广性和差异性四方面论述了它的特征;二是从应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图谋、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国梦和青年成长成才三方面的需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三是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坚持的一元主导与差异分层、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正面引领与渐进渗透、尊重主体性与教育三贴近、现代化与通俗化等五个原则;四是提出了构建四位一体教育方式、整合新旧载体、营造先进文化氛围、完善保障机制四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216-2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人民群众实践的价值总结,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它包含了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和中国特色与世界文明的逻辑统一,对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提升主体自觉性,夯实民族精神基础和打造新型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学核心竞争力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组成。目前,学校往往只注重硬实力的建设,而相对忽视软实力的发展。大学核心价值观是大学软实力的中心环节,是一个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最重要的文化标志。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方面,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和规范、凝聚和激励、熏陶和辐射三大功能。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应坚持共性和个性、继承和创新、简明性和深刻性、领导指引与全员参与四个方面的统一。弘扬大学核心价值观应从宣传、示范、熏陶等多方面着手,不断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包括两个方面,即基本价值取向的变迁与核心价值的解构和建构。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价值观的深刻变迁,客观上解构了中国社会的某些核心价值,这些核心价值既包括改革开放前30年所形成且应该被解构的核心价值,如革命与斗争、重义与轻利、集权与人治、身份与等级等,这些核心价值有些已被彻底解构,有些当下却影响犹在;也包括如崇高与信仰之类的核心价值,这些核心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从文化上和经济上被双重解构了。  相似文献   

7.
程序价值是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探讨的问题之一。程序的意义体现在:程序的健全,程序的合理化、正当化是法治的基本要求。程序的正当与合理为理性选择提供了一种保证。程序实际上提供了某种认识模式.程序的合理化和正当化实际上是认识的方式和模式不断变革的过程。要想构建适合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程序价值。要想在中国不断的使程序这种社会结构更加完善、合理和正当,就必须坚持总结世界文明史上有关程序的基本理论、基本经验。以之指导中国的程序实践。  相似文献   

8.
9.
关于价值与核心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顺 《学术研究》2007,(12):13-16
如何理解价值和价值观,如何把握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系性和它的核心内容,如何一以贯之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系等,这里面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和把握。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社会主义最深层的核心价值,就是在尊重和保障自由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以平等为特征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各种价值观念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相互碰撞、排斥和融合,这些冲突与碰撞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迫使教育以一种新的理念面向价值观冲突带来的挑战。如何教给学生澄清自己价值的技巧与自我评价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冲突与选择自己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学术界不断推进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中国价值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完成了从传统到当代的创新性转换,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符合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它对于引领社会思潮、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富的精神渊源、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展、广泛践行和传播,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诠释和中国实践。  相似文献   

12.
郭根  刘田 《学术论坛》2012,35(9):44-47,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文化层面的自我认同与确证。这一建基于社会历史运动规律和人类价值实践基础之上的自我建构过程,既具有文化自身发展的维度特征,又遵循价值生成、凝练、形成和实现的一般逻辑。经由观念文化载体生成了"公平正义、和谐文明"的价值取向;经由制度文化载体凝练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认同;经由社会文化载体形成了"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价值共识;经由公共文化载体实现了"共同富裕、文化自觉"的共享价值。四大价值意蕴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个社会的本质、特征和理想追求集中表现为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从根本上稳定而又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支柱。构建社会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传承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筑坚实的文化根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冬玲 《南方论刊》2023,(5):110-112
价值认同是我国面对复杂国际局面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新要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推行价值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提升价值认同的重要路径。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实现的继承者,更应该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首先基于价值认同视角分析当前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境,接下来有针对性地从培育意识创新、培育队伍构建、培育协同加强和培育实践养成这几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的纵深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秉承了和谐教育理念、人本教育理念以及国民教育理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需要理念支撑,应逐步树立和谐教育理念、人本教育理念以及国民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干部,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人生价值,自觉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践行当代组工干部的核心价值观,要做到“政治坚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求实创新、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作为出发点,对医院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法和进一步对医院宣传工作进行分析,结合医院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员工的认识水平和个人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价值观取向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出传统价值得到激活、西方价值合理植入、主流价值观导向彰显的新取向,这些新取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良好条件。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时期努力、多方位着力的重大工程,需要全社会人员添砖加瓦。本文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方面提出几个转化,即由内而外、由传统而当代、由规范到自觉等,通过这些转化,使核心价值体系深入社会心理,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自愿行为。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复杂程度的加大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性、务实性和混沌性的特点。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才能使科学的理论成为实践的价值导向。科学把握理论内涵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的基础。注重大学生的价值发展、合理需要和自我教育是实现认同的关键。高校应通过深度解析理论内涵、强化历史情感教育、开展先进典型教育、构建立体教育环境等多种途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