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当今世界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国家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同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间的利益竟争、意识形态斗争仍然存在.意识形态安全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安全因素,构建科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有利于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促进社会发展.本文从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现实困境入手,详细阐述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体系.通过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深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党对新闻宣传的领导作用、改变意识形态的语言表达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保障意识形态安全法律建设是这一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王智慧 《南方论刊》2023,(7):107-109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深层次内涵。我们党始终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提出要增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传播多元化分化、引领主体缺位和思想认同弱化的现实困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党管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解决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困境的纾解之道。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事关社会稳定,中央、省委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认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特别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严格要求。今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高校人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会重要精神,把好关口、守好阵地,确保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4.
5.
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传媒领域纵深发展,智能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媒介传播技术,并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信息生产样式和传播格局,隐蔽且巧妙地发挥着意识形态功能。智能传播时代下,算法推荐的倾向偏颇、深度伪造的虚假难辨和虚拟情境的过度沉浸都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诸多挑战。为此,必须对智能传播加以科学引导和合理利用,通过加快主流媒体发展、加强平台运行监管和提升主体媒介素养,实现智能传播与思想引导的融合共进,切实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软实力”也逐渐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掌握主动权。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当今世界一切有价值的思想理论成果,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者们围绕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主要特征、重要价值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基本概念厘清、基本内容构架、研究视角拓展、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从研究内容、研究视野、研究方法三个维度明确未来研究的着力点,展望未来研究的增长点,以期推动该议题的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是重要的思想政治资源,可为政治稳定凝聚思想共识,为政治统治正当性合理性提供论证,为政治发展道路指明方向。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转换复杂艰难等诸多问题。维护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诠释力、影响力;认清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输出的教条主义、工具主义及霸权主义本质,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侵蚀;维护互联网信息安全,提升我国意识形态网络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契遇期。作为在文化软实力中居于核心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其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基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状况,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毫不动摇地坚持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周太山 《学术论坛》2012,35(8):21-25
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斗争的新趋向:我国成为美国意识形态攻击的第一对象;新媒体成为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战的主要平台;美国实施软硬结合的"巧实力"意识形态战新战略;美国实行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全方位意识形态渗透。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思考:既要增强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抢占新媒体意识形态领域阵地,打好新媒体意识形态战;实施"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的意识形态战略;将艰苦奋斗精神和科学消费观的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王永凤  张佳锐 《南方论刊》2023,(6):107-108+112
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安全的精神内核,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校作为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立德树人的本真要义、坚持包容引导的重要方法、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等基本原则,方可取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制胜密码。  相似文献   

13.
哲学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翼 《学术论坛》2012,35(9):1-4
每个人从出生便生活在各种意识形态编制的以太里,同时"自我"也迷失其中。主体"缺席"的个人因漂浮在各种意识形态之中而无法依据理性看清事实,很容易受到错误的误导,做出非理性的判断,从而引起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误解而导致认同危机。通过实践并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是让主体重返现实,获得批判意识,最终使个人理性对意志做出合理引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今天经历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时代.文化时代的到来,使文化安全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的文化境遇.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确保文化安全的文化力,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显题和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霸权与和平演变相互交织,文化繁荣与文化危机并存,因而文化安全集中地表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通过追求文化认同,依托文化本体,扩大文化宣传,加强文化建设,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灵魂,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本文从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不同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捍卫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对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做个简要的梳理,认为阶级阶层变迁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是标明政党属性尤其是执政党的政治立场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天然地决定着国家政权的性质、结构和运作方式。意识形态安全既是政权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政权安全其它方面内容的关键环节。意识形态在为政治合法性提供理论支撑的同时,又从事实上为政治有效性进行阐明和辩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充分珍视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创建、维护和巩固了新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17.
吴佩芬 《理论界》2012,(9):31-33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既要靠思想教育、价值引导,更要靠制度来支撑和保障。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经济基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基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8.
郭磊 《南方论刊》2022,(3):10-12,20
意识形态安全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持安全稳定和积极发展的态势,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发挥着积极的效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入侵和渗透、"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干扰和考验、网络和平演变和网络传播方式的威...  相似文献   

19.
执政安全是关系到执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民族分裂破坏活动已经对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主权构成了现实威胁。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余喜 《理论界》2010,(7):32-34
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中的灵魂。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与发展、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的多重影响,我国原有的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机制遭遇了诸多挑战。针对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需要从运行原则、运行动力、运行途径和保障环境等几个方面完善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实现意识形态安全机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